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從“春都火腿”到“黃河環境”:城發環境的破局之路

發佈時間:2021-03-01 11:43:43 | 來源:中國水網 | 作者:谷林 | 責任編輯:宋柏霖

今年初,城發環境擬吸收合併啟迪環境並更名為“黃河環境”的新聞刷爆環境産業圈。前幾年才開始在行業嶄露頭角的城發環境,眼看著就“火”了!

城發環境到底是一家什麼樣的企業?有什麼樣的背景?經歷了什麼樣的歷程,發展如此迅猛?

借殼上市從ST春都到同力水泥

從中國固廢網的過往資訊查詢可知,城發環境起始於河南上市公司“同力水泥”2018年的一次改名。而更多的行業資訊,也幾乎是從那個時候開始。

由資料可知,城發環境的控股股東為河南投資集團,持股比例為56.47%。河南投資集團是2007年,按河南省委、省政府部署,以原河南省建設投資總公司為基礎,合併河南省經濟開發總公司和河南省科技投資總公司成立國有獨資公司,是河南省政府的投融資主體。由河南省財政廳全資控股,因此,城發環境的際控制人為河南省財政廳,可謂根基深厚。

細論起城發環境的歷史,則需要上溯到2006年,甚至更遠的1987年。

1987年,從日本引進火腿腸灌裝機的河南省洛陽肉聯廠,生産出了自己的火腿腸,取名叫“春都”(為方便敘述,洛陽肉聯廠及後續公司統稱為“春都”)。隨後春都火腿腸迅速紅遍大江南北,幾乎成為當時火腿腸的代名詞。最高時,其市場佔有率超過70%以上,資産將近30億元。

在春都快速發展的同時,它進行了幾次重組和改制,最終在1999年成功上市。但因盲目的多元化以及管理等問題,2001年,春都全面停産,巨虧達2.7億元。2002年,春都被“ST”特別處理。2003年,河南省建設投資總公司(下文簡稱“河南建投”)成為春都的第二大股東。2005年,河南建投成為春都第一大股東,持有其29.625%的股份。據報道,早在2002年河南建投參與ST春都的重組時,就想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幾經股權變更終於夢想成真。

之後,河南建投用保殼、摘帽、更名三個步驟來挽救春都。

2007年,河南建投以其旗下的駐馬店豫龍同力水泥公司,置換出春都的全部資産和全部負債。置換完成後,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由食品加工、銷售轉變為水泥産品的生産和銷售,中文名稱相應變更為:河南同力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力水泥”),隨後公司註冊地址也由洛陽搬至鄭州。那時候,我國的水泥行業還處在發展上升期,放進ST春都的同力水泥是駐馬店地區最大的水泥生産企業,在河南水泥行業處於領先者地位。

資産重組上市公司置入許平南高速

經過10多年的發展,水泥行業已經成為國家去産能的主要行業之一,未來不會有太多的發展空間。2015年開始尋求多元化發展的同力水泥,經營已明顯下滑:當年凈利潤為3600多萬元,同比下滑79.9%。7家水泥子公司中僅3家盈利,其餘4家出現不同程度虧損。雖然水泥行業發展在2016年下半年有一些好轉,但行業全年的整體産能利用率依然處於較低水準。業內專家預計,未來隨著市場需求的下滑,將有大批水泥企業不得不選擇退出。

2017年8月,河南省國資委批復同力水泥進行重大資産重組:將同屬河南投資集團全資擁有的河南省許平南高速公路有限責任公司(下文簡稱“許平南高速”)資産置入,置出同力水泥持有的9家子公司股權,以及“同力”系列商標權。

許平南高速主要負責許昌至平頂山至南陽高速公路、安陽至林州高速公路、林州至長治(省界)高速公路的運營管理,運營里程255公里。許平南高速公路是中原地區通往大西南的一條重要通道。道路通行業務盈利能力非常強:2017年,同力水泥實現凈利潤達到6.03億元。

經過本次置換,上市公司退出水泥的生産與經營,主要業務從水泥行業轉變為高速公路投資、運營、管理,和城市公用事業項目建設、投資、運營和管理以及其他環境治理相關的領域。

改名城發環境正式進軍環境領域

2018年9月,上市公司“同力水泥”更名為城發環境,除高速公路與相關業務和市政供水基礎設施管理外,主營業務添加環境項目全産業鏈投資、運營、管理,經營範圍涵蓋城市給排水、污水綜合處理、熱力生産和供應、垃圾發電資源綜合利用、生態工程和生態修復等領域。上市公司的水泥印記退出舞臺,環境業務時代開始到來。

