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巴中市恩陽區明陽鎮青木橋社區充分發揮統戰優勢,廣泛凝聚統戰力量,不斷推動基層統戰工作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努力形成黨建引領、統戰聚力、多元共治的工作局面,為基層治理現代化貢獻統戰力量。
恩陽區明陽鎮青木橋社區在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和村級建制調整後,轄區面積由0.72平方公里增加到3.14平方公里,居民小組由3個增加到5個。作為典型的“兩改”社區,該社區堅持黨建引領、統戰聚力,拓寬統戰工作新思路,進一步加強和優化基層統一戰線在社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通過凝聚民心、匯集民意、集中民智,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推進統一戰線融入基層社會治理,助力基層社會治理提質增效。
貼心為民建陣地 強化同心支撐
近日,在恩陽區明陽鎮青木橋社區的健身休閒廣場,居民李華正在陪孫子玩耍。“每天早上和傍晚,我都要來跳壩壩舞,這兒設施多,大人可以健身,孩子也可以玩兒。”李華感嘆著社區越來越好,生活也越來越舒心。
據青木橋社區黨總支書記何剛介紹,目前社區常住人口7643人,居民自建房64棟。開展試點以來,社區多渠道走訪,了解群眾訴求,徵求群眾意見建議,通過多渠道籌資,新建了1處健身休閒廣場和3處公廁。如今,無論是早晨還是傍晚,無論是工作日還是節假日,健身休閒廣場都十分熱鬧,是居民們茶余飯後的休閒好去處。
不僅如此,為強化社區的活動陣地支撐,建設符合群眾需求的功能區和活動室,社區打造了村史館、入黨宣誓廳、微光計劃、道德銀行和誠信超市、紅色放映廳和市民學校等服務場景,常態化開展親子、弘揚家風、鄰里活動等。
走進社區的童伴之家和共用書吧,整潔而溫馨的環境便映入眼簾,孩子們在這裡玩耍,居民們在這裡閱覽。“我們社區的留守孩子多,建立童伴之家是為了滿足留守孩子的需求,這裡有兒童讀物和兒童用品,也會常態化組織一些趣味活動。”何剛介紹,共用書吧則是為了培養社區居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將社區圖書和居民家中的閒置書籍進行共用,讓社區居民在熱愛閱讀的同時培育共建共用的意識。
此外,為有效滿足社區矛盾糾紛調解、居民心理疏導等需求,社區也建立了由黨外人士、志願者等組成的調解室和心理疏導室,採取半開放式設計理念,調解員與被調解對象面對面促膝而談的方式達到親切和解。
精心為民創機制,匯聚同心力量
家住青木橋社區的嚴玲收拾完家務後,將整理出的幾大袋生活垃圾和廢舊箱子放置於門口,等待第二天一早工作人員前來清理。“現在太方便了,垃圾有人清、秩序有人維護、安全有人管,溫馨又舒心,住起來就跟城裏小區一樣。”嚴玲説。
青木橋社區作為典型的涉“兩改”農村社區,建制調整後,存在外遷人員多、留守老幼多、居民需求多、社區物業管理難、社區工作者少等諸多問題。為有效破解農村社區開放式、獨立式樓棟管理難題,社區健全便民服務組織,率先探索實施“大院落”管理模式,搭建協商民主議事平臺,充分吸納社會各階層、各領域、各行業人士參與治理過程,最大限度激發治理活力。線上,發揮社區微信群、網格群、同心恩陽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收集統戰人士關於基層治理有關建議;線下,通過建立“小區—社區—鄉鎮”的三級反饋機制,以轄區志願服務隊為載體,廣泛團結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等統戰人士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作用;通過定期組織統戰成員交流與培訓、“社情民意”走訪活動,面對面聽取統戰成員意見建議,築牢培厚基層社會治理共治土壤。截至目前,轄區統戰成員共提出“金點子”20余條,激活統一戰線參與基層治理活力。
“我們將社區64棟開放式樓棟劃分為5個‘大院落’,以社區黨總支為核心,下設2個黨支部、5個院落黨小組,每個樓棟選派1名樓棟黨員。”何剛介紹,黨總支牽頭成立青和物業服務公司,下設5名院落管家、18名物業人員。居民自發組建業委會,下設5個院委會、64名樓棟長。
