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我們村,街院乾淨、道路平整、綠化到位,環境好得很!”近日,巴中市恩陽區下八廟鎮石橋村村民劉福榮將自家種的梨子賣給了遊客,他表示:“村裏變美了,好多人開車到這兒都願意停下來逛一逛、休息一下,我們的‘來錢道兒’也多了。”
據悉,石橋村距恩陽城區30多公里,素有“巴中西南之門戶”“入巴第一村”之稱。在這個小村莊的榮譽簿上,有一份沉甸甸的榮譽——2020年11月,恩陽區下八廟鎮石橋村被授予“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石橋村強化黨建引領,突出發揮統一戰線紐帶優勢,以黨建促統戰,構建“統戰+”模式,深挖鄉村振興資源優勢,把統一戰線服務基層的功能優勢最大化,為鄉村振興不斷夯基蓄力,持續擦亮“全國文明村鎮”的金招牌。
強基礎 鄉村美景入畫來
從巴城出發,沿成巴高速,半個小時的車程就來到了石橋村。只見村裏運動健身場地、農家書屋閱讀場所等設施完備齊全,環境雅致。
在離村委會不遠處的村民賀文萍家,老兩口正在清掃自家小院,侍弄花花草草。幾盆四季常綠的植物把整潔的院子裝點得生機盎然。
“村裏的環境越來越好了。我們村民不能光看不動,也得把自家院子收拾得乾乾淨淨的。”賀文萍一邊澆花一邊説。
創建文明鄉村,環境治理是基礎。
“為提升農村環境,建設美麗鄉村,我們以街院凈化、道路硬化、村莊綠化、路燈亮化等為標準,開展了一系列村容村貌打造工程,為村民打造宜居家園。”石橋村黨支部書記李毅介紹。
如今,石橋村圍繞拆違拆舊、改水改廁、道路擴建、景觀改造、綠化美化等多措並舉,環境面貌煥然一新。
“多年前,我們想找一處鍛鍊身體的場地都難。現在,村裏有籃球場、健身步道、文化廣場等,健身休閒有了好去處,也提高了生活品質。”劉福榮説。
建設美麗鄉村,不僅標準要高,更重在持之以恒。
為確保環境治理成果,石橋村形成以網格員、黨員幹部為主,以保潔人員和志願者為輔的治理模式,對居住區的環境衛生和不文明現象進行日常巡查,發現問題及時與相關人員和部門進行溝通處理,以家家戶戶乾淨整潔的“小環境”構建美麗和諧的社會“大環境”。
如今,石橋村專職保潔員增加到7名,保潔志願者由村支“兩委”成員擴大到黨員代表、新鄉賢、四新群體、民營企業家、社會賢達、團員青年、婦女代表等。
同時,石橋村還充分利用村村響、橫幅、微信群等多種形式,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講究衛生、愛護環境的氛圍,引導村民主動參與到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來。
鄉村美化工作也在持續。“就拿年初的植樹補綠來説,前前後後有100余人次參與,種下了柳樹、側柏、五角楓、櫻花等200多株。”李毅介紹。
樹新風 文明鄉風潤人心
隨著文明村鎮創建活動的不斷深入,石橋村提升的不僅是基礎環境,還有文明風尚。
每天晚上,石橋村文化廣場總是熱鬧異常。眾多村民聚集在一起,或跳廣場舞,或打球、下棋。大家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隨意挑選著娛樂方式,享受愜意生活。
在文明村鎮建設過程中,石橋村不斷加大文化設施建設力度,建成了高標準的村民中心和文化廣場。總面積360平方米的村民中心擁有文體娛樂室、圖書閱覽室等功能房,配齊了影像設備、音響、服裝道具、樂器等各類文體設施,為村民開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提供了場地、搭建了平臺,既激發了村民的文化自信,也營造了鄰里團結、友愛互助、積極向上的文明新風尚。
“以前,大家一有空閒就是喝酒打麻將,因喝酒打牌鬧矛盾的不在少數。後來大家商量著到新建成的文化廣場去跳舞,鄰里關係也更和諧了。”村民李仕秀告訴記者,在她看來,跳廣場舞不但鍛鍊身體、愉悅身心,更跳出了和諧。
“硬體”有了,“軟體”也得跟上。
為充分發揮村規民約在基層治理中的積極作用,樹立良好文明鄉風,今年年初,石橋村組織召開《村規民約》修訂討論會。
今年初,石橋村《村規民約》修訂討論會
討論會上,村“兩委”幹部、新鄉賢、四新群體、民營企業家、社會賢達、退休老幹部、村民代表暢所欲言,回顧了實施村規民約以來村民精神面貌發生的變化,提出當前的村規民約存在的不足,分別從倡導文明、環境衛生、遵紀守法、移風易俗等方面提出具體意見和建議,助推基層村民自治進程。
“鄉風文明是文明村鎮評選的重要指標。從創建之初,我們就通過走訪村民、召開村民代表大會等,制定了符合當前鄉村發展的村規民約,讓村裏的各項工作實現有據可循,村民行為做到有規可依,社會風氣得以煥然一新。”李毅介紹。
與此同時,石橋村還成立了紅白事理事會、道德評議會,大力倡導節儉理事、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反對大操大辦、鋪張浪費,讓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提升中破除陳規陋習,推進移風易俗,讓文明鄉風吹遍全村的每個角落。
重服務 文明實踐惠民生
“今年我家種了1畝多油菜,菜籽結得很好,但家裏只有我們老兩口,我怕突然下雨,菜籽爛在地裏。結果一下午的時間,他們就幫我們收完了,真的很感謝他們!”石橋村村民萬大爺提起今年5月鎮村志願者幫忙收割油菜的事,仍感激不已。
今年5月,志願者幫助農戶收割油菜。。今年以來,石橋村組織黨員志願者、新鄉賢、四新群體、民營企業家、社會賢達穿上“紅馬甲”,變身“助農突擊隊”,深入田間地頭開展志願服務活動,積極幫助困難群眾、弱勞力戶搶收油菜,確保菜籽顆粒歸倉、應收盡收。
“能夠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村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助村民解決燃眉之急,再累也值得!”志願者何和平高興地説。
志願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石橋村作為“全國文明村鎮”,始終著眼創建為民、創建惠民的宗旨,不斷加強志願服務隊伍建設,將理論宣傳、政策學習、黨群教育、社區課堂、科技普及等方面融入其中,提振村民昂揚向上的精氣神。
文明創建潤物無聲。組織新鄉賢、四新群體、民營企業家、社會賢達開展關愛行動、送醫下鄉、法治宣傳進農村……一場場志願服務活動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生活,深入人心,積極引導村民樹立正確價值導向。
據統計,今年以來,石橋村共開展各類志願服務活動和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80余場,受惠村民逾千人次。
該村充分發揮統戰優勢作用,積極引導統戰人士、鄉賢等參與美麗鄉村建設中去,積極聯合群眾常態化開展環境衛生整治、衛生評比活動,評選“文明戶”,“衛生清潔戶”進一步激發人民群眾參與環境衛生整治的動力,保障村莊乾淨整潔。
新時代孕育“新鄉風”,“新鄉風”潤養新時代。如今,“文明之花”競相綻放在石橋村的角角落落,村民享受著滿滿的幸福感和獲得感。鄉風文明正助力村民感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幸福生活,一幅文明之花繪就的鄉村振興新圖景正徐徐展開。(文/恩陽區委統戰部)
責任編輯:李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