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黃河“地上懸河”歷史正在被改寫

發佈時間:2023-01-03 10:13:59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李培剛

開欄的話

這片厚積五千年文明的豐饒大地,在新時代春風勁拂下,在14億人勤勉孜矻耕耘下,會生長出怎樣的風景?

你瞧,一幀幀綺麗的畫卷正在作答:那是“大國重器”、世紀工程的驚天突破;那是荒漠披綠、珍禽重生的生態華章;那是尖端科技、自主創新的民生福祉……每一項,都堪稱踵事增華的“中國奇跡”;每一樁,都見證著這個時代的磅薄偉力!

根之茂者其實遂,膏之沃者其光曄。從這些蔚為大觀的奇跡之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百年大黨的宏圖大志,是全體華夏兒女的蹈厲奮發。為傳遞這腔震天撼地的力量,本報從即日起開設專欄《這些年,我們創造的奇跡》。

讓我們記載奇跡、頌揚奇跡、同心協力創造更多新奇跡!

記者從水利部獲悉,最新數據表明:調水調沙實施21年來,黃河下游主河槽平均下切已達3.1米。也就是説,隨著調水調沙持續實施,黃河“地上懸河”的歷史正在被改寫!

在河南省鄭州市惠濟區花園口旅遊區附近拍攝的黃河景色(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郝源攝

黃河流經黃土高原。黃土高原土層深厚,土質疏鬆,地形破碎,夏秋暴雨集中,因而,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黃河鬥水,泥居其七”,泥沙淤積使下游河床不斷抬升。為了束縛河道,人們只好不斷加高堤防,黃河成為“地上懸河”,兩岸人民頭頂猶如放置了一個碩大的水盆。

解決黃河淤積,是中華民族千年夙願,也是世界級難題。新中國成立後,水利專家們殫精竭慮孜矻探索,終於在20世紀80年代找到了妙方——修建系列大型水庫進行調水調沙。“調水調沙,就是通過‘人造洪水’,形成連續的泄流衝力,把淤積在河道及水庫中的泥沙盡可能多地送入大海。”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水旱災害防禦局方案技術處處長任偉説,“科學家經過大量分析研究和300多場實體模型實驗,證實了這項技術的可行性。而成功的關鍵,是2001年年底小浪底水庫建成運作。”

小浪底水庫位於黃河干流最後一個峽谷的出口處,控制著黃河流域91%的徑流和幾乎全部泥沙。2002年,小浪底水庫啟動首次調水調沙試驗,其後,逐漸形成多水庫聯合調度模式——先是小浪底水庫泄放蓄水,沖刷下游河道、騰出庫容;然後,萬家寨、三門峽等水庫依次泄水,接力沖刷小浪底庫區泥沙……

小浪底水庫正在泄洪(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尚崑崙攝

“當河道中的挾沙水流與庫區清水相遇,由於前者的密度更大,挾沙水流會潛入清水底部繼續向前流動,形成‘異重流’,最後從壩底排沙出庫。”黃河水利委員會河南水文水資源局研究室主任李聖山解釋。僅2022年,採用多水庫聯合調度模式,黃河在汛前和汛期就實現了兩次調水調沙,小浪底水庫共排沙1.566億噸,輸沙入海0.714億噸。目前,黃河上中游正在加快古賢、黑山峽等水利樞紐工程建設前期工作,以持續提升水沙調控整體合力。

小浪底水庫正在泄洪。新華社記者李鵬攝

21年來,調水調沙使黃河下游河道主槽不斷刷深,河道主槽最小過流能力由2002年每秒1800立方米提高到目前每秒5000立方米左右。“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水暢其流、排沙入海,徹底讓‘河淤堤高,人沙賽跑’的千年險局成為過去!”李聖山的話裏透著自豪。

據悉:因為解決了曠世難題,“黃河調水調沙理論與實踐”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黃河水利委員會也因此獲國際水利行業最具影響力的“李光耀水源榮譽大獎”。

來源:《光明日報》(2022年12月29日 01版)

圖片:新華社

山西省紮實推進黃河沿岸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紀實
黃河,由偏關縣老牛灣入境,至垣曲縣馬蹄窩出境,流經我省4市19縣(市)、過境總長965公里,流域面積9.7萬平方公里,是黃河生態保護治理中的關鍵一環,也是全國“兩屏三帶”生態安全格局中黃土高原——川滇生態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
黃河“地上懸河”歷史正在被改寫
這片厚積五千年文明的豐饒大地,在新時代春風勁拂下,在14億人勤勉孜矻耕耘下,會生長出怎樣的風景?
全線封河 黃河內蒙古段進入穩定封凍期
記者2日從內蒙古自治區水利廳獲悉,1月2日黃河內蒙古段720公里全線封河,進入穩定封凍期,封河水位基本平穩。
相關部委
水利部 黃委會 文化和旅遊部 自然資源部 生態環境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發改委 國家林草局 國家文物局
流域省區
山東 河南 陜西 山西 內蒙古 寧夏 甘肅 四川 青海
研究機構
中國科學院 中國工程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地質科學院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中華文化遺産研究院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