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出發、著眼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順應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嚮往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
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將使我國廣大農村逐步邁進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時代。在農村變富變美的背後,是一群新時代鄉村振興先鋒默默奉獻的背影。他們紮根農村、情係農民、投身農業第一線,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不辭勞苦、頑強拼搏,真抓實幹、堅持不懈,始終把鄉村振興這面旗幟頂在頭上、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真正把讓人民群眾過上好日子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用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曲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動人讚歌。
讓我們一起跟隨中央重點新聞網站外宣頻道“中國網·記錄中國”特別節目“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鄉村振興先鋒頌”系列報道的腳步,一起去感受他們的家國情懷、聆聽來自第一線最動聽的聲音。進一步匯聚助力“鄉村振興”的磅薄力量,為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書寫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農”新篇章貢獻新的力量。
一個勤勞、肯幹、敢於拼搏的新時代沙棘人,一個在兵團生、在兵團長、在兵團紮根的第三代,將十餘年青春與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第九師170團沙棘緊緊連在了一起。他用自己的初心和勇氣書寫了一個有溫度的人生,以赤子之心在克孜爾山腳下開墾脫貧致富的源泉,以真誠之情在170團的土地上開拓奮鬥之路,這就是王軍揚。他以不畏艱難的精神,在鄉村振興這條路上,坎坷接連不斷、初心亦不能磨滅。他以鍥而不捨的堅守,贏得了職工群眾的信任和好評。
王軍揚(左)正在進行創業分享
結下一生沙棘緣
12年前,剛從大學畢業的王軍揚,毅然選擇了來到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第九師最艱苦、也是兵團三十二個少數民族聚集貧困邊境團場之一的170團。在這個坐落于山地丘陵、荒漠戈壁之上,地處風頭水尾,耕地稀缺,土壤貧瘠的團場,王軍揚埋頭苦幹,一幹便是十餘年。他與170團人一起見證著戈壁荒灘上的生命奇跡—沙棘,也與170團人一起追逐著沙棘夢。
這10年,是王軍揚撲下身子、堅守基層的十年。
2010年,王軍揚被任命為170團林業站副站長,主要工作是沙棘育苗、沙棘種植、沙棘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應用;兩年時間裏,他圓滿完成了團場黨委下達14000畝沙棘林的種植任務,成活率達90%以上;成功推廣了沙棘硬枝扦插技術,實現當年出圃60萬株沙棘苗。
王軍揚(左一)正在給沙棘種植戶講解沙棘種植技術
2012年,年僅25歲的王軍揚,走馬上任170團六連黨支部書記。不熟悉的環境,不熟悉的工作,意味著一切都要從頭做起,這段時間裏,他與一線職工進行了有效的溝通和交流,真實的感受到了他們的純樸、艱辛和願望。他們渴求脫貧致富的眼神,深深映在了他的腦海中,也觸動了他徘徊不定的心。他暗下決心,要不遺餘力的為發展團場,建設團場,為職工群眾致富不懈工作。他剛到任就發現職工種植的大棚,産量低、銷售難、效益低,大棚一年收入最好的只有五、六千元,少的只有一兩千元,職工的心思都放在外出打工。面對這種情況,他挨家挨戶走訪職工,給職工講黨的富民政策,分析設施農業的前景,帶領職工走出去看看先進地區的設施農業,開闊了職工的眼界,增加了職工種棚的信心。任六連書記的八年時間裏,在他的帶領下,六連溫棚從122座增加到298座,一線承包職工從56人增加到142人,承包大棚的職工佔全連的95%。平均收入從2012年的16000元增加到2017年的38000元。
