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中國 > 視訊 > 正文

福建連城培田:八百年傳統古村的“生態守護”

鬱鬱青山下,碧水繞村流。在福建省龍岩市連城縣宣和鎮,有一座隱于山水間的傳統村落。村落西靠臥虎山,東臨筆架山,玉帶般的“河源溪”自北向南繞村而過,明清時期修建的高堂華屋、書院古街完整留存至今,承載了一代代客家人的鄉愁記憶。



這就是距今已有八百多年曆史,擁有“客家莊園”“民間故宮”之美譽的“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培田村,順應自然地理氣候環境、資源狀況和中華傳統自然人文理念,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族群聚落、民居古建,2012年入選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清晨,徜徉在頗具文化古韻的培田千米古街,只見遠山如屏如畫,近處清圳曲曲彎彎淌過各家門前。青磚墻後,孩童熙然而樂;橋邊樹下,老人們聊天説笑;鄉野田間,一派農忙耕作……天、山、水、田、人、房融為一體,處處彰顯著人與自然的和諧畫面。

在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時間交替中,這個古村又是如何在傳承延續客家文脈的基礎上,守護那份相生共融的原生態體系?

 

“雨污分流”,古人生態智慧:自然人文和合之美


培田村始建於元代,村落整體佈局呈現“三橫五縱”形態,古民居較好地保留了明清時期的客家建築風貌,現存30余幢“九廳十八井”形式的高堂華屋、21座宗祠、6個書院、2座跨街牌坊與1條千米長街。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5處,省級文保單位28處,組成了約7萬平方米的古建築群。

數百年前的建村者,極為講究村落的採光、通風、理水。“九廳十八井”是客家人為適應南方多雨潮濕氣候及自然地理特徵,採用中軸線對稱佈局,廳與庭院結合構建的大型民居建築。

培田古民居外墻多為清一色防火青磚,具有耐風化防水的特點,而內建以木製構架為主,如何防火,成為了重要的考慮因素之一。為避免“突發火情”因毗鄰而居沿墻頭墻面蔓延周邊,祖輩通過寓意和實施並舉,在建築上雕刻寄託美好願望的神獸,多以龍子、魚等水性動物為圖案裝飾,取自五行中“水克火”之意,不少飛檐翹角的門樓石雕、屋脊梁檀能在火災發生時,及時控制火勢防止蔓延。

“培田村山環水繞,古街巷道互為連通,把錯落的明清古建築有機連為一體。如果説街巷是村子的筋骨,那流水就是血脈,靈動的水流賦予了古村落靈性。”談起古村生態,培田傳統村落保護與開發研究會副會長吳美熙滔滔不絕。

為了保護古村風貌,培田村祖輩們因地、就勢、依山,用最原始的方式進行“生態守護”,還通過加強綠化、疏通水系、衛生管理、族規約束等方式來留住原汁原味的生態美景。

培田古民居凝結著客家人的傳統生態智慧,從明萬曆年間就實行雨污分流,理水之法頗為講究,這得益於百年來村民對自然的敬畏和對村內環境的保護。

縱橫交錯的溪流、水渠、水塘構成了培田發達的水系,“雖由人築,宛若天成”,為完善村內用水,舊時村中建有兩條水圳穿街過巷、直通各戶,一條圳溝引流山泉水以資利用,也被稱為早期的“自來水工程”。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村中老人回憶,過去圳水清澈見底,村民足不出戶,就靠屋旁圳溝流動的水生活。村內約定俗成,清圳早六點到晚九點間可用於捶衣洗菜淘米等洗滌日用,其餘時間均用於飲用。此外,部分民居還建有古井,除供飲用、消防外,還有除燥降溫的“空調”功能,為宜居宜室錦上添花。

