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和人們生活節奏加快,越來越多的人“望極天涯不見家”,城市小區“鄰居相見不相識”,鄰里關係淡薄引發的社會治安、心理健康、矛盾糾紛等問題,給基層治理帶來很大挑戰。為了促進鄰里和諧互動,讓基層治理更有溫度,樂山市井研縣深化黨建引領,下移治理端口,通過基層服務陣地、智慧治理平臺、管理服務機制建設,拉近鄰里關係空間距離、心理距離、情感距離,促進基層治理效能提升。
建強基層陣地,拉近“空間距離”
陽光明媚,清風拂柳,井研縣西門廣場剛剛建成的鄰里服務中心裏,三三兩兩的居民在服務窗口辦理電費繳納、務工諮詢,還有的坐在書架中間的沙發上翻閱書籍。服務中心旁的廣場上,阿姨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隨著音樂跳起了壩壩舞。一幅鄰里和諧的畫面呈現眼前。
東林鎮紅花村村民文化活動中心,純復鎮紅廟村黨群服務中心、周坡鎮周坡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去年以來,井研縣立足居民群眾實際需求,按照陣地建設要求,積極整合資源,打造了一批黨群服務陣地,補足基礎設施等方面短板弱項。健全完善“研為百姓·辦事不出村”便民服務、“文明實踐積分制”超市、“兒童託管服務站”、社工之家、社區食堂、老年康養、小哥驛站等配套親民化服務20余項。在119個村(社區)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標準化陣地,孵化“童伴媽媽”“小橘燈”等志願服務項目。指導煙草、郵政、電信等9家在研央企黨建聯建,依託銷售營業網點,推動140余家“煙火火”便民服務點建設,提供快遞存放、雨傘等物品免費借(使)用等便民服務,打造群眾身邊的“服務站”。
搭建線上平臺,拉近“心理距離”
“你看,我就是在手機上反映了果園自動澆水系統澆到了公路上行人,第二天村上就解決了。”集益鎮雨臺村居民指著手機上的“村級事務管理平臺”告訴工作人員。管理員劉飛介紹:“這個系統主要有智慧黨建、積分管理、農技推廣等10個模組,可以實現25項功能。村民通過實名制認證加入後,可以隨時了解村上的大事小情,有的新聞閱讀量能達到500多。村民還可以線上反映訴求,村上看到後會儘快解決。出去務工的人員,通過這個系統,可以隨時了解村裏的情況,這就像我們村的‘朋友圈’”。
研經鎮王家溝村積分管理“基層治理平臺”、王村鎮和慧村“數字鄉村平臺”、城市社區“煙火火”便民服務平臺等,井研縣各鎮(街道)根據實際需求,開發使用線上平臺,發揮政策宣傳、事件通知、公示公開、便民服務、民意反映等作用。無論身在何方,都可以第一時間知曉村(社區)大小事,也可以在網上辦理有關業務。同時,細化居民“群”分類,建立“樓棟群”“小區群”“棋牌群”“廣場舞群”等,幫助居民群眾找到“組織”,提升歸屬感和凝聚力。
完善管理機制,拉近“情感距離”
烈士村黨群服務中心,正在召開“紅色議事堂”議事會,村支部書記、有關部門工作人員、居民群眾圍坐一起,研究“紅色美麗村莊”建設事宜、調處鄰里矛盾糾紛、宣傳政策。“紅色議事堂”給老百姓提供了參與村級事務、説理訴苦的平臺,及時回應群眾關切,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
近年來,井研縣立足完善基層治理機制,探索實施了“治理書記工作室”“紅色議事堂”“‘橘鄉紅’黨建聯盟”“樓道山灣‘微自治’”等做法,建設服務群眾紐帶、探索群眾自治模式。通過黨建帶群建,群眾參與更加積極,幹群關係更加融洽,鄰里關係更加和諧。同時,常態化開展節假日居民活動、書畫展、公益活動、文化節等,搭建居民群眾情感交流橋梁,變身邊的“陌生人”為“熟人”,構建了良好的鄰里文化,有力提升居民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文、圖/尹璐)
責任編輯:李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