當年,河南投資集團在相關年報仲介紹:“以城發環境為核心,致力打造環保科技上市平臺。”而城發環境2018年年報則顯示,2019年其發展戰略將向城鄉環保産業轉變。

是時,資産重組也曾遭受到一些股民的質疑,但從競爭性産業和過剩産業走向國家戰略鼓勵的新興産業是一種發展趨勢。那些年,包括房地産、鋼鐵,甚至基建等行業企業轉型環保的不乏其例。

事實上,上市公司的這種戰略轉型,從2017年其資産置換後不久,河南投資集團即開始佈局。

2018年2月末,河南省發改委等多部門聯合發佈《河南省靜脈産業園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指出:鼓勵省內企業與國內行業龍頭企業以聯合體的形式建設靜脈産業園,支援生活垃圾收運處置一體化運營。據報道,文件所指的“省內企業”就是城發環境。

當時河南省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水準相對較低,餐廚垃圾、城市污泥尚未規模化利用,各類廢棄物無害化處置或資源化利用設施佈局不合理、工藝技術落後、環保排放標準低等問題十分突出,城鄉低值廢棄物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需求十分迫切。河南省希望通過自身的投融平臺大力發展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以解決“垃圾圍城”難題,河南投資集團也希望借此搭建自己的環保業務平臺。

2018年9月,河南省發改委印發了《2018年全省靜脈産業園建設工作要點》,通知明確指出,對戶籍人口超過100萬或生活垃圾日産生量大於600噸的縣(市)優先規劃佈局靜脈産業園。若日産生量低於600噸的縣(市),統籌與鄰近縣(市)共建共用靜脈産業園。

2018年11月,河南省發改委聯合四部門印發《河南省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中長期專項規劃(2018—2030年)》,目標為:2020年全省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達到3.2萬噸/日以上,總裝機規模約60萬千瓦,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佔無害化處理總能力的比例達到40%以上。到2030年,全省形成以焚燒發電為主的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體系,具備條件的省轄市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全省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達到8.4萬噸/日左右,總裝機規模約160萬千瓦,垃圾焚燒處理能力佔無害化處理能力比例達到70%左右。

而據安信證券研報顯示,截至2018年年底,河南省在運生活垃圾處理約為7850噸/日,總裝機規模約為12.9萬千瓦,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佔無害化處理總能力的比例不足30%,低於全國平均水準十多個百分點垃圾焚燒産業市場空間巨大。據河南大河網2018年11月報道,河南省2019年將計劃開工建設25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投産後累計處置能力達到5.4萬噸/日,比當時現有的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規模提升了9倍。

城發投資為河南投資集團基建板塊的管理公司代管基建板塊企業。自2017年許平南高速公路與同力水泥資産臵換後,河南投資集團旗下基建板塊運營主體變更為城發環境與河南城市發展投資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城發投資”),許平南高速成為城發環境全資子公司。城發投資承接了一系列PPP項目,涉及道路、基礎設施改造、河道治理、地下管網及自來水等多個領域。

2018年9月,城發投資下屬滑縣城市發展投資有限公司(下文簡稱“滑縣城發”)作為牽頭人,與三峰環境、洛陽城市建設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下文簡稱“洛陽城勘院”)、河南城發桑德環保發展有限公司聯合中標“滑縣農村生活垃圾清運與靜脈産業園垃圾焚燒發電一體化PPP項目”。項目工程估算總投資為4.5億元,採用BOT模式運作,合作期共計為30年。

為了儘快介入靜脈産業園項目建設和解決同業競爭,城發環境以人民幣837.30萬元收購城發投資持有的滑縣城發51%的股權,收購完成後,滑縣城發成為城發環境的控股子公司。

2019年1月,城發環保能源(滑縣)有限公司註冊成立,城發環境正式進軍垃圾焚燒發電領域。

強強聯合實現業務快速擴張

憑藉河南投資集團的背書和自身優勢,2019年,城發環境在河南快速發展,積極參與靜脈産業園、垃圾發電、污水處理等重大項目建設,不到一年間,相繼中標、預中標了河南鄧州市、西平縣、伊川縣、新安縣、輝縣、息縣、漯河市等多地的生活垃圾焚燒,以及污水處理項目。

媒體報道的2019城發環境參與項目情況(不完全統計)

