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環繞中,不只是青綠,還有一大片紅墻青瓦。這裡,是我國最大的彝族自然聚居村、隸屬攀枝花市仁和區平地鎮的歷史文化名村迤沙拉。迤沙拉核心村落佔地面積約150公頃,總建築面積67000㎡,居住著374戶1535人,其中彝族人口占全村總人數的96%。
漢彝文化在這裡深度交融,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俚濮彝族文化。迤沙拉顯現出與川滇地區其他彝族群落明顯的不同,在建築、音樂、服飾、語言等文化生活習俗方面帶有江南印記。
迤沙拉村民開展民俗文化活動
作為金沙江南岸一個古老的村寨,迤沙拉確切的歷史年代已無從考證。有學者根據相關史料和西南古驛道的歷史推測,其歷史上限,可追溯至秦漢時期,距今約有2000多年。《後出師表》中“五月渡瀘,深入不毛”記載的就是西元225年諸葛亮率軍南下,自今拉鲊渡口至金沙江南岸,過迤沙拉,遠征大理、保山的歷史事件。
“我們村裏的彝族人,好些都是明朝戍邊將士的後代,600多年前從江蘇、江西一帶遷徙過來充軍,就在這裡安了家,還流傳著一首詩:南京應天府,大壩柳樹灣。為爭米湯地,充軍到雲南。”四川省人大代表、迤沙拉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毛建樺介紹説。迤沙拉原先隸屬雲南大姚縣、永仁縣。據史料記載,洪武十四年(西元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因招撫盤踞在雲南的元朝殘部未果,從江蘇、江西、安徽等地派30萬大軍遠征雲南,拉開“洪武開滇”的歷史大幕。雲南平定後,朱元璋在此實行“寓兵于農,屯民實邊”和彝漢通婚“就地落籍”的政策,數萬將士在金沙江南岸等地落地入籍,迤沙拉在這次大移民和民族融合中逐漸形成規模。由此看來,如今村裏“起、毛、納、張”四大家族,漢族姓氏的彝族人在其中佔相當比例也是有跡可循的。
村落依據山地緩坡隨山就勢而建,現在保存的傳統建築多建於清康熙年間,佈局講究,檐牙高啄,錯落有致,大多為夯土、木穿鬥架結構的小四合院,兼具彝族民居的自然豪放和江南水鄉的靈秀雋永。穿行在村裏曲折狹窄的小道上,兩面是彝家人用當地紅泥砌起的高高土墻,路旁間或有一簇簇不同顏色的小花,在細雨濛濛中,別有一番情致。
迤沙拉談經古樂與麗江納西古樂、大理洞經音樂同屬一脈,均由古時宮廷音樂演變而來,但又有所不同,與節奏明快的彝族傳統音樂也有明顯差別,用二胡、竹笛、嗩吶等多種樂器演奏,有江南民間小調的韻味,似在纏綿婉約地吟唱對秦淮故土的拳拳依戀。村裏的男子不穿查爾瓦,女子不披羊皮褂,服飾顏色艷麗,仍有明朝遺韻。這些鮮明的特色,無不彰顯著這片土地多彩的民俗文化。
非遺“活化石”——羊皮鼓舞
近年來,迤沙拉依託歷史文化名村,不斷挖掘、保護和傳承俚濮彝族優秀文化。談經古樂、羊皮鼓舞先後申報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百年老宅起家大院獲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建成迤沙拉村史館,展陳文物200余件;培養楊鳳芝、毛建樺等鄉土文化能人20余名;建立青少年傳承文化長效培養機制,推動平地中心校將談經古樂、羊皮鼓舞納入藝術教學課程,從根本上解決非遺文化隊伍人員老齡化問題。平地中心校先後被評為“仁和區未成年人談經古樂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基地”“四川省校園文化‘特色學校’”“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非物質文化遺産校園傳承研究’項目學校”。
歷史文化保護傳承一直在路上,今夏,仁和區已然按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文化傳承行動的開啟鍵:一批具有俚頗彝族文化特色的文藝節目、宣傳畫冊、系列叢書,正在編制中;彝繡、民歌小調、打跳等更多特色文化有望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三國文化、茶馬古道文化將重新煥發活力;計劃建設迤沙拉文化藝術中心,建成後將全面、生動展示當地民俗風情、歷史文化……
彝族傳統節日——火把節
農曆六月二十四,迤沙拉村將迎來他們一年一度的盛大節日“火把節”,是日,彝家人的熱情將隨火把一起熊熊燃燒,整個山林都將與這座“中國最美古村落”歡樂舞蹈。(文/陳秋伶 圖/攀枝花市仁和區融媒體中心)
責任編輯:李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