佈局合理的水圳、暗溝和水塘組成培田順暢的排水系統,另一條圳溝則兼顧污染較輕的屋面雨水等的排污和運輸,每座古建築還設有地下暗溝,用來疏泄天井雨水、小型生活污水等,統一轉流至氧化塘進行消納處理,有的民居還在廳堂下設有陶制暗水管,放養烏龜進行排污清溝。先人們在污水的收集處理上也做了積極探索,村內環繞古建築共建有大小方塘16口,種植荷花等植物對水體進行二次處理後回排溪流,數百年來為古村的排污清潔提供了有力保障。

“後龍水口,蓄樹木而衛風水。路內水圳,護祖堂而便汲飲。松山竹木,生財源而資利用……”培田村從乾隆四年開始設立家訓,後立家法,再立族規、公益社章程,在衍慶堂的一幅“族規十則”中,祖輩們還將水圳、樹木等管理利用列入族規進行保護,如有違者將予以重罰,反映出當地“人與自然空間和諧共生”的觀念。“村前水流如環,村後生機黯然”,村口500年光陰的朴樹和“恩榮”“聖旨”兩座牌坊繼續見證著培田古村的每一個冬去春來。

 

“創新發展”,守護綠水青山:文化生態共融共生


古村也曾遭遇生態之殤。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隨著村裏人口的增長,為了改善生活,家家戶戶發展庭院經濟,在房前屋後或在宇坪院落散養雞鴨狗牛,有甚者在古屋廂房圈養豬羊;同時,不少村民還到山上砍柴火、打松木,門前的筆架山曾一片光禿……粗放的發展方式和無序擴張對古村的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破壞,讓這片土地有些喘不過氣來。

古村何以煥新顏?“破舊立新,培田村重點突出復綠、治污、保潔,還破解了經濟發展、住房需求等橫亙在保護與開發前的一個個矛盾。”吳美熙一番話,道破古村蝶變的不易。

上世紀90年代末,連城發現了培田這顆蒙塵、易碎的珍珠,立即對培田展開全面的保護和有序的開發,其中生態環境的修復、保護是重頭戲。

培田村大力改變“人畜混居”生活方式,同步推進劃區域“牲畜圈養”,以家庭為單位做好房前屋後衛生,定期疏通清理屋外水圳;縣生態環保、農業農村、住建等部門指導村裏在古樸水塘消污的基礎上,開展村莊環境專項整治行動,全面改水改廁,完善排污體系,擴大荷花塘面積,創新構建起最為適宜農村的運管維護便捷、費用低效果好的“三格化糞池-月塘-明暗溝渠-荷花塘”污水處理體系,並定期增種荷花、狐尾藻等吸附功能較強的水生植物,使古村生活污水實現消納利用。同時深化“河長+林長+檢察長+警長”等協作機制,健全“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垃圾日常處理,使村裏的環境品質明顯提升。

與此同時,在鎮裏和林業部門的支援下,村民們主動上山進行更新造林、栽樹種果,沿著河浜恢復植被,發展綠化苗木産業,促進森林資源保護和有序利用;村裏的老人們還時常鳴鑼提醒及警示村民不燒山、不砍樹、多種果,看似尋常的舉動卻在悄然間播下了生態護村的種子。

為更好地推動培田村的保護和開發,連城持續推進古村落綜合提升項目,修繕古村落街道、邊溝、古宅,建設旅遊公路,還在村外集中建設新村,以自由分流原則引導村民開民宿、經營“農家樂”,讓村民在保護古村、守護生態中實現環境改善、生活富裕,感受到發展帶來的實打實好處。

“綠水青山是塊寶,低碳景區要創好,路內水圳需保護,毀林佔地應禁止,糧食安全要兜牢……”不僅如此,村民們在世代相傳的族規家訓基礎上,共同協商制定了“接地氣”的村規民約,組建黨員、青年、巾幗志願隊等5支,吸納志願者600余名,設置59個黨員先鋒崗,把人居環境整治、護林護河等志願服務做進家家戶戶。漸漸地,自覺做好環境衛生,保護生態也在潛移默化中成為村民的自覺行動。

