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中國 > 稅改看四川 > 正文

稅收“密鑰”解碼遂寧“鋰電之都”挺進路


10月25日至27日,2023中國(遂寧)國際鋰電産業大會在四川遂寧舉行,全球鋰電産業優秀企業代表、行業專家匯聚遂寧建言獻策、對接需求。本次大會的舉辦,也向世界亮出了遂寧“鋰電之都”的硬核名片。


2023中國(遂寧)國際鋰電産業大會現場


在國家實施“雙碳”戰略和新能源革命持續演進的大背景下,鋰電作為遂寧特色優勢産業的支柱,正加速駛向低碳“藍海”。遂寧正奮力打造千億級鋰電産業集群,力爭到2025年全市鋰電産業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千億”目標,如何突破?競逐“鋰”想的賽道上,又有何稅收密碼?


密碼一:順勢而為強鏈 搶抓機遇“逐綠而行”


鋰電産業集群化、規模化發展,作為“鋰電之都核心區”的遂寧射洪最具代表性。俯瞰射洪高新鋰電産業園,廠房林立、交通縱橫,5年間,園區鋰電企業雨後春筍般紮根而生,新鋰想、盛新鋰業、富臨新能源等39戶鋰電企業在這裡落地成樓,集聚成片,成為遂寧打造“鋰電之都”鮮明的注腳。

在這片“鋰”想的熱土上,最早投身鋰行業的要數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齊鋰業”)。1992年,第一家碳酸鋰工廠在遂寧射洪興建,標誌著天齊在鋰行業的開端。2014年,提前把握到新能源行業發展浪潮的天齊鋰業成功收購了澳洲泰利森鋰業公司51%股權,獲得了格林布希豐富的鋰礦資源供給。近年來,天齊鋰業頻頻走出國門參與國際競爭,除澳大利亞以外,還佈局了南美智利阿塔卡瑪鹽湖,目前已擁有鋰資源約1500萬噸,約佔全球的20%,成為世界領先的礦石提鋰開採、生産和銷售商。

在企業發展歷程中,天齊鋰業經歷了“蛇吞象”式的市場“廝殺”,大規模海外收購的背後,離不開稅務部門的“減壓”助力。稅務部門為天齊鋰業這類大企業配備了首席聯絡員,推出“一企一策”具體服務措施,定制個性化稅費問題解決服務方案,幫助企業用好用足稅收優惠。近三年,天齊鋰業享受節能環保、改善民生、鼓勵高新技術等稅收優惠政策,減免稅費超3400萬元。這些資金幫助天齊鋰業在培育冶煉、加工等先進經驗技術方面提供了有效助力,配套的一系列直抵“神經末梢”的稅務服務,也讓天齊鋰業“追新逐綠”的步伐更加鏗鏘。

在2023年中國(遂寧)國際鋰電産業大會上,天齊鋰業再次發佈了《凈零排放目標下可持續鋰業白皮書》,承諾將在2030年實現排放量下降42%、2050年凈零排放的目標。

在天齊鋰業等龍頭企業帶動下,遂寧的可持續鋰業鏈條越建越強,供應鏈渠道不斷拓寬,上、中、下游各類鋰電企業在此匯集,成為全省鋰電産業、綠色産業的一個新增長極。


密碼二:聚勢而強補鏈 創新賦予“續航動力”


遂寧把打造“鋰電之都”作為發展的目標定位,“扎堆”的項目正是這一目標框架下逐漸充實起來的産業肌體。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鋰電池……一個個項目接連落地,串珠成鏈。

距離射洪50公里外的遂寧經開區于2021年與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蜂巢能源”)實現雙向奔赴。上連鋰電池材料、下接鋰電池終端應用的蜂巢能源項目,為遂寧鋰電産業版圖補上一塊重要拼圖。

