記錄中國 > 稅改看四川 > 正文

達州稅務:稅潤新苗冬日暖 校園普法正當時

“‘禾’為五穀,‘兌’為交換,當我們把這兩個字合在一起之後,就變成了一個新的字——‘稅’。”12月6日,達州稅務幹部吳躍興化身“吳老師”,正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拆解“稅”字,以幽默風趣的風格進行課堂導入,讓“稅”走進大學生心裏,讓憲法融于日常生活中。



為深入開展“憲法宣傳周”宣傳活動,匯聚青春蓬勃力量,共同營造良好的稅收法治環境,引導高校學生樹立正確的稅收法治觀念,營造尊法護法、誠信納稅的良好社會氛圍,達州稅務將稅法課堂搬進大學校園,以“觀稅史 聽稅課 答稅題”系列活動為四川文理學院的同學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沉浸式大學生稅收普法專題活動。

 

觀稅史,以文潤心


稅收普法活動在觀看《紅色免稅牌》視頻中拉開序幕。一塊珍藏在萬源保衛戰戰史陳列館的紅色文物《免稅牌》,再現了90年前紅軍稅收政策:實行統一累進稅發展工農經濟,實行統一累進稅改善工農生活,勞苦工農得免繳統一累進稅,紅軍家屬得免繳統一累進稅……



“沒想到一塊免稅牌背後竟然有這麼多的稅收故事。”四川文理學院大學生普法志願者魏詩雨感慨道:“通過紀錄片,讓我們了解了紅軍時期的稅收宣傳、減稅政策落實等情況。當年的減稅史,也沿襲至今天。稅務部門經常組織我們志願者代表開展稅收普法宣傳活動,通過一件件珍貴文物,探索一段段稅收歷史,讓我們更直觀地了解稅收歷史文化。”

紅色文物照初心,紅色故事擔使命。達州稅務堅持把紅色資源作為生動教材進行普法教育,利用萬源保衛戰戰史陳列館、王維舟紀念館、張愛萍故居等紅色資源,積極打造精品稅收普法項目,涵養深厚的文化情懷。通過專題學習、專刊呈現、專人講述,辦好紅色課堂,做紅色普法活動的創新表達者、現代傳播者、生活實踐者。

 

聽稅課,以學促知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大家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稅收,你們都是光榮的納稅人。”達州稅務幹部從同學們身邊的商品與消費説起,讓大家直觀地了解什麼是稅、稅從哪來、稅到哪去。



活躍的課堂氛圍點燃了同學們學習稅法的熱情。“大學期間獲得的獎學金是否需要繳納稅款?”“參加校外兼職、勤工儉學是否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呢?”“實習取得的工資如何繳納稅款呢?”參加稅法講座的同學們正激烈討論著。

達州稅務幹部聚焦勤工儉學、校外兼職以及實習期工資是否需要繳稅等問題進行了詳細解讀並現場回答同學們的提問,同學們聽得認真、記得仔細,對稅收知識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和掌握。

“為大學生講解稅法知識既是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又是普法教育進校園的具體要求,不僅對同學們的成長有幫助,對營造文明和諧的法治社會氛圍,積極貢獻稅務力量也有重要意義。”達州市稅務局法制科科長王碩介紹。

 

答稅題,以知促行


活動中,為了增強互動性、提高學習效果,設置了稅收知識有獎競答和線上指尖答題環節,根據授課和宣講情況,稅務幹部有針對性地設計了基礎的稅收知識問題,同學們積極參與搶答,取得了良好的稅收普法效果。



“被稅務老師圈粉啦,以前學習稅法主要通過課本,缺少實踐機會,今天稅務老師‘面對面’的交流讓我對稅務知識的學習更有興趣,收穫滿滿。通過答題活動,既學習了稅收知識,又贏得了獎品,非常開心!我要為他們點讚。”四川文理學院財經管理學院胡花琪同學高興道。



達州市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將以本次活動為契機,繼續用好文化資源,學好紅色稅史,讓紅色普法教育融進日常、融入學校,以紅色文化激活青春活力;深化普法教育,加大普法基地創建力度,進一步增強普法意識,打造普法品牌;強化稅校合作,常態化開展稅收普法活動,為大學生‘新苗’提供精準滴灌,以‘稅務藍’守護青春夢。”(文/楊述偉 何艷 圖/陳鏡霖)


責任編輯:李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