1614564144909118.png

據公司2019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城發環境在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領域,靜脈産業園項目全面開花。年度營業收入22.63億元,同比增長11.58%。其中中標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11個,在手總規模達1.77萬噸/日,同時新簽3個污水項目,積極開拓水業市場。合計總投資約64億元,雄霸河南市場。

在部分項目為自己中標之外,不少項目均是與康恒環境、中持水務等知名企業聯合獲取得。如在上表顯示裏,與康恒環境聯合獲取項目就有3個。11月,城發環境又與中國天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約定雙方將建立合作機制,共同開拓國內及海外固體廢棄物綜合處理業務市場。12月,城發環境擬以現金1.41億收購城發投資控股的濟源霖林環保能源有限公司100%的股權,以減少與城發投資之間的同業競爭,擴大公司靜脈産業園項目規模。

再次改名從河南走向全國和世界

2019年,城發環境全面進軍環保産業,取得豐碩成果。2020年,城發環境再接再厲,步入新的階段。未來,在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領域,公司將積極實施“走出去”的發展戰略,以河南市場為根基,積極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市場,接洽開拓國外垃圾發電項目。

據其半年報,2020上半年,城發環境陸續中標了濮陽、內黃、週口市淮陽等地方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與內黃縣、鄭州市上街區污水處理廠項目。並以自有資金人民幣1億元設立全資子公司城發新環衛有限公司拓展城鄉新環衛市場。

8月 31日,城發環境擬將河南城發環境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城發環境股份有限公司”。11月,其工商登記名稱正式變更,去掉了河南二字,以期望加快走出河南、走向全國、走向海外,成為集投資建設、運營管理、裝備製造、設計諮詢、大數據開發于一體的環保科技産業上市航母。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雖然對城發環境的整體業績有所影響,但並不影響其積極推進的既定方略。

而在自行及聯合投標的基礎上,新的一年,城發環境運用了更多的資本手段促進發展:

1月7日發佈公告,與中國天楹深化合作,受讓天楹旗下民權天楹100%股權,將總投資3.7億元的垃圾焚燒項目收入囊中;3月份,擬以2833.27萬元收購城發投資城發環保能源(安陽)有限公司50%股權;12月,擬以現金人民幣3938萬元收購城發投資持有的城發水務(獲嘉)有限公司89.50%的股權。

為充實企業資金,8月份,城發環境向河南投資集團、中國聯合水泥集團有限公司等股東等配股募資近12億元。9月,成功發行6億元超短融債券。

11月,城發環境在北京成立全資子公司註冊資本2億元,進一步夯實其“立足河南,輻射全國,沿著一帶一路逐步走向海外”的發展戰略,加快市場拓展。並於12月,再度中標焦作靜脈産業園西部園區項目。

吸並啟迪環境將躋身為行業龍頭

時間進入2021年,城發環境前進的勁頭益盛。

2021年1月11日,“城發環境”、“啟迪環境”各發佈公告稱,雙方正在籌劃由“城發環境”通過向“啟迪環境”全體股東發行A股股票的方式,換股吸收合併啟迪環境併發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資金事宜。

消息一齣,隨即霸屏行業朋友圈。眾多人驚呼:股市又出“A吃A”,市場再現“蛇吞象”------啟迪環境,來自於桑德與清華的姻緣,在環保各細分領域以及業內具有較高的品牌知名度。據相關公告顯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啟迪環境總資産為448.44億元,約為城發環境的4倍。2019年,其營業收入101.76億元,為城發環境的4倍多。

這樣的企業被才嶄露頭角兩三年的城發環境“以小吃大”,實在太吸引行業的關注。

啟迪環境近年來的處境雖然緊張,但更多的疑問是:啟迪環境是否願意“下嫁”?城發環境是否有實力和資金完成此次並購?

啟迪環境此前由清華控股實際控制,目前變更為無實控人狀態。一些報道分析,因為業績不力,在此次並購中,啟迪環境並不具備太多的砝碼。據統計,2018年至2020年三季度,啟迪環境營收分別為109.94億元、101.76億元和64.5億元,同比增長率為17.48%、-7.43%和-12.36%。扣非凈利潤6.05億元、1.47億元和1.62億元,同比下滑48.96%、75.72%和39.78%。在壓力之下,啟迪環境也在積極對外尋求合作,比如引入三峽資本、長江環保集團,以及合肥建投等。

另一方面,隨著校企改革深入推進,清華控股也逐步從啟迪環境退出。

如果以此為因,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或許是城發環境與啟迪環境走到一起的最好説明。

而作為並購方的城發環境,近幾年盈利能力穩定。2017年至2019年,公司實現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03億元、5.82億元、6.24億元。2020年前三季度,受疫情影響,前述凈利潤下降,約為近3億元。

若此次交易完成,城發環境總資産將達562.95億元,成為國內行業龍頭。

黃河環境開啟黃河大保護新篇章?

