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洛陽黃河河道首次發現完整西漢陶仕女俑

發佈時間:2021-02-22 10:16:01 | 來源:河南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李培剛

河南博物院院藏樂舞俑頂端新聞音視頻中心供圖

 考古人員從黃河孟津會盟段河道內發掘出土的西漢時期彩繪陶仕女俑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

2月21日,記者從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在清理黃河孟津會盟段河道內古代墓葬群過程中,發掘出土十余件西漢時期彩繪陶仕女俑。

考古發掘現場負責人劉斌介紹,此處共發現各類(含水面下)墓葬110余座,截至目前,共發掘清理空心磚墓39座、小磚墓18座,出土各類文物200余件。出土文物主要包括陶壺、陶鼎、陶仕女俑及陶馬、陶雞、陶狗等,現場已修復各類文物50余件。

“這是洛陽首次發現完整的西漢陶仕女俑和陶馬。此前洛陽地區墓葬中出土的多為陶俑頭、陶馬頭,沒有這種頭、身均有的陶仕女俑、陶馬。”劉斌説。

仕女俑分為站立、跪坐兩種姿態。站立仕女俑約高60釐米,跪坐仕女俑約高40釐米,“身上”還留有橙紅、淺黃、深紅等彩繪的痕跡。從服飾、發髻及製作工藝來看,其與漢陽陵發掘出土的陶仕女俑分外相似,可以確認為西漢時期的物品。

而經過簡單修復的陶馬,或張嘴嘶鳴、或閉嘴發力,雙目圓瞪,看上去威風凜凜。

值得注意的是,出土時,陶仕女俑、陶馬的頭和身體是分開的。“他們不是因為損壞而分開,而是本身就是拼插在一起的,可以拆分開。”劉斌介紹,陶仕女俑和陶馬的身體上方有一個孔洞,與它們頭部下方的孔洞正好對應,據此推測,應該是有某種“連接件”將頭和身體拼插在一起。

此外,發掘出土的陶罐、陶壺等紋飾精美、製作精良,透過這些珍貴的文物,時隔千年的我們依然能感覺到漢朝社會的生活氣息。

這片墓葬群所在區域位於邙山北麓、黃河南岸,地形平坦開闊,漢代洛陽八關之一的孟津關也在該區域。劉斌説,此次發現的大量漢代墓葬及其他考古遺存,為尋找平陰縣、平縣的方位以及孟津關的具體位置和歷史變遷提供了重要線索。

目前,對該墓葬群和遺址的搶救性考古發掘在持續進行中。(記者郭歌)

黃河進入2020-2021年度開河關鍵期
21日8時,內蒙古巴彥高勒水文斷面解凍文開河,開河已通過三盛公水利樞紐,黃河進入2020-2021年度開河關鍵期。2月21日,記者從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防禦局獲悉,受氣溫回升影響,黃河內蒙古河段開河持續發展。黃河水利委員會防禦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黃河開河水勢整體平穩,相關部門正密切跟蹤開河發展,做好隨時應對突發淩情、險情、災情的各項準備工作,全力以赴,確保黃河防淩安全。
洛陽黃河河道首次發現完整西漢陶仕女俑
2月21日,記者從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在清理黃河孟津會盟段河道內古代墓葬群過程中,發掘出土十余件西漢時期彩繪陶仕女俑。截至目前,共發掘清理空心磚墓39座、小磚墓18座,出土各類文物200余件。
黃河特大橋上的“巡橋人” 一次巡線往返達90余公里
呼準鄂鐵路黃河特大橋,全長4910.36米,橋墩最高達66米。橋的一端位於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另一端位於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每天至少有4趟動車由此通過。
相關部委
水利部 黃委會 文化和旅遊部 自然資源部 生態環境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發改委 國家林草局 國家文物局
流域省區
山東 河南 陜西 山西 內蒙古 寧夏 甘肅 四川 青海
研究機構
中國科學院 中國工程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地質科學院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中華文化遺産研究院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