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是一種具有多種用途的可再生生物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秸稈資源不僅有利於減少環境污染,還能增加農戶收入、促進農業迴圈經濟的發展。近年來,內江市市中區積極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把它與生態環保、農業增效相結合,開闢了一條廣闊的綠色發展之路。
8月21日,在內江市市中區朝陽鎮周坡村的一大片玉米地裏,村民們正在忙碌著,地裏堆放著的是今天清晨剛剛收割的玉米秸稈。這一捆捆的秸稈被搬上車裝滿後,貨車就要把它們運送到附近的“市中區秸稈收儲點”。
跟隨滿載秸稈的車輛,到達了收儲點。只見叉車、推土車、夾包車等在現場來回穿梭,忙著卸貨、運送。鍘草揉絲機的轟鳴聲響徹整個收儲點,一堆堆秸稈被它攪成了粉末,形成了一個“小山丘”,隨後粉末又被運送到打捆包膜一體機裏,再經過壓縮、捆綁,幾分鐘後,被白色薄膜包裹住的,重量約在850公斤的“捆綁草垛”就出現在了眼前。這些“草垛”再經過十五天的發酵,就將成為草料被運送出去進行售賣。
“我們這個秸稈處置中心主要是回收周邊的玉米、水稻、油菜和高粱等作物的秸稈,然後進行粉碎和打包,做成牛羊的草料。”內江甜城益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林介紹道,“目前,我們的産品主要銷往內江地區還有瀘州、宜賓等周邊地區,等以後産量大了,預計將銷往‘甘阿涼’三州等地。”
據了解,內江市市中區秸稈收儲點秸稈處置中心於2022年開始動工建設,今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該中心主要通過新型打包發酵技術將玉米、油菜、水稻、小麥等作物秸稈纖維進行短化處理,提高營養價值,延長草料保存時間。通過自種和回收等方式進行農作物秸稈的回收利用,不僅解決了秸稈禁燒的問題,也為當地村民提供了就業機會增加了收入。2023年的草料生産預計可達5萬噸,年産值達2000萬元。
下一步,市中區還將繼續積極探索新模式、新方法,不斷提升秸稈綜合利用率,持續推動秸稈“飼料化”“能源化”利用,真正做到“秸”盡所能,變廢為寶。(文、圖/段丹)
責任編輯:李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