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中國 > 樂山 > 正文

樂山馬邊縣:用活“瑪牧”非遺文化 助推彝區訴源治理

“ꎆꉜꏤꀋꁨꊂꉚꊛꀋꄐ(借貸不守信再貸必添難)”這是樂山市馬邊彝族自治縣人民法院高卓營法庭的特邀“德古”調解員吉作汪葉運用“瑪牧”文化中的諺語向鄭布某某等人做調解工作。鄭布某某等因借錢未還,被原告呣潑某某等人訴至法院。馬邊縣高卓營法庭的法官引導其先通過訴前調解解決糾紛,並指派吉作汪葉進行調解,在特邀“德古”調解員的調解下,雙方達成了一致的調解協議,原告呣潑某某等人激動地説道“糾紛解決的好、解決的快”。高卓營法庭一直在不斷探索用活“瑪牧”非遺文化,助推彝區訴源治理。該法庭轄3個鄉鎮,總人口約2.4萬餘人,係純彝族聚居區,2022年法庭受理的民商事案件23件,萬人起訴率僅萬分之九,訴源治理取得一定的成效。2022年該法庭榮獲縣“楓橋式”法庭先進集體和全省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進集體。


傳唱“瑪牧”文化 化糾紛于未發


“瑪牧”是彝族群眾傳唱千年的道德經典與行為規範,在彝區具有廣泛的影響力,2014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為提高彝區群眾的法律意識,法庭成立了“瑪牧·吉威”彝漢雙語普法宣傳團隊,將民法典與“瑪牧”文化相融合,編撰“瑪牧”—民法編,運用説唱形式,廣泛宣傳。2022年共開展集中普法宣傳6次,發放普法資料600余份,受眾達2000余人。此外,法庭還在審判中遇到的具有廣泛宣傳價值的案例撰寫成《尼牧維科典》彝區法治繪本,並成功申報2022年度樂山市哲學社會科普課題,積極引導彝區群眾依法辦事,矛盾糾紛自我預防,從源頭上防止了糾紛的發生。


發揚“德古”調解 解糾紛于萌芽


“德古”是彝區德高望重的善於運用“瑪牧”化解矛盾糾紛的人。“德古”調解成功的糾紛,沒有反悔或不履行的情況。法庭充分發揮好“德古”力量,選任6名“德古”作為特邀調解員,開展法律培訓4次,讓“德古”特邀調解員成為一支既熟悉“瑪牧”文化,又具有一定法律素養的隊伍。2022年,法庭轄區指導“德古”特邀調解員化解糾紛近80件,讓絕大多數糾紛解決在訴前。


深化“雙語”審判 止糾紛于訴內


針對進入訴訟的案件,法庭組建“瑪牧·吉威”雙語審判團隊,邀請“德古”陪審員與法官組成合議庭,採取“合議庭+莫達(原、被告各方推選的代表)”的方式,利用法官説法、“德古”講德(“瑪牧”),通過本民族的人,説本民族的話,用本民族的文化,更加有效地促成雙方當事人達成調解,提高生效裁判文書的自動履行率,減少上訴與執行案件,真正做到案結、事了、人和。2022年法庭審理的23件案件中,自動履行案件18件,自動履行率達78.26%,這種審判模式獲得了彝族群眾的一致認可。

第十三屆、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喬進雙梅在高卓營人民法庭調研時表示“高卓營法庭的普法和雙語審判方式,是立足於彝區矛盾糾紛的特點,探索出一套具有民族特色的矛盾糾紛方法,值得推廣。”(介洛小明)


責任編輯:李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