2013年,連隊新職工姜華陷入困境,王軍揚了解情況後,決定幫助姜華爭取創業就業小額貸款,並且主動為他擔保。有了資金支援,姜華選好創業目標,不怕吃苦、不怕累,大力發展家豬育肥養殖。到2014年底,家豬存欄數就達到了400頭,年收入25萬元,不僅還了貸款,還掙了不少錢。至今姜華仍然充滿感激地説:“是王書記的幫助和鼓勵讓我看到了希望,如今我富裕了,會帶動身邊更多的人一起致富。”
王軍揚正在測量沙棘樹挂果枝的長度
櫛風沐雨沙棘情
經過十七載的不懈堅持,170團人在戈壁灘上種植了近52000畝地的人工沙棘林,將戈壁灘變成了“金山銀山”,人工種植沙棘林面積成為全國之首,沙棘果年産量也成為了全國最穩定的重要産區。
2018年,兵團黨委啟動團場綜合配套改革,在耕地資源嚴重匱乏的170團,團黨委面臨著改革的大考,170團的職工們也面臨著市場經濟衝擊的風險,團黨委當機立斷將20000余畝成活率高、品種優的沙棘林分給職工當做身份地。這時難題又擺在了王軍揚的面前,沙棘林前期由團場統一管理,這些年生態效益明顯,但是經濟效益基本沒有顯現,把沙棘林當身份地分給職工,職工的收入如何保障?職工采收的沙棘果又賣到哪?連隊剛剛走上脫貧致富的良性發展之路,下一步是要實現鄉村振興和全面小康,堅決不能出現返貧現象。王軍揚一面耐心做著職工的工作消除職工的擔憂,樹立職工種植沙棘的信心;一面又與疆內外沙棘原料需求企業積極對接形成訂單,親自帶頭和連隊有想法、有實力的職工成立合作社抱團取暖共同闖市場。
2018年,終於實現了846噸沙棘果540萬元的銷售額,全連職工的沙棘果全部銷售完。經過一年的努力,改革帶來的巨大變化在六連充分體現。職工的“錢袋子”越來越鼓;全面取消五統一後職工生産積極性越來越高;職工“抱團”闖市場的觀念越發強烈;最重要的變化是大家都實實在在的享受到了改革帶來的紅利,體驗到沙棘産業的巨大前景與未來。
王軍揚(左)正在幫助合作社社員交付沙棘果
借船出海揚風帆
回首往事,王軍揚人生最好的年華獻給了基層,獻給這片沙棘林。但是,他不後悔,十餘年的沉澱,十餘年的探索,讓他與沙棘已經結下了一生情緣,他堅信沙棘産業一定能夠成為當地實現鄉村振興與全面小康的重要産業。
“我可以安於平凡,但我不想甘於平庸。”王軍揚表示,作為兵團第三代,新時期的沙棘人,能夠做的事情還很多,他可以學習更多知識,可以實現更多的人生價值,可以為沙棘産業貢獻更多的力量,只要有夢,就能創造更加光明的未來。
2019年6月,他牽頭成立的新疆絲路沙棘種植專業合作社吸納社員140余名,服務沙棘種植戶佔全團總數的90%,幾年來銷售沙棘果10000余噸,社員每人平均收入突破70000元,成為全國沙棘原料最大的供應商。170團沙棘走向了全國,並實現出口零突破。
王軍揚深知要想保持沙棘産業的可持續性,讓沙棘種植戶能夠穩定的享受到産業的紅利,必須進行初加工,形成産業鏈,打造特色産品,樹立品牌,擴大市場。但王軍揚自身實力與能力有限,最好的方式就是優勢資源轉換,借船出海。
2019年8月,經過多種探索、實地考察,王軍揚與甘肅艾康沙棘共同成立了新疆一七零團絲路沙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資了沙棘原漿提取、沙棘果油離心分離、沙棘籽油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設備,依靠艾康沙棘26年的沙棘市場渠道,成功推出“第九都護”6大類,24款沙棘系列産品,並取得了良好市場反饋。
在王軍揚心裏,一直從未動搖的初心就是不遺餘力的紮根基層、奉獻基層,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保持著一名共産黨員的初心。就如沙棘一般已經成為一種精神的引領,一種力量的圖騰。沙棘能夠在殘酷的氣候環境中頑強的生存繁衍至今,這種神奇的力量,令人敬畏和仰望,值得每個人去學習。
王軍揚在沙棘林中眺望著美好的未來
在談及未來的規劃,王軍揚表示將帶領團隊全力打造有機綠色、純天然、無污染、高營養沙棘各類産品,力爭成為全球醫藥、保健食品、化粧品等多個行業沙棘領域的領軍者。在五年內使基地成為全國核心優良沙棘種苗供應基地;全國最核心沙棘原材料供應基地;全國最核心的沙棘深(初)加工産品供應基地。要將170團沙棘帶出新疆,走向全國,帶領著同樣懷揣沙棘夢的170團人走向幸福。
王軍揚望著被朝霞映照著無邊無際的那片沙棘林,動情地説,他已經走不出那片沙棘林,就如同走不出北疆邊陲那片熱土一樣,希望給這片熱土留下最深最深的戈壁記憶……
策劃:陳曦
作者:劉昊林(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第九師黨委宣傳部)
審發:龐波
欄目熱線:010-62807388 19358183678(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