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中國 > 攀枝花 > 正文

【圖文】攀枝花市太平社區:打好基層治理“組合拳” 繪就民族團結“新典範”

“我家住攀枝花市西區營盤馨苑,裏面有漢族、彝族、傣族等民族同胞,在這個多民族的大家庭裏,我們有其樂融融的議事氛圍、有主動參與的自主管理,還有‘一家親’的生活環境。”近日,攀枝花市西區太平社區的居民劉金髮感慨地説道。



“社區對我們民族群眾非常重視,凡是有小區事務,第一時間就會組織壩壩會,或者挨家挨戶徵求意見,小區的自治組織也充分考慮了多民族現狀,舉辦了各色各樣的傳統節日活動,真正體會到了當家做主的感覺!”這是來自少數民族同胞的感慨,既是對太平社區數年來民族工作的肯定,也是對營盤馨苑小區在基層治理工作中付出努力的讚揚。

據悉,營盤馨苑小區位於西區陶家渡街道太平社區,成立於2012年,是企業回遷及單身職工混居小區,有248戶,常住人口489人,其中少數民族同胞163人。由於各族群眾習慣不同,小矛盾、小糾紛累積下來,如果遇上“導火索”,就容易從私人矛盾激化為民族矛盾,影響轄區安定。

近年來,太平社區以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為抓手,通過完善組織構架、抓好精準服務、廣泛動員參與,激發小區少數民族參與社區建設、社區治理的積極性,持續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健康發展,繪就了一幅民族團結進步的生動畫卷。

各族居民參與,小區自治更高效。營盤馨苑小區黨支部以“民族團結促發展 中華民族一家親”為目標,以黨建為引領,順應各族群眾需求,組建了小區自治管理委員會。各民族居民共同參與小區自治,其中彝族同胞蘇美軍當選為自管委副主任,居民朱海松當選為自管委委員,5名少數民族同胞被吸納為志願者。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和小區自管委的引領下,各族幹群明確分工、細化職責,探索出多民族混居小區微自治的新路徑。近年來,自管委共自主協調解決居民糾紛、公物維修、物業監管等問題30余起。

打造民族活動陣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文化建設、活動開展中,通過搭建民族文化交流平臺,打造“紅石榴課堂”,開展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活動,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在潛移默化中增強了各族群眾的歸屬感、認同感。發揮“頭雁”示範帶動作用,少數民族代表人士通過微信群、壩壩會等方式閒聊家常、社會動員,少數民族同胞積極響應,既加深了日常聯繫,又共商共議了糾紛矛盾、社區事務,提升了他們參與小區建設的信心和能力。

抓好精準式服務,共建幸福和諧家園。摸清轄區內少數民族人口基本情況和思想動態,積極做好各族群眾在就業創業、子女就學、物業管理、環境治理、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服務管理工作。設立環境和物業管理委員會,改善人居環境;組建“四長四員”民族矛盾調解隊伍,吸納熟悉民族政策、小區人員情況、民族習俗的漢、彝人員加入,為居民提供糾紛調解、政策諮詢等服務,不斷譜寫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新篇章。

太平社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不斷創新工作思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鞏固和發展轄區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係,譜寫出“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的華美樂章。(文、圖/田金艷)


責任編輯:李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