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中國 > 攀枝花 > 正文

【圖文】攀枝花市西區清香坪街道:“好人”樊桂芳

年年歲歲,時光荏苒,總有人和你相守相伴,在人生路上溫柔地攙扶你前行。在攀枝花市西區清香坪街道金沙西苑小區,這對手牽手散步的“姐妹”溫暖了整個小區。

沒有血緣關係,卻勝似親姐妹。兩位樓上樓下而居的鄰居相伴十四年。

平日裏,小區樓下,總能看到這對老姐妹手拉著手一起散步的景象,這已經是她們牽手散步的第14年了。談話間,兩姐妹有説有笑,只聽見失明老人稱呼牽她的老人叫:“張婆婆。”


樊桂芳(圖左)周明容(圖右)


“張婆婆”名叫樊桂芳,今年75歲,是西區清香坪街道食堂的一名退休職工,1978年從四川巴中來到攀枝花。樊桂芳的樓下,住著比她年長5歲的失明老人——周明容。

樊桂芳和周明容的丈夫都是原大修廠的職工。兩姐妹的奇妙緣分從1985年周明容隨丈夫遷居到攀枝花的第一頓飯就開始了。

“那時候剛來到這個城市,家裏沒有準備鍋碗瓢盆,所以到這裡的第一頓飯就在張婆婆家吃的。”周明容説,來到攀枝花就開始和樊桂芳作為鄰居,在老房子的時候,她們感情就很好,2008年後他們因為拆遷相繼搬家到金沙西苑小區,沒想到又是樓上樓下的鄰居。但,同年,周明容患上了視神經萎縮,導致雙目失明,丈夫因工作忙早出晚歸,幫著周明容煮飯、陪著散步,成了樊桂芳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周明容回憶,2010年,自己的大兒子外出打工了,留下只有1歲多的小孫子給老兩口,那時,樊桂芳就經常給小孫子煮飯、喂飯,陪他們倆婆孫在小區逛路、玩耍。一次小孩發高燒,周明容摸著樓梯到二樓樊桂芳家求助,樊桂芳二話沒説,抱著娃,牽著周明容急忙趕往醫院,幫著排隊、掛號。經過醫生的診斷,孩子得了急性扁桃體炎,醫生開完藥後,樊桂芳又跑上跑下交費、拿藥,忙活了大半天。

“她丈夫姓張,她照顧孫子比自家的還細心,我家孫子一天就吵著要去張婆婆家,我也就喜歡隨著孫子喊‘張婆婆’。”周明容對“張婆婆”這個稱呼解釋道。



2019年,周明容的丈夫因病去世,兒子又不能時時在身邊,周明容變得鬱鬱寡歡。樊桂芳安慰道:“別怕!你還有我呢,我可以陪著你。”樊桂芳暖心的鼓勵,給了周明容重拾生活的信心,如今,在樊桂芳的陪伴下,周明容的身體和精神狀態都很好。

“去哪找這麼好心腸的人啊!在我身邊就找到了,張婆婆是我遇到心腸最好的人,比親姊妹還親。”周明容熱情地回答道。

周明容説,雖然她看不見,但每天聽見門外張婆婆的聲音,心裏就涌出一股暖流,那一刻就是她一天最快樂的時候,張婆婆就是她的“眼”,給她光明。

“其他人去敲門,她一般不會開,但我在窗子邊一喊,她馬上就摸索著來給我開門了。”説起這位老鄰居,樊桂芳就像説起自己的親姐姐一樣,語氣中帶有一絲驕傲,畢竟能持續38年的友誼確實有值得驕傲的資本。“這麼多年了,我們從未紅過臉。尤其最近這些年,她眼睛看不到了,我都一直堅持陪她散步。”

“一個月給你多少錢呀?”街坊鄰居都這樣問過樊桂芳。

“給啥錢啊,遠親不如近鄰,鄰里之間,就該互相幫助!”樊桂芳笑著説道:“我的退休工資還高一些呢,怎麼可能去要她的錢。”

樊桂芳用自己的默默奉獻,詮釋了“鄰里好,賽金寶”這句俗語的含義;用自己的愛心,給一位失明老人光明;用自己的行動,以身作則教會孩子怎樣做一個善良溫暖的人。今年4月,樊桂芳被評為2023年一季度“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攀枝花好人”助人為樂好人。(文、圖/文麗雲 楊鴻鮮)


【責任編輯:李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