“培田的華麗變身,凝聚了各方的力量和智慧。”培田村黨支部書記、主任吳載瑋介紹,村裏的長者和鄉賢們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期間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而全村群眾的思想也發生轉變,並樂於付諸到實際行動中。

拆除豬欄旱廁、治理水環境、實行封山育林、整治村容村貌……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下,曾經的“臟亂差”古村變成“綠凈美”,老百姓看到變化,又看到希望。“村內房屋錯落有致,村貌整潔清新,生活品質明顯提高,來玩的人也越來越多了。”村民吳香香感嘆道。

 

“生態經濟”,文旅融合發展:良性迴圈破局出圈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培田先輩拒絕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堅持守住綠水青山這一最強的優勢和最大的本錢,為子孫後代留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銀行”。

春有繁花滿眼,夏夜妙趣橫生,金秋田園豐收,冬日詩情畫意……村景因四時各異,古宅老街相映成趣,只見三五成群的遊客在巷陌尋古探幽、穿行流連,無不為古村的千年文脈和優美生態所嘆服。

“這裡生態好,文化根脈發達,手機隨手一拍,都是一幅極具客家風情的水墨山水畫。”歲月印痕下的商鋪隱約可見昔日繁華之景,廣東遊客華麗在“最美轉角”打卡時衷心誇讚道。

經過多年的綠色發展,培田古村落已然成了當地的“明星村”,還擁有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村、國家4A級旅遊景區、中國最美休閒山村、國家美麗宜居示範村莊、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等數十個“國字號”和“省字號”榮譽。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這一方客家人的生活基調,培田村始終秉承保護優先、生態引領的要求,將生態理念全面植入景區導遊詞修編、鄉村基礎配套設施建設等,積極探索“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之間的轉化通道。

街邊攤點,天然晾曬的富硒地瓜幹、柿子餅叫賣聲不斷;農家樂裏,熱氣騰騰的宣和米凍,唇齒留香的炆盆肉,客家特色美食深受遊客好評;土特産店,中草藥藥膳、客家姜糖、米粉等購買絡繹不絕;蓮訊等返鄉創業青年主播在直播間帶貨當地農特産品;香敘美宿、吳家大院等特色民宿迎來新客人……

培田村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扶持,全力盤活傳統村落資源,推進農業、林業與旅遊、教育、文化、康養等産業深度融合,農文旅融合發展讓許多外出村民紛紛回鄉,安居樂業。“暑期研學、假期旅遊紅火,生意比過去好得多。”清晨,返鄉創業、開了多年民宿的吳曉明站在吳家大院裏,滿臉笑盈盈地説道。“修舊如舊”式保護利用的培田古村“九廳十八井”建築吳家大院,如今成了重要的旅遊接待點之一。

山水匯合地,文化繁盛處。培田擁有源遠流長的農耕文化且代代相傳,在保護開發的基礎上,充分利用農業景觀資源、農業生産條件及鄉村文化資源,通過種植彩色稻“字畫”、開辦田間課堂、開展“春耕節”“豐收節”等活動,吸引八方遊客紛至遝來,為當地鄉村振興增添新的活力。

據了解,培田村目前培育發展了研學、非遺、客棧、直播等10余種新業態,農家樂、生態旅遊接待點達70家,截至10月,共接待遊客近50萬人次,旅遊收入超200萬元,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共用綠色經濟帶來的紅利。

“培田村不斷找准保護生態和發展生態旅遊的平衡點,每年會通過旅遊收益、鄉村振興等資源反哺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宣和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黃巧琳表示,生態經濟不僅改善了老百姓的居住環境,更構建起了旅遊迴圈圈

培田的靈山秀水以及培田人對民間藝術的孜孜追求,孕育了“民間故宮”這朵散發著山野泥土芬芳的藝術奇葩。以山為筆,水為墨,大地為紙,培田在揮毫潑墨間書寫著“一方水土一方人”相生共融的生態關係,構築起了“水如環帶山如筆,家有藏書隴有田”的美麗家園。(傅戀雅 黃水林 江雲華 鐘晉)


責任編輯:李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