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中國 > 視訊 > 正文

【川警故事】何娟:轄區群眾的貼心人

她是熱心為民的“服務員”,只要群眾有需求,沒有大事小事,都是心頭事、都是要辦好的事;她是愛學肯鑽的“百事通”,面對不斷變化的社區警務,她虛心學習、勤練內功,讓自己成為能跟上新要求的多面手;她是鐵面無私的“何警官”,“眼裏揉不得沙子”,是她一貫的作風;守法、護法,是她常挂在嘴邊的話;服務員、何警官、百事通……這就是何娟,巴中市公安局巴州區分局東城派出所的一名社區民警。

紮根基層13年來,她每天自如地在多個面孔中切換。她將最美好的年華,奉獻給那一條條無比熟悉的大街小巷,奉獻給那一張張曾經的陌生面孔。

 

熱心為民的“服務員”:當一名嘴甜腿勤的“有心人”


“喲,我的‘家門兒’又來了,快進來坐。”4月初的一個上午,古井子社區一幢老舊居民樓底樓的一個單間出租屋內,91歲的何桂方老人滿是皺紋的臉上笑成了一朵花。視力聽力不佳的她,在何娟還在門外時就聽出了她的聲音;右腿有疾而行動不便的她,一拐一拐地到門口迎接。何娟甜甜的回應著,一邊放下手中的米油奶菜,扶著老人一起在床上坐下。老人咪笑著眼抓住何娟的手,趕緊説最近自己聽回來的見聞。不用説,這一頓嘮嗑的時間又短不了。

差不多半小時過去了,老人心滿意足的放開了何娟的手。何娟起身把帶來的東西在屋裏放好,擇菜、清洗、切好,一番忙碌後和依依不捨的老人告別,老人追到窗子前喊:“慢慢走啊,謝謝你啊。”

這樣的場景時有發生。2022年的一天,何娟在社區走訪中偶然聽説何桂方是轄區的一名特困獨居老人。她到府了解到鬱鬱寡居的何桂方老人衣食起居非常困難,缺乏陪伴。何娟默默地給自己定下了一個任務,就是必須要力所能及地多幫助和陪伴老人,去的次數多了,她發現老人其實很愛笑、很健談,是一個樂觀向上的婆婆。

從老人家裏出來,像往常一樣,何娟穿梭在老舊的居民樓之間,一邊開展日常工作,一邊不忘和沿途的居民朋友打招呼。“李姨去哪了?”她不經意的問,對面一名大媽笑呵呵的回應“回老家了”。這一問一答可大有玄機,由於近幾年電信網路詐騙多發,老年人是高危群體,對於改變日常作息的老人,何娟會下意識地多了解其動向,針對老年人的電信詐騙宣傳已經成為了何娟的條件反射。

走走停停,看似平常的拉家常,何娟不動聲色間就將電信網路詐騙的慣用手法講給了轄區居民。“何警官,我們樓上有家人養的狗,每天晚上不停地叫,嚴重擾民,你幫忙處理一下嘛。”,網格員張姐焦急地説;“何警官,我們樓上的住戶漏水漏了幾天了,一直找不到人,麻煩你幫我們聯繫下嘛。”轄區一居民説;“何警官,我想辦個居住證明該怎麼辦呢?”,又一居民問。類似的求助隨處都會遇到,她都耐心回答並作出處理,贏得了群眾好評,大大提升了她在群眾心中的滿意度。

轉眼一上午就過去了,何娟趕緊回到辦公室一番整理。當天下午,她接待了6名辦事的群眾,有改年齡的,有政審的,有行業場所負責人不熟悉業務來諮詢的等等,她熱情地送走最後一名辦事群眾時已經過了下班時間了,她終於長舒了一口氣,可以安心去接小孩放學了。

 

愛學肯鑽的“百事通”:當一名任勞任怨的“女漢子”


別看現在何娟能和所有居民談笑風生,13年前她剛成為一名社區民警時,可是個連話都不敢多説的靦腆小姑娘。不敢多説話,因為不自信;不自信,源於對業務的不熟悉。

2009年,剛剛大學畢業的何娟,通過招考成為一名警察。工作後她發現,和想像中“抓壞人”的警察有所不同,社區民警的工作繁瑣且平常,工作內容從想像中的“打擊違法犯罪”變成了“服務群眾”的基層工作。要更好的服務群眾,就要知曉群眾的盼與愁,要了解責任區的風險防控點……一個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一個柔弱的小姑娘,讓群眾憑什麼相信你?

剛入警時,所裏給何娟安排了經驗豐富的民警“傳幫帶”。每次進社區,何娟跟在師傅後邊不敢輕易説話,害怕張口就出錯,讓群眾小看了警察。於是,白天她仔細觀察著師傅的一舉一動,學習師傅和群眾打交道的技巧;工作之餘,她大量查閱資料,學習相關法律法規,讓自己在柔情的外表下更有底氣地去服務群眾。

貼近群眾,真誠待人,是何娟群眾工作的不二法寶。大學期間就成為一名共産黨員的她對此有更深刻的理解,因為父親是一名有著20餘年基層工作經歷的基層幹部,從小耳濡目染,堅定了她服務基層的信念。每天一大早,她總是提前一個小時到所裏,準備一番就下沉到社區,見人打招呼,遇巷子就鑽,經常走到雙腿發軟渾身無力,但她都樂此不疲。因為她發現,每走過多少路,就和居民拉近了多少距離;掌握了多少技能,就能為群眾辦多少事;信任,在一點一滴中凝成。

何娟當時負責的南門社區,也就是現在的南門社區和古井子社區。13年間,所轄社區從老舊房屋為主的老城核心區域變成了老舊、新建小區混合,原有5000余名人口增加到15000余名。