1月22日晚間,城發環境發佈公告,擬以發行A股方式吸收合併啟迪環境。

1月23日,啟迪環境與城發環境聯合發佈了《城發環境股份有限公司換股吸收合併啟迪環境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並募集配套資金預案》。根據約定,城發環境向啟迪環境的所有換股股東發行股份,交換該等股東所持有的啟迪環境股份,換股比例為1:0.6526。

本次合併和募集配套資金完成後,按照換股比例,不考慮收購請求權、現金選擇權行權影響,河南投資集團將持有城發環境20.50%股份,仍為其控股股東,河南省財政廳仍為城發環境的實控人。啟迪環境將終止上市並登出法人資格,城發環境將承繼及承接啟迪環境的全部資産、負債、業務、人員、合同及其他一切權利與義務。

E20賦能孵化板塊負責人、高級合夥人郝小軍接受中國固廢網採訪時介紹:“雖然此類吸收合併模式在資本市場中並不少見,但在國內環保市場中,類似的吸收合併模式應該還是首例。”

根據公告,吸收合併完成後,上市公司擬更名為“黃河環境”,旨在爭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排頭兵,打造一個集科技創新平臺、國際環保合作平臺為一體的新型國際化環保科技集團。

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後,上市公司改名為“黃河環境”,被媒體認為是河南投資集團助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方面的重大舉動,是打造河南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的新“名片”。

對此,E20環境平臺董事長、E20研究院院長傅濤對中國固廢網分析到,黃河流域歷史底蘊非常深厚,承載了中華民族的歷史。他表示,從“黃河大保護”大的發展框架來看,本次合併是黃河大保護背景下的一次重要戰略合作,有助於推動黃河的綠色發展事業。“黃河環境”的成立為黃河大保護打開了新的想像空間。

郝小軍指出,在國內資本市場中,兩家上市公司選擇以這樣的方式進行合作,充分説明瞭雙方對“黃河環境”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

與長江大保護中的三峽集團和中國節能相比,“黃河環境”的成立將為黃河流域治理以及環境産業未來的發展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或還需觀察。這裡,我們可以報以更多的祝福,願這位發展迅猛、出手不凡的環保企業健將,迎來更輝煌的征程。

參考文獻

[1]汪茵:三個重點看“城發環境+啟迪環境=黃河環境”.中國固廢網,2021-01-27

[2]啟迪環境被並購背後.財聯社,2021-01-15

[3]同力水泥正式更名欲“激流勇退”紮根環保産業.中國水泥網資訊中心,2018-08-13

[4]邵琳琳:城發環境:華麗轉型,打造優質城市運營商.安信證券報告,2019-09-16

[5]吳春波:同力水泥更名塵埃落定:高速、公用事業、環境治理三主業格局成型.大河報·大河財立方,2018-09-21

蘭州“跑團”沿黃河開跑:迎接城市清晨第一縷陽光
10人、50人、100人……2017年蘭州市民王小玲組織經常在黃河邊跑步的人員成立了“理想跑團”,因為熱愛和堅持,一批批相同愛好的人員逐漸加入,如今該跑團已達300多人,同時成為蘭州馬拉松跑團旗下小分隊。
山東:緊盯“黃河灘”,成就“幸福灘”
萬里黃河在山東入海,在9市25縣(市、區)留下了總面積1702平方公里的灘區。長期以來,受特殊自然地理條件和黃河防洪政策限制,黃河灘區經濟社會發展滯後,群眾生産生活困難,是山東脫貧攻堅的重點區域。
代表委員履職記:積極培育黃河生態文化
“我今年的提案還是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呼籲積極培育黃河生態文化。”全國政協委員、洛陽理工學院副院長馬珺教授説。
相關部委
水利部 黃委會 文化和旅遊部 自然資源部 生態環境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發改委 國家林草局 國家文物局
流域省區
山東 河南 陜西 山西 內蒙古 寧夏 甘肅 四川 青海
研究機構
中國科學院 中國工程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地質科學院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中華文化遺産研究院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