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山西稅務為黃河流域綠色發展注入“稅動力”

發佈時間:2022-03-22 10:02:03 | 來源:瞭望 | 作者: | 責任編輯:李培剛

2021年 5月,國家稅務總局陽泉市郊區稅務局“項目管家團隊”來到陽泉市河坡電廠開展政策宣傳輔導牛麗川攝

➤自2018年1月1日環境保護稅法正式施行,截至2022年1月,山西累計徵收環境保護稅52.65億元,“多排多繳,少排少繳,不排不繳”的稅制設計,推動了企業向綠色、生態、迴圈轉型

➤2016年至2022年1月,山西累計徵收資源稅2055.71億元,同時,對充填開採置換出來的煤炭,企業享受資源稅減徵50%的優惠,約束與鼓勵“雙向驅動”

文 | 國家稅務總局山西省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 齊志宏

黃河流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也是人口活動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區域。因此,要提高戰略思維能力,把系統思維貫穿到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全過程,切實做好新時代黃河流域保護治理。

堅持系統思維,就是要增強一盤棋意識,堅持黃河流域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堅持本地治理與區域協同的統一,堅持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統一,全方位推進山西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

同向發力展現稅務力量

堅持系統思維,全方位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就是要把握好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關係。近年來,山西推動綠色稅制落地生根,有效推動了資源節約利用和生態環境改善,助力山西綠色轉型。

一是正向引導水資源節約利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用好財稅杠桿,倒逼提升節水效果。自2017年12月起,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山西開展了水資源稅改革試點,截至2022年1月,山西累計徵收水資源稅162.21億元,有效激發了企業加強用水管理、調整用水結構的內生動力,推進了水資源節約利用,保障了水生態安全。

二是有效牽引生態環境改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的關鍵,在於生態環境的高效保護有效治理。環境保護稅法作為我國實施的第一部專門體現“綠色稅制”的單行稅法,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落地。截至2022年1月,山西累計徵收環境保護稅52.65億元,“多排多繳,少排少繳,不排不繳”的稅制設計,推動了企業向綠色、生態、迴圈轉型。

三是有力推動能源産業革命。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要優化能源開發佈局。2016年至2022年1月,山西累計徵收資源稅2055.71億元,同時,對充填開採置換出來的煤炭,企業享受資源稅減徵50%的優惠,約束與鼓勵“雙向驅動”,促進了資源的集約利用,保護了沿黃流域生態環境,同時也引導企業不斷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推動産業轉型升級。

四是加力賦能綠色轉型發展。科技在生態保護治理中具有支撐作用。2016年至2021年,山西鼓勵高新技術減免稅額共計275.04億元,有力促進了企業加大生態保護研發投入。同時,山西高效落實支援節能環保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2016年至2021年,山西支援節能環保減免稅額共計201.06億元,有力助推了企業的升級改造。

精誠共治貢獻稅務智慧

堅持系統思維,全方位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就是要把握好局部和全局的關係。山西地處黃河中游區域,與同屬黃河流域中游區域的陜蒙地緣關係密切,資源稟賦相似,産業結構相近。

基於此,山西精誠共治,加強與陜蒙聯動,推動實現稅收數據資源共用,科學比較分析山西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不足,為全方位推動山西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貢獻稅務智慧。

首先,生態保護形勢尚存壓力。山西地處黃土高原生態環境脆弱帶。2021年,山西煤焦冶電四大行業稅收佔全部稅收收入的比重超過50%,佔比皆高於陜西和內蒙古。2021年全國168個重點城市環境空氣品質排名後二十席中,山西佔到四席,山西在産業結構調整、生態環境保護上仍需持續加力。

其次,黃河文化內涵挖掘不足。文旅産業是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的主要載體。受疫情影響,2020年山西接待國內遊客人數和旅遊收入分別較2019年下降60.43%和63.62%。2021年,山西公路旅客運輸、旅遊飯店、旅行社及相關服務業合計稅收分別為陜西和內蒙古的24.00%和59.39%。山西旅遊資源豐富,但從陜晉蒙三地交界區域來看,內蒙古鄂爾多斯的旅遊資源開發、發展明顯快於陜西榆林和山西忻州,山西在黃河文化旅遊帶重點項目建設、黃河文旅産業內涵挖掘方面仍顯不足。