“龍鱗甲電池,採取電池包上蓋與水冷板整合,增加了底部水冷板,換熱能力提升70%,三元體系方案可實現4c快充,大約15分鐘就能充滿電。”介紹起豐碩的産品成果,蜂巢能源科技(遂寧)有限公司負責人“如數家珍”。除了龍鱗甲電池,蜂巢自主研發的全球首款無鈷鋰電池實現了續航與環保的雙提升,“矩陣電池包”帶來了空間利用率與電量的雙優化……

蜂巢能源負責人表示,掣肘企業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就是自主創新能力。“誰掌握了核心智慧財産權,誰就掌握了可持續發展的主動權。我們自主研發新技術、新産品過程中,需要經歷物理化學性能、電性能、安全性能等一系列複雜嚴苛的測試驗證,這既考驗研發人員專業性,更需要配套資金的支援。”

稅務部門為企業定制稅費優惠紅利帳單,到府輔導企業申報享受優惠政策,幫助企業規範研發項目管理,手把手輔導企業精簡賬表填報資訊,企業享受政策所需填寫的研發費用輔助賬表減少75%,填報時間縮減80%,“僅去年一年,我們就享受了640萬餘元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稅惠資金的注入,讓我們更有底氣在終端電池領域精耕細作。”蜂巢能源負責人説。

談到如何融入遂寧鋰電産業鏈,蜂巢能源負責人則表示:“生産材料從本地購進,上下游産品市內直接交換,既節省公司運營成本,又能推動實現本地産業鏈上的企業互利共贏。”


密碼三:乘勢而上延鏈 再造一座“城市礦山”


天齊鋰業為原本並不産“鋰”的遂寧引入了産業原材料,而從事鋰電池回收的四川蜀礦環鋰科技有限公司則讓“鋰”在遂寧持續煥發生機,它的入駐,讓遂寧構建起“鋰資源開發—鋰電材料—鋰電池—終端應用—綜合回收利用”全生命週期産業生態圈。

“我們不開採鋰,而是廢舊資源的‘搬運工’。”蜀礦環鋰電池拆解車間內,公司研究室主任陳海昆正進行設備調試,AVG轉運車根據預設的軌道進行電池包的轉運,一旁的機械臂對重達數百公斤的複雜電池模組精準拆解……

鋰電池回收是隨著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借風起勢”的新興行業,目前,大規模的新能源汽車退役報廢浪潮尚未真正到來,但陳海昆對廢舊鋰電池回收行業前景表示“心裏有底”,“雖然目前我們年産只有10萬噸,體量不算大,但隨著動力電池‘退役潮’的到來和新能源汽車産業的日益發展,相信我們會越來越好。”

政府部門的扶持也讓企業“心裏有底”。蜀礦環鋰成立於2022年,當地稅務部門主動靠前服務,在企業起步階段“扶一把”“送一程”,助力企業行穩致遠。稅務助“鋰”服務團隊為企業建立了成長檔案,定期走訪了解企業所需所困,幫助企業財務人員準確理解稅收政策,及時享受稅收優惠。“我們目前已經申報享受了40萬餘元的稅收優惠,預計還可享受購置設備、器具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超2000萬元,有好政策支援,我們將繼續研發改進廢舊鋰離子電池回收利用技術,實現最大程度‘變廢為寶’。”


稅務助“鋰”服務團隊在蜀礦環鋰宣傳稅費政策


在陳海昆看來,從事鋰電池回收行業的意義更在於對天然鋰資源的補充和推動鋰電産業的可持續發展,“每2萬噸廢舊電池可生産約1500噸的電池級碳酸鋰,就地建造一座‘城市礦山’並不是夢。”

堅持“鏈式思維”,兼顧“上拓下延”,目前,遂寧市已擁有鋰電企業60余家,各類鋰電項目60余個,2022年全市鋰電産業規模突破580億元,增加值佔全市工業比重達32%,成為推動遂寧加速新型工業化的第一動能,“千億”目標已船到中流。

四川省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稅務部門將繼續落實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稅費優惠政策“精準推送”,為地區優勢特色産業提供全生命週期稅費服務,助力打造四川鋰電産業發展高地,為激發高品質發展新動能注入稅務力量。(文、圖/方媛)


責任編輯:李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