有了“大院落”,90%以上居民自願參與院落各項事務。在社區居民共同協商下,住戶按每平方米0.2元/月繳納物管費,用於院落管理維護和社區日常物業服務。目前已增設監控設施20余處,安裝人臉識別門禁系統8處,成立安全聯防隊伍5支、設置公共停車位、殘疾人專用停車位42處。同時,創新“大院落”管理服務模式,通過樓棟黨員、物業人員、樓棟長收集民意,定期召開碰頭會,黨總支牽頭每月聯動業委會、青和物業召開聯席會議及時處理,做到小事不出樓棟、院落,大事不出社區。
不僅如此,社區還由黨外知識分子、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社會賢達、退休老幹部、民營經濟人士等組成的“互助”服務隊伍。9月15日下午,居民趙敏等人前往小區樓道、背街小巷打掃衛生,進行創文宣傳。據悉,趙敏就是社區組建的9支服務隊伍中的一員,隊伍中的志願者均是離退休黨員幹部、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社會賢達、退休老幹部、民營經濟人士、熱心居民等,日常深入社區開展創文宣傳、節假日交通保暢、普法宣傳等常態化志願服務。
暖心為民見行動,豐富同心載體
“我身邊一些留守同學,他們家庭比較困難,我希望用自己的一點心意來幫助他們。”近日,14歲的陽陽拿著媽媽獎勵他的10元零花錢來到社區捐贈了出去。原來,社區為了滿足群眾的微心願,依託恩陽區紅十字會設立的“社區微光計劃”項目,本期目標是為社區10名留守兒童購買書包,目標金額為500元,捐款不設時間限制,目標金額達成後可立即啟動下一個“微光計劃”。
“我們定期為轄區的弱勢群體開展微籌款服務,目前已開展5期,服務20余人次。”社區工作人員表示,活動啟動以來,居民們都很熱心捐款。
為讓居民們生活得更舒心,在提升基礎服務能力方面,社區還推進同心跑團服務,全面梳理辦事服務流程、代辦清單,推行便民服務全程幫代辦。尤其是當下,養老資格認證需要本人進行人臉識別,但社區不少留守老人不懂操作。針對老人們的實際困難,社區聯繫跑團,主動到府為老人完成認證識別,零距離開展服務。到府認證前,一對一與需要到府服務的老人進行電話聯繫,徵得老人同意並約好時間。同時,建立社區留守老人、兒童臺賬,開展敲門行動,每三天定期到府了解服務對象身體狀況及幫扶需求。
此外,在服務群眾方面,聚焦社區居民需求,廣泛連結資源,做好與黨外人士、社區組織聯絡對接,常態化招錄組建同心志願服務隊伍,提供專業化、精準化、訂單式服務,重點針對孤寡老人、留守兒童、外來務工人員、殘疾人和低收入家庭,開展社區照顧、社區融入、就業輔導、心理疏導、政策諮詢等多樣化服務,有效滿足社區居民的服務需求,為居民提供低償婚慶、夕陽關愛、剪髮、補衣、補鞋、地毯清洗、磨刀、家電維修、房屋安全檢查等收費服務。根據居民需求開設房屋託管服務,低償提供定期到府進行澆水、關窗、安全巡查等服務,已進行房屋低償託管20余戶;在提升便民能力方面,社區構建起15分鐘便民生活圈,梳理形成25項公共服務、30項便民服務清單,創新公益+市場的特色便民服務模式,撬動居民、企事業單位、社區企業、社會組織等多方主體完備便民服務隊伍,有效提升便民服務供給能力。
如今,通過試點,青木橋社區居民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得到極大提高,通過培育志願者、組建跑團隊伍、開展敲門關愛、微光計劃等行動,推動鄰里關係更加和諧,社區互助氛圍日益濃厚,逐步形成了青木橋社區互助文化氛圍。
今年以來,青木橋社區依託各類統戰資源共開展各類志願服務行動14場,參與志願者180余人次;線上線下調解家庭矛盾、鄰里糾紛調解31起,提升了社區統戰工作水準,增強了社區治理和諧程度,搭建了統戰人士服務群眾的新平臺,畫出了社區統戰最大的“同心圓”。
下一步,明陽鎮青木橋社區將進一步發揮統一戰線成員的優勢和作用,積極組織廣大統一戰線成員投身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産業發展等,夯實統戰工作基層基礎,服務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文/恩陽區委統戰部)
責任編輯:李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