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中國 > 視訊 > 正文

情係下羅 盡灑余暉——記福建連城下羅村黨總支部第一書記洪天星

“盡全力將路做平、把事辦好,努力讓村裏有變化,讓鄉賢有感覺。”這是福建省派駐龍岩市連城縣羅坊鄉下羅村黨總支部第一書記洪天星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2021年7月駐村後,他主動扛起責任,用真心、真情強黨建、補短板、拓産業、美鄉村。在他的推動下,下羅村先後獲評省級“鄉村治理示範村”、市級平安村、縣級信用村。


做實黨建引領“大文章”


下羅村是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走古事”民俗活動的舉辦地。但受區域條件和産業結構限制,集體經濟相對薄弱,黨建工作居於中游,基礎設施建設較為滯後。洪天星到任後,迅速深入開展調研,因地制宜制定“黨建+”發展規劃,通過黨員量化積分、設崗定責、組建紅土先鋒黨員工作室等方式,激發黨員隊伍活力。他深入挖掘羅坊“古事文化”內涵,搭建黨建文化墻、鄉村振興文化長廊、“紅土初心”古事講堂、農民公園(博士園)等平臺,推動黨員教育走深走實。


用心用情服務“大民生”


“家裏有多少人?”“對村裏發展有什麼建議嘛?”“家裏有什麼需要村裏幫助解決的嗎?”每到一戶,洪天星都熱心地和村民們話家常、聊發展,細緻了解群眾生産生活情況和存在問題,將村裏的大事小情抓在手上、放在心裏。村裏的一些特殊群體,也是洪天星放不下的牽掛。履職以來,他籌集資金近15萬元,用於老人節慰問、文化活動、民俗活動等方面開支,進一步拉近了和群眾的距離。

局限于村集體經濟的困窘,下羅村村內的道路坑洼不平、年久失修,部分水溝水渠爛泥淤積。他看在眼裏,愁在心頭,經多方調研,與村“兩委”合計後,他提出著力打造“一河一橋一古事、兩路兩廊三提升”的工作思路,並馬不停蹄地付諸實施。履職以來,他謀劃了下羅村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程等12項重點項目,用活各類配套資金700余萬元,完成雲龍橋、辛橋、巷道水系等提升改造,順利完成休閒步道、風雨廊橋、古事文化長廊、集鎮內微景觀節點打造及美麗庭院示範戶建設在內的集鎮綜合環境改造提升項目(一、二期),打通斷頭路3處,1200余名群眾生産出行難題得到有效解決。2022年7月,他主動對接派駐單位和縣直有關部門,引進龍岩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到下羅村開展墻體彩繪,為鄉村振興增添顏值,得到廣泛認可。


謀劃強村富民“大産業”


下羅村地處富硒土壤帶,自然環境得天獨厚,但村裏原來非糧化非農化情況較多,産業發展勁頭不足。洪天星到任後,深入實施“黨建富民強村工程”,結合連城的産業特色,與省農科院深度合作,由黨總支部領辦,組建折股量化合作社,吸引75名群眾共同創業,流轉、整合了100余畝土地,建設富硒農産品種植基地,種植鮮食地瓜、水果玉米、水稻等富硒農作物,發展集生産、銷售、觀賞于一體的現代農業,有效破解村級經濟“造血”能力弱難題。去年以來,基地畝産鮮食地瓜2000多公斤,畝産水果玉米約1000公斤,增加村財近10萬元,富硒水稻即將迎來收穫。

“一些村民一開始不理解我們為什麼要做節點改造,為啥要流轉土地做産業,我們去談的時候,常常是一群人就圍上來了,大家七嘴八舌的,人越聚越多,説實話心理壓力挺大的。”洪天星坦言。於是,他從黨員入手突破,用交朋友、解“心疙瘩”的態度,坐到家中,走到田埂,仔細聆聽,與他們反覆商議,開誠佈公地分析利弊,積極調動資源,不斷調整解決方案。經過多次到府,終於得到群眾認可,村民們也看到了他辦實事、解難題的誠意和能力,主動將名下田地流轉給村裏發展産業。“辛橋頭這附近的路和水溝原來很窄小,行車不方便,下大雨時水還容易倒灌出來。在洪書記的建議下,新建了一條機耕道和灌溉渠,我們做農活更便利、出行更安全、用水更方便。洪書記説村裏辦了合作社發展産業,我們也積極參與,一起‘抱團發展’,把我們下羅建設得更美麗!”黨員羅梅清笑著説。(李仁壽 李小書 羅小梅)


責任編輯:李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