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出發、著眼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順應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嚮往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
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將使我國廣大農村逐步邁進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時代。在農村變富變美的背後,是一群新時代鄉村振興先鋒默默奉獻的背影。他們紮根農村、情係農民、投身農業第一線,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不辭勞苦、頑強拼搏,真抓實幹、堅持不懈,始終把鄉村振興這面旗幟頂在頭上、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真正把讓人民群眾過上好日子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用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曲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動人讚歌。
讓我們一起跟隨中央重點新聞網站外宣頻道“中國網·記錄中國”特別節目“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鄉村振興先鋒頌”系列報道的腳步,一起去感受他們的家國情懷、聆聽來自第一線最動聽的聲音。進一步匯聚助力“鄉村振興”的磅薄力量,為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書寫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農”新篇章貢獻新的力量。
安徽省金寨縣斑竹園鎮漆店村是開國將軍戚先初的故鄉,遠近聞名的紅軍村。革命戰爭年代千余人參軍參戰,500多人為國捐軀壯烈犧牲。2020年6月,安徽省工商聯軍轉幹部衛愛壽(在部隊服役25年)肩負著為革命老區振興鄉村的歷史重任,隨第七批工作隊走進了這個面積約20平方公里、2500多人的行政村。兩年來,他以一心為民、無私奉獻的精神,腳踏實地忘我工作,將滿腔熱血浸潤著這塊紅色土地,詮釋了一個共産黨人的高尚情懷。
衛愛壽(左)叮囑養豬大戶做好防雪防寒工作
黨建工作的領頭人
2020年底,隨著漆店村152戶507人全部脫貧,衛愛壽在支部黨員大會上諄諄告誡大家,我們的工作永無止境,鄉村振興任重道遠。為了克服懈怠、麻痹、自滿情緒,他帶領廣大黨員結合革命傳統教育,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黨的理論論述,重溫入黨誓詞,堅定理想信念,提升精氣神。
為了使黨組織保持健康而充滿活力,衛愛壽在地方黨組織領導下,認真抓好黨的建設工作,建立完整的黨員培育機制。關注進步青年的健康成長,切實把思想素質好、工作標準高、任務完成好的積極分子吸收到黨組織中來,建設一支相對穩定而素質優良的黨員隊伍。
為了加強村兩委班子建設,築牢戰鬥堡壘,衛愛壽以村兩委換屆為契機,果斷提出拓寬候選人視野,不局限于本村人員的建議,得到大家一致贊同。大家紛紛通過電話、微信、到府走訪等形式,宣傳動員外出創業有成人員、退役軍人、大學生等群體積極參加村兩委競選。2022年該村兩委班子成員平均年齡36歲,比上屆年輕15歲;5人中3人為大專學歷,1人為本科大學生特派村官。培養了一支年輕化、文化水準高、工作能力強,具有敢打“硬仗”、善啃“硬骨頭”本領的基層領導班子。
衛愛壽在種植基地
産業發展的引領人
走進漆店村,道路兩側綠樹成蔭,村莊美麗;山坡上茶葉基地、農田裏中藥材基地、一家又一家養殖場和加工製造廠煥發生機。功夫不負有心人,衛愛壽帶領村兩委一班人用汗水換來了收穫。
衛愛壽依靠省工商聯力量充分發揮商會會員單位優勢,四方聯絡,八方協調,引進資金、技術、科技人員,助力産業發展。在他的工作臺賬上,寫下了密密麻麻的故事:
爭取國家人社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幫助,協調貴州大學捐贈20萬株中藥材石斛種苗,組織人員到本縣小南京、霍山縣石斛種植廠參觀學習。陪同專家教授到田間開展種植技術輔導。
爭取鄉村振興專項經費10萬元,購買制茶設備,協調供電單位完成電力擴容,開辦村茶葉加工廠。
與金寨縣農商行、農業銀行聯繫,為14戶脫貧戶發放小額貸款共計64萬元;配合鎮政府落實幫扶政策,為符合條件的50戶脫貧戶申報産業獎補共計15萬元。
在鎮政府支援下,建設天麻産業基地,發展從菌種培育到烘乾切片“一條龍”天麻産業鏈。
開通農産品銷售渠道,動員省工商聯直屬商會來村消費助農,實現收入25萬元。
與鎮人社中心組織開展技能培訓,向企業輸送專業人才380人,幫助群眾儘快就業、適崗就業,提升企業後勁。
……
目前,全村共有種植、養殖、加工三大類,12種産業的經濟實體。農民富裕了喜笑顏開,村集體經濟收入由去年的56.9萬元增至62.2萬元,連續兩年位居鎮域前茅。
衛愛壽(前左三)與愛心人士赴學校慰問困難學生
傳遞溫暖的愛心人
衛愛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固樹立宗旨意識,不忘為民初心,用心用情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把黨和政府的溫暖傳遞到群眾身上。
蠟燭山山高氣寒。2021年冬,64歲的羅資東離家整整七年回到了村莊,他站在呼嘯的北風中發愣。2014年,羅資東為身患癌症的妻子治病,結果人去財空。背上20余萬元債務的羅資東隻身一人去廣州打工。如今,誠信本分的羅資東終於回來還清了鄉鄰的舊賬,可是面前這座墻歪瓦塌、多年失修的三間土坯房怎麼住啊!
衛愛壽主動提出:“這事交給我吧!”他立馬聯繫愛心企業籌資5萬元,組織群眾投工獻料進行修建。不到一個月,一座青磚墻、琉璃瓦頂、內外裝飾整潔的房屋連接著一條新辟的道路,使村莊煥然一新。羅資東緊緊握著衛書記的手,感激的淚水簌簌而下。他逢人就説:“沒有衛書記幫助,想住新房那是做夢。共産黨真的好哇!”
從環境衛生治理到疫情防控保障人民健康,從捐資助學到發展教育事業的百年大計,衛愛壽無不彰顯共産黨人一心為民的責任擔當。在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道路上,他忠誠奉獻,任勞任怨,灑下了心血和汗水。
“脫貧成果來之不易,我們一定要把隨時出現的個別返貧現象消滅在萌芽之中!”他經常這樣提醒大家。
他網遊于各愛心之士微信群裏,或奔波在商會會員企業之間,把涓涓愛心匯成暖流,澆灌紅土地上的希望之花。在他奔走呼號下,洪家寨組小學一年級學生李瑤瑤、大竹園組小學四年級學生漆玥瞳、蠟山組幼兒園學生羅圓麗等7名相對困難的兒童得到企業家一對一資助,每生每年助學金3千元,直至完成大學學業。2021年協調愛心企業為村小學捐助資金5萬元改善教學條件,2022年又爭取企業家捐贈資金6萬元充實村教育基金。
衛愛壽(左)深入村民的大棚中商討産業發展
老區換新貌,紅土變綠鄉。老區人民的生活多姿多彩,充滿趣味,幸福指數一路飆升。面對媒體採訪,衛愛壽總是謙遜地説:“我沒有做什麼,是鎮村幹部和群眾共同努力的結果。是黨的政策、人民的力量放射光芒,我只不過是一名陽光溫暖的傳遞者。”
策劃:陳曦
作者:吳繼利 李浩東
審發:龐波
欄目熱線:010-62807388 19358183678(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