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中國 > 視訊 > 正文

西南醫科大學:用好紅色校史資源 賦能時代新人培育

校史資源是一代代師生共同創造積累的,彰顯著大學精神、折射著文化底蘊,校史教育是新生入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所傳承紅色基因和優秀醫學教育基因的醫學院校,西南醫科大學的校史文化更具獨特內涵與魅力。

為充分發揮紅色校史資源的育人導向功能,賦能時代新人培育,自今年9月開學以來,西南醫科大學精心組織2023級近3000名新生分批入館學習紅色校史,回顧崢嶸歲月,傳承紅色基因,積極擦亮西南醫大學生愛國榮校的青春底色。



步入校史館,樸實而嚴謹的校風、校訓、學校精神等展示牌一一映入眼簾。撫摸著古銅色的大型浮雕,2023級新生們在講解員聲情並茂的解説下,仔細聆聽了一張張泛黃照片的背後故事,時而駐足俯身細看,時而深情點頭讚嘆。

“從1951年的醫士學校,到2015年的醫科大學;從歷史廳中的紅色基因,到鼎新廳中的蓬勃發展,這其中的每一個故事都值得我們仔細聆聽、用心感悟。作為一名西南醫大學子,我感受到一種強烈的歸屬感和自豪感。”2023級中醫學專業學生閔馨曄感慨道。為讓更多的人了解學校歷史、了解忠山文化,閔馨曄也正在積極申請加入校史講解團,“希望能以自己的綿薄之力將前輩們不畏艱難的辦學精神、知名校友在各個領域做出的卓越成就、學校優秀的校史文化等更好地傳承、發揚。”

據西南醫科大學檔案館館長婁坤介紹,為不斷拓展校史育人的深度、廣度,豐富育人形式,學校積極探索紅色校史育人新模式,通過與各二級院係協同聯動,以激發學生興趣為著力點,挖掘紅色基因和優秀教師基因,在校史講解中加入革命故事、學校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淵源、建校元老創業故事等內容,充分觸發學生的興趣性、啟示性,有效地發揮校史文化的育人功能。

近年來,西南醫大緊緊圍繞校史文化、忠山歷史文化、紅色文化和醫學文化,靈動而有章法地整合學校特色館藏資源,規劃完成“六館合一”特色文化館群頂層設計,高品質建造校史館、江山平遠堂文化展館、生命科學館、西醫文化博物館·附屬醫院院史館、中醫文化博物館·附屬中醫醫院院史館、附屬口腔醫院院史館六個文化場館,形成“1336”特色文化館群育人模式,最大限度發揮文化場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功能,不斷增強育人合力。

學校從學生入校到畢業的入學、成長、畢業的“三季”中,持續打造“一課一館一規劃”“一講一研一體驗”“一育一禮一指導”主題教育,精心培育“忠山薪火”校園文化宣講團、校史講解團師生講解員百餘名,創新開展“書記講紅色校史”“入團第一課”等系列品牌活動,講述醫大故事,傳遞學校獨有的文脈傳承和歷久彌新的精神內涵。截至目前,各場館已接待師生及社會各界人士10萬餘人次,成為師生愛國榮校教育、專業素養教育和醫學人文教育等的重要基地和載體。



“西南醫科大學的歷史底蘊、家國情懷、責任擔當在我心中有神聖的意義。成為一名校史講解員,將學校的點滴歲月講述給來賓是我的夢寐以求。”西南醫科大學2020級護理學專業學生王紫作為一名校史講解員,已累計接待校內外來訪人員600余人次。她感慨:“在記錄歲月雕痕的展館內行走,歷史被濃縮為驚鴻一瞥,昨天就像在眼前翻開每一張泛黃的書頁,在學校未來漫長的歲月裏,相信每個瞬間都會更加精彩。”

下一步,學校將充分發揮特色館群文化的育人作用,將學校的紅色基因、中華優秀文化等生動活潑地深植于師生心靈深處,教育引導青年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激揚美好青春,持續講述傳播醫大故事,切實增強育人實效。(文、圖/陳海霞 王友聰 陳倩雅)

責任編輯:李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