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科技賦能 黃河山東段護河開啟“智慧”模式

發佈時間:2022-11-09 09:59:04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李培剛

11月7日,由山東省委網信辦、山東黃河河務局主辦的“黃河安瀾”暨“綠色發展看山東”網路主題活動正式啟動。採訪首站聚焦黃河濟南段,實地了解黃河保護治理的新成效。

秋日的暖陽下,濟南黃河標準化堤防工程紀念碑格外引人注目。濟南黃河河務局工管處處長許洪印介紹,為實現黃河長治久安,2001年,國家決定加大黃河下游防洪工程建設力度,開展標準化堤防建設。濟南黃河第一期標準化堤防工程作為首期試點工程,自2002年破土動工,歷經加高幫寬、放淤固堤、險工改建、修築堤頂道路、建設防浪林和生態防護林等治理建設,于2005年全面竣工。標準化堤防集防洪保障線、搶險交通線和生態景觀線于一體,有效增強了抗洪能力,緩解了“地上懸河”對黃河兩岸安全的威脅,顯著改觀了工程面貌,改善了生態環境。2005年,濟南黃河第一期標準化堤防更是捧回了中國建設工程品質最高榮譽——魯班獎。

如今,山東黃河628公里堤防已實現全線標準化,以大堤為主幹,串聯起144處控導、126處險工,形成較為完備的防洪工程體系,一道堅固的“水上長城”拔地而起,成為保衛黃河安瀾的重要防線。

沿著濟南黃河大堤前行,千畝銀杏林層林盡染、疊翠流金,引來市民打卡留念;兩萬平“星空花海”競相綻放、如夢如幻,成為新晉網紅打卡地。隨著濟南黃河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的實施,百里黃河風景區中心景區改造升級、6處郊野公園建成落地,濟南黃河這條生態綠軸正不斷擦亮民生福祉的幸福底色。

黃河安瀾,不僅靠堤防,更靠人防和技防。

近年來,山東黃河河務局全力推進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聚焦打造“硬體全、管理嚴、標準高、業務強、精神足、面貌優”的治黃新一線,全面鋪開基層段所標準化建設和準軍事化管理,在重點工程安裝視頻監控點1851處,為各管理段(所)配備無人機149架、遠端視頻會商系統169台套,實現了視頻監控、無人機、視頻會商“三個全覆蓋”。

走進槐蔭黃河河務局北店子管理段防汛作戰室,段長李煜正通過視頻監控開展工程巡查,隨著滑鼠輕巧移動,鏡頭拉近,大到河勢全貌、小至水尺刻度都清楚地呈現在螢幕上。在曹家圈險工,職工馮天正操控無人機進行定點巡航,拍攝畫面同樣實時傳輸到作戰室大螢幕上。

今年,工程重點區域實施了亮化工程,實現了夜間照明全覆蓋,有效解決了視頻監控夜間巡查光線不足的難題。“進行視頻監控巡查時,只需要在手機時控開關APP上輕輕一點,就能打開照明設備,非常方便。”通過同一位置照明設備打開和關閉時視頻監控畫面的截然不同,李煜向我們展示了工程亮化帶來的顯著變化。

同時,為應對極端天氣造成的通訊信號中斷、通訊設施故障等突發情況,河務局還建立了防汛應急通訊系統,信號覆蓋轄區內整個河段和險工壩頭,實現了工程巡查和防汛搶險的實時有效溝通。

“一邊是重點工程全天候、無死角監控全覆蓋視頻,一邊是無人機和人工巡查同步進行。通過‘三個全覆蓋’,我們已經逐步形成了空地結合、人機結合、立體交叉的巡河模式。工作模式更新、業務流程再造換來的是工作更加精準高效、便捷安全,同時也減輕了職工勞動強度,真正實現了基層管理能力和基層職工幸福感的雙提升。”槐蔭黃河河務局局長張新如是説。(秦來玲)

山東:以網為媒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
“今天,我們組織開展‘黃河安瀾’暨‘綠色發展看山東’網路主題活動就是要以實際行動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網為媒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山東篇,以水清、岸綠、風景美、人民安康的新圖景描繪新時代黃河流域高品質發展的壯闊畫卷。”山東省委網信辦副主任李宗國在11月7日舉行的“黃河安瀾”暨“綠色發展看山東”網路主題活動啟動儀式上表示。
科技賦能 黃河山東段護河開啟“智慧”模式
11月7日,由山東省委網信辦、山東黃河河務局主辦的“黃河安瀾”暨“綠色發展看山東”網路主題活動正式啟動。採訪首站聚焦黃河濟南段,實地了解黃河保護治理的新成效。
山東聯通數字賦能智慧生態 護航黃河流域“綠色”發展
“有了大數據平臺,大氣環境、水環境、企業排污等各種數據都可以隨時查到,工作起來方便多了。”近日,在審核一家企業報送的建設項目環評報告時,山東省生態環境廳一位工作人員打開生態環境監測綜合管理系統,很方便地就查閱了該企業排污情況。
相關部委
水利部 黃委會 文化和旅遊部 自然資源部 生態環境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發改委 國家林草局 國家文物局
流域省區
山東 河南 陜西 山西 內蒙古 寧夏 甘肅 四川 青海
研究機構
中國科學院 中國工程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地質科學院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中華文化遺産研究院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