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中國 > 視訊 > 正文

福建上杭茶地:講好鄉情故事 激發小鎮活力

茶地鎮是福建省上杭縣東南部的一個小鎮,民風淳樸,民俗獨特,人傑地靈,人文底蘊深厚。近年來,茶地鎮人大深挖本地特色資源,厚植本土人文底蘊,積極做好“人文美”文章,充分利用人大代表工作室選民接待日,向來訪群眾講好小鎮鄉情故事,著力打造“文明之鄉·靈韻茶地”特色名片,促進鄉村振興。

 

講好紅色故事


茶地鎮以紅色遺存“紅色交通線上一盞不滅的明燈”黃竹墩和毛澤東《調查工作》(後改名為《反對本本主義》)文獻孤本保存地官山村作為全鎮黨員幹部教育實踐載體,深入挖掘和提煉“牛角屋”秘密情報站、黃竹墩村民夜運物資、安全護送革命幹部以及賴茂基冒險保存《調查工作》等紅色故事,用好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以紅色故事教育人,以紅色精神激勵人,不斷激發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精神力量。

 

講好勞模故事


茶地村農民技術員陳進周,四十余載從事水稻新品種抗性鑒定工作,成為水稻育種“土專家”,2010年4月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號,建立了全國勞模創新工作室。以全國勞模為榜樣,講好勞模田間地頭育種、助力大學生返鄉創業、指導青少年勞動實踐等故事,彰顯勞模時代價值,用真理説服人、用真情感染人、用真實打動人,引領廣大幹部群眾樹立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理念,進一步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在全社會營造勞動光榮的良好氛圍。

 

講好非遺故事


翁基村“燒架花”活動歷史悠久,也稱“藥發傀儡”,始於宋代。它是將多枚煙火、爆仗和特製傀儡按照一定順序和規則串聯起來,安裝在一根有九層擔子的竹竿上,下方再加一層“花腳”,由藥線引燃花炮,將折疊的紙制人物射向空中,然後借助火藥爆炸燃燒的力量使紙制人物飛騰旋轉起來的一種表演藝術。表演時,從花腳開始點燃引線,從下而上層層燃放。當“架花”燃放之際,火架上的傀儡時隱時現,金銀紛飛,場面十分壯觀。正如翁基村文公祠神龕門對聯所述“你來看花我來看花花花大世界現出光明前身,眼中有物胸中有物物物如太極都是黃粱俊夢”,具體形象地描述了“燒架花”這一精彩瞬間,寓意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祈求與期盼。

2022年,“燒架花”民俗活動被列為龍岩市級民俗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做好非遺的傳承保護,講好非遺故事,擦亮非遺招牌,讓非遺重放異彩,煥發非遺活力,彰顯地方特色的非遺文化魅力和當代價值,倡導民俗文化旅遊深度融合,凝聚文化自信磅薄力量,促進鄉村傳統文化産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講好榜樣故事


茶地鎮精神文明建設促進會是全省第一個經民政部門註冊登記民間精神文明社團。促進會積極開展移風易俗、文明新風倡導活動,紮實推動全鎮精神文明建設,涌現出全國五好文明家庭溫桂金、福建省好人榜“孝老愛親”好人賴新科、堅守鄉村50餘年村醫賴建林、勇救落水女童見義勇為個人吳茂紅、全國鄉村振興青年先鋒高浪欽等一大批先進人物,他們的故事,讓人肅然起敬;他們的事跡,向社會傳遞著正能量。講好身邊榜樣故事,持續發揚光大好人精神,用先進典型和模範人物教育人、鼓舞人、引領人,在全社會大力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德行天下的良好氛圍,努力展現文明之鄉·靈韻茶地形象,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引向深入。(羅小梅 羅泉 羅錦)


責任編輯:李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