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為了黃河安瀾,他和同事們倔強地守在懸崖上

發佈時間:2022-11-17 09:31:08 | 來源:瞭望 | 作者: | 責任編輯:李培剛

為黃河守龍門,為百姓護平安

➤黃河線上140多個水文站裏,龍門水文站地勢最險。站點背靠山崖,離崖壁僅有十幾米,曾有巨石滾下,砸爛後窗玻璃

➤一年365天,水文觀測一天也不能間斷。最忙時,王偉一天二十四個小時,要在纜道上來回穿梭幾十趟,採樣100多次

➤“我們提供的數據越快越準確,其他部門就越能及時預判災害。”王偉説。作為黃河“診脈”人,水文勘測員們必須隨時待命,與母親河牢牢係在一起,經常幾個月都回不了一次家

文 |《瞭望》新聞週刊記者 常清潭 實習生 張學峰 曾令令

波瀾起伏,卷出一個個漩渦;河水浩蕩,綿延在無垠的黃土高原上。

這是黃河,蒼茫空曠的天地間,她的每一次漲落都傳遞著重要的生態訊號。

地處晉陜交界處的龍門水文站,立於懸崖之上,是黃河上最險峻的水文站,也是唯一一個靠吊箱出入的測站。

背後是陡峻的懸崖,腳下是湍急的黃河,水文勘測員王偉和他的同事們,日復一日洞察水情,為黃河守龍門,為百姓護平安。

王偉在操控室內指揮作業受訪者供圖

懸崖邊的水文站

從空中看,黃河在700多公里晉陜大峽谷中蜿蜒穿行,經過壺口咆哮而下,衝向峽谷最南端的險關隘口——龍門。此處兩岸陡壁夾峙,河水破“門”而出,一瀉千里,奔向中原。

作為黃河干流控制站和黃河中游洪水編號站,龍門水文站每天都要向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和二十多家地方防汛部門提供水文資訊。汛期,黃河來水在中游是否形成洪水、是否採取洪水編號,都要以龍門水文站的勘測數據為重要依據。龍門水文站,因此被稱為偵察黃河水情的前沿哨所。

黃河線上140多個水文站裏,龍門水文站地勢最險。站點背靠山崖,離崖壁僅有十幾米,曾有巨石滾下,砸爛後窗玻璃。

“出門就跨省,手機信號來回飄”的龍門水文站,地處陜西省韓城市,王偉就工作於此。進入水文站,必須在河對岸的山西省河津市乘坐纜道吊箱。這是唯一的交通工具,也是龍門水文人的生命線。不僅人員、物資要靠吊箱擺渡,很多測量工作也要在吊箱上完成。

吊箱穿行于黃河上方。測流時,一般會懸停在距離水面大概20米的地方。沒風或者水不漲的時候,運作還算平穩。一旦風力達到六七級,或者趕上暴雨天氣,吊箱就會來回搖晃,人在箱裏站不穩。

極端惡劣天氣下,吊箱停運,龍門水文站就會像一個孤島。“老水文人説,耐得住寂寞,守得住一方水。”在王偉看來,他的工作地點偏僻,條件艱苦,但是責任重大,事關黃河兩岸老百姓生命財産安全。

守護黃河安瀾的尖兵

“黃河寧,天下平。”為了黃河安瀾,一代又一代龍門水文人在這裡守護著黃河,為黃河“把脈”。

作為重要水文站,龍門水文站承擔著黃河水位、流量、含沙量、泥沙顆粒分析、冰情、水質等測報任務,以便為防禦水旱災害、水庫調度運用、水資源配置等提供基礎數據支撐。

風雨就是命令。雨勢較大時,黃河極易發生洪澇災害,甚至有決堤危險。一旦險情發生,不僅整個黃河生態會遭到破壞,下游的百姓也會遭殃。

“黃河不決堤。”這是龍門水文站水文人死守的口號。王偉説,即便暴雨傾盆,他和同事們也堅持水位每漲30至50釐米就測一次流。

行走在黃河上空採樣作業,既是力氣活,也是技術活。峽谷中山風呼嘯,腳底下水流湍急,加上麻繩自重較大,採樣器的閉合極難控制,即使經驗豐富的勘測員也不能保證次次成功。

一個雨夜,纜車滑輪突然失靈,一名水文勘測員在測流結束返程途中被困在吊箱上。王偉和同事冒雨搶換滑輪,歷時2小時,終於將同伴解救出來。

獲救後被困人員被問及感受,他笑稱既心慌又好笑,“順便也欣賞了一下雨夜黃河的美景”。

在龍門水文站,王偉和同事們有一個共識,那就是“置身風雨中,守護風雨外的安瀾”。

水文人使命必達

在黃河流域,桃、伏、秋、淩四個汛期相連。一年365天,水文觀測一天也不能間斷。最忙時,王偉一天二十四個小時,要在纜道上來回穿梭幾十趟,採樣100多次。

遇到嚴寒冰凍,設置在水面上的雷達自記水位儀不能正常工作。水文勘測員們不得不採取最原始的辦法,係著保護繩下到冰面上去鑿冰測水位和流速。

他們需要一點一點地把冰面鑿開,放入測量用具。“因為無法感知冰層的厚薄,所以隨時都有踩空的風險。”王偉説,儘管腰裏係著安全繩,心裏依然發慌。

冬天的黃河,萬籟俱寂。“災害的發生也是無聲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在無聲中尋找蛛絲馬跡。”他説。

“我們提供的數據越快越準確,其他部門就越能及時預判災害。”王偉説。作為黃河“診脈”人,水文勘測員們必須隨時待命,與母親河牢牢係在一起,經常幾個月都回不了一次家。

以前,王偉曾聽老人講“一碗黃河水,半碗都是沙”。但現在,周邊的百姓都説,“黃河水好像不怎麼黃了。”他意識到,自己監測到的每一份數據,都是沉甸甸的。

在王偉看來,堅守是習慣,更是職責所在。“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是黃河水文人不變的使命。□

德州:十年蝶變 築夢黃河新圖景
然而,就是這短短百里,卻有著10余處彎曲,尤其是南坦險工,河道寬度為黃河下游最窄,號稱黃河入海的“咽喉”。
為了黃河安瀾,他和同事們倔強地守在懸崖上
從空中看,黃河在700多公里晉陜大峽谷中蜿蜒穿行,經過壺口咆哮而下,衝向峽谷最南端的險關隘口——龍門。此處兩岸陡壁夾峙,河水破“門”而出,一瀉千里,奔向中原。
山東:以網為媒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
“今天,我們組織開展‘黃河安瀾’暨‘綠色發展看山東’網路主題活動就是要以實際行動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網為媒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山東篇,以水清、岸綠、風景美、人民安康的新圖景描繪新時代黃河流域高品質發展的壯闊畫卷。”山東省委網信辦副主任李宗國在11月7日舉行的“黃河安瀾”暨“綠色發展看山東”網路主題活動啟動儀式上表示。
相關部委
水利部 黃委會 文化和旅遊部 自然資源部 生態環境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發改委 國家林草局 國家文物局
流域省區
山東 河南 陜西 山西 內蒙古 寧夏 甘肅 四川 青海
研究機構
中國科學院 中國工程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地質科學院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中華文化遺産研究院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