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內蒙古將重點保護黃河流域、長城沿線非物質文化遺産

發佈時間:2022-05-12 11:08:16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李培剛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將一批黃河流域、長城沿線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列入第七批內蒙古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重點保護這些反映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歷史的傳統文化。

據了解,第七批內蒙古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的推選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旨在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反映交往交流交融,體現黃河、長城等中華文化基因,努力打造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

自古以來,內蒙古是多民族聚集的地方,黃河流域、長城沿線出現了豐富的多民族藝術融合的藝術形式。比如,被第七批內蒙古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命名的呱嘴藝術,是晉陜“走西口”漢文化與當地的蒙古族説唱藝術融合之後,形成的一種曲藝表演;內蒙古晉劇則是山西晉劇融合蒙古族藝術元素後形成的晉劇藝術;卓資縣燈遊會(九曲黃河燈遊會)是從中原地區流傳到內蒙古西部地區的民俗文化,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從形式和內容上都吸納了大量當地民俗風情,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燈遊會。

此外,第七批內蒙古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命名還注重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推進,通遼市開魯老白幹酒釀造技藝、赤峰市寧城地毯織造技藝、錫林郭勒盟鑲黃旗察幹伊德製作工藝等傳統工藝、表演藝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也被納入。(記者:于嘉、哈麗娜)

黃河戰略的山東擔當 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一批創新性政策措施緊密出臺,一批重大工程項目加速推進,黃河灘區脫貧遷建工程全面完成,60多萬灘區居民實現幾輩人追尋的安居夢,黃河國家戰略在山東加速落實落地、取得明顯成效……山東聚焦聚力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加快打造生態保護樣板區、長久安瀾示範帶、綠色低碳發展先行區、對外開放新高地、文化“兩創”新標桿,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品質持續改善,經濟高品質發展邁出更大步伐。
內蒙古將重點保護黃河流域、長城沿線非物質文化遺産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將一批黃河流域、長城沿線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列入第七批內蒙古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重點保護這些反映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歷史的傳統文化。
從泉水叮咚到雲奔潮涌,濟南如何寫好黃河文章?
黃河萬古流!濟南市是黃河流經的最後一個省會城市。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密集建成通車,尤其是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的獲批設立,産業和人才打破“不過黃河北”的魔咒,歷經170餘年,黃河由“城邊河”變為“城中河”,濟南由“大明湖時代”朝“黃河時代”加速邁進。
相關部委
水利部 黃委會 文化和旅遊部 自然資源部 生態環境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發改委 國家林草局 國家文物局
流域省區
山東 河南 陜西 山西 內蒙古 寧夏 甘肅 四川 青海
研究機構
中國科學院 中國工程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地質科學院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中華文化遺産研究院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