第三,高品質對外開放水準不夠。推動黃河流域高品質發展,要提高對外開放水準,但橫向比較,山西進出口貿易總額仍較小。2021年山西省貨物貿易進出口2230.3億元,為陜西的46.88%。山西外商投資企業2021年度實現稅收較上年同期增長1.30%,陜西和內蒙古同期增速皆超過10%,表明山西外向型經濟發展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久久為功體現山西擔當

堅持系統思維,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就是要把握好當前和長遠的關係。于山西而言,就是要統籌好生態保護和産業發展的關係,繼續健全完善財政等政策支援,深化與沿黃省份協作交流,切實做好黃河流域大保護,推動山西黃河流域全方位及可持續發展。

一是以政策牽引支援構建黃河流域多元共治新格局。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優化財政轉移支付資金投入,完善財政政策調控手段,設立山西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投資專項資金及專項獎補資金,建立以重大工程為重點的項目投入機制,優化省級水利專項資金分配,支援水土保護重點工程。積極引導社會各方參與,逐步建立多元化的籌資渠道和市場化的運作方式,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生態大治理格局。

二是以橫向協作聯動統籌推進黃河全流域生態保護。黃河流域生態治理存在明顯的上下游依存性,即“上游保護、下游受益”“上游污染、下游受害”,建議推動開展流域跨省橫向生態補償,根據《支援引導黃河全流域建立橫向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實施方案》,探索與鄰近上下游省份的綜合生態價值核算計量等多元化的橫向生態補償機制;對於省內流域,建議開展上下游橫向生態保護補償試點,鼓勵自主協商簽訂補償協議,探索對口協作、産業轉移等多種補償方式,實現區域聯動和深化合作,形成生態保護修復治理齊抓共管的格局。

三是以傳承黃河文化傾力打造黃河文旅經濟新增長極。以山西黃河一號國家旅遊專用公路及相關道路為骨架,構建黃河流域高品質文化旅遊帶。深入推進運城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示範區,打造獨具晉南特色的黃河文化風情體驗帶。堅持生態優先,抓好黃河流域污染治理和景觀建設,高標準配套完善遊客中心等基礎服務設施。深化晉陜蒙(忻榆鄂)黃河金三角合作,加快整合三地旅遊資源,打造黃河中游沿線區域特色旅遊項目,形成多元互補的生態旅遊文化圈。

四是以深入推進能源革命推動黃河流域可持續發展。聚焦“雙碳”引領,加強沿黃區域管控,嚴格控制黃河流域城市建成區的工業園區新建高耗能、高污染和産能過剩項目。對環境空氣品質和水環境品質持續惡化的區域實行區域限批舉措,對“散亂污”能源企業項目加大治理與懲戒力度,倒逼企業加速提檔升級,精準促進黃河流域産業轉型升級,以生態産業化促進流域生態經濟良性迴圈發展。加快推進重點地區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工作,狠抓汾河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項目建設,通過探索生態保護修復多元化投入機制,建立市場化運作、科學化治理的生態修復模式。

黃河源頭瑪多完成黑土灘(坡)治理23萬畝
果洛州瑪多縣地處黃河源頭,素有“千湖之縣”美譽,平均海拔4200米,是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的核心保育區之一。
山西稅務為黃河流域綠色發展注入“稅動力”
黃河流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也是人口活動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區域。因此,要提高戰略思維能力,把系統思維貫穿到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全過程,切實做好新時代黃河流域保護治理。
水利部:黃河淩汛平穩結束 未發生險情災情
記者21日從水利部獲悉,2021-2022年度黃河淩汛期已經結束,在有關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本年度黃河淩情總體平穩,未發生人員傷亡事件和險情災情,實現了“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確保黃河堤防不決口”的防禦目標。水利部當日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了黃河防淩有關情況。
相關部委
水利部 黃委會 文化和旅遊部 自然資源部 生態環境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發改委 國家林草局 國家文物局
流域省區
山東 河南 陜西 山西 內蒙古 寧夏 甘肅 四川 青海
研究機構
中國科學院 中國工程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地質科學院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中華文化遺産研究院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