近幾年以來,何娟負責的藍灣國際小區常年有人投訴廣場舞和夜市攤點噪音擾民,每年的噪音投訴不下于100起,為此,2021年,藍灣國際的噪音擾民投訴件被掛牌為“中央環保督導件”,這對她來講是一次考驗,不僅是工作量和時間戰線長的考驗,還要克服工作時間和生活時間的矛盾,早上6點,晚上9點,她都要去現場與跳舞隊的領隊人交涉,走一圈下來,一個小區的廣場舞隊竟然有10余支,她要挨個挨個給每一個領隊人做思想工作,引導他們降低音量、調整跳舞時間,偶爾也會遇到不配合不理解的婆婆阿姨團,但她始終苦口婆心地解釋、引導,同樣的工作反反覆復地做,才將廣場舞帶來的影響消減到可控範圍。

到群眾中去,從基層去學,向前輩請教,到書本中補,這就是何娟的成長訣竅。她負責的責任區背街小巷眾多,也是違法犯罪容易滋生的地方,她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群眾工作,為她打下了堅實的群眾基礎,轄區群眾主動向她提供違法犯罪線索。2022年5月的一天,她和同事在巴州區新市街60號某小區內走訪時,有業主向她反映一門市疑似在從事違法犯罪活動,聽到這一資訊,她敏銳地察覺到是涉黃的相關線索,於是她和同事又多次深入走訪、調查,直至確保該條線索準確無誤後彙報給所領導,後在全所同志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東城派出所成功打掉了兩個涉黃窩點,相關人員已被依法移送起訴。在她工作期間,為東城派出所打擊違法犯罪提供了數十條線索資訊,為偵查破案作出了重要貢獻。

她説,社區警務的要求越來越高,只有不斷地進步,才能跟上群眾訴求的提升;只有當一名任勞任怨的“女漢子”,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社區民警。

 

鐵面無私的“何警官”:當一名忠誠向善的“護法者”


社區民警在風險防控的第一線,稍有不慎,可能形成燎原之火。最難把握的是:風從哪來?險從何處生?

何娟負責的社區,是巴中主城區老城區域的“經濟中心”。分佈著800多家單位和經營實體。棚戶區、新建小區、集貿市場、商業廣場交匯,住戶、商戶、租戶交織。原有鄰里矛盾為主的社區調解,變成了開發商與購房戶、商戶與住戶、租戶與房東、住戶與物業等多重利益矛盾交織的新形態,是東城派出所轄區中規模最大、管理難度最高的社區。

南門社區藍灣國際小區有住戶2000多戶,商戶200余家。自十年前小區建成後,因商鋪租金、經營場所擾民、物業管理等引發的矛盾層出不窮。2018年前後幾年,商業場所被業主封堵大門,業主靜坐、放高音喇叭等群訪、群鬧事件時有發生。作為社區民警,何娟夜不能寐,她講,有幾次半夜被樓下的吵鬧聲驚醒從床上彈起來,第一時間跑到窗戶邊觀察是否是哪又發生群鬧事件了,那幾年,她的神經隨時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她幾乎每天和輔警下沉到社區,為了更有效地了解社情民意,摸排線索,她建了16個微信工作群,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化解矛盾糾紛,必須在法治的軌道上去解決,從普法、執法中達到護法、擁法的效果。這是何娟工作中的基本原則,也是她處理複雜紛爭和風險點的獨到方法。

2019年初,轄區大東外街6號2棟居民樓的31戶業主準備安裝電梯,但是底樓業主以影響做生意為由堅決不同意,否則要給予30萬元賠償,引發雙方矛盾,嚴重影響社會治安穩定。業主代表到派出所找到了何娟請求幫助,前後兩年多的時間,她自學了大量關於老舊小區改造、電梯加裝等方面的法律法規,組織社區幹部和當事人雙方協調過5次,經過多輪協調,最後業主同意通過司法途徑解決爭端,成功將此事拉回到法治的軌道,有效地維護了轄區社會治安穩定。目前,法院已經受理此案。

2021年初,轄區一家娛樂場所被查出存在違法行為,何娟在一個月內先後兩次處罰了該場所。該場所老闆想説情,何娟丟下一句“再讓我查到第三次,你就等著關門”。老闆痛定思痛,在何娟的指導下決定改變經營模式,合法經營。為此,該娛樂場所的負責人賴某發自內心地對何娟心存感激,他説:“娟姐人非常好,擔心我這麼年輕觸碰了法律底線會後悔一輩子,隨時告誡我要掙合法的錢才長久。”。

如今,轄區50余家賓旅館等行業場所老闆們都記得“何警官”的那句話:法律來護航,生意萬年長。

何娟説:作為基層民警,要常懷敬畏之心。社區警務工作瑣碎且平常,它沒有偵查破案那樣轟轟烈烈,她有為群眾的不理解默默流眼淚的時候;也有因為深夜出去開展工作而感到辛酸和無助的時候;但她更有因為聽到群眾説“謝謝你何警官”時特別有成就感和自豪感的時候,那一刻,所有的苦和累都不足挂齒,但是最愧對的是父母和小孩,缺席了很多父母老去和小孩成長的瞬間,最想感謝的也是他們,因為他們默默地理解和支援,讓她成為了更加優秀的人民警察。

阡陌交錯堪有序,亭花玉立在其中。那抹英姿颯爽的警服藍,依舊在喧鬧繁華的城市裏閃動,那柔弱嬌小的身影,始終如初地在前進的道路上忙碌奔走。(魏鈴)


責任編輯:李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