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黃河有多好 天鵝最知道

發佈時間:2021-02-22 11:03:28 | 來源:央廣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李培剛

白天鵝在三門峽天鵝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嬉戲,振翅欲飛資料圖片

許多遊客和攝影愛好者在鄭州市北龍湖觀賞、拍攝白天鵝記者鄧放攝

編者按

近年來,我省以保護母親河、建設幸福河為引領,愛綠護綠、增綠添綠蔚然成風,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正積厚成勢,一道數百公里的綠色長廊沿黃河蜿蜒,美麗的環境吸引天鵝在三門峽、焦作、洛陽、濟源、鄭州、新鄉、開封等地棲息繁衍,翩翩起舞,一條生機盎然的天鵝棲息帶順黃河延展。本報近日派出多路記者分赴天鵝棲息地,描繪天鵝翩飛、生動活潑的美麗場景,挖掘增綠添綠、吸引天鵝的動人故事,展現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喜人成果,以饗讀者。

天氣漸暖,天鵝即將踏上歸途。期待下個冬季,能再次與它們相約在美麗的黃河天鵝棲息帶。

三門峽

天鵝帶“火”鄉村遊

(河南日報記者王小萍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王雪紅)2月19日,記者在三門峽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了解到,春節假期三門峽黃河廊道全線火爆,僅前往大王鎮後地村賞天鵝、遊棗林、觀黃河、品美食的遊客就達6.5萬餘人次。

“退漁還濕、清理漁船,環境好了,白天鵝來了。2019年這個地方只有幾十隻到百十隻白天鵝,2020年最多的時候高達6000隻。”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三門峽管理處負責人董帥偉説。

近年來,三門峽實施“百里黃河濕地修復、千里城市綠廊建設、萬畝礦山修復”的黃河生態建設“百千萬”工程,不僅為白天鵝等珍稀野生動物創造了良好的棲息環境,還讓黃河沿線景點穿珠成鏈,連成一條生態遊、文化遊、休閒遊和鄉村體驗遊融合的精品線路。

白天鵝多了,廊道通了,遊客來了。後地村村民搶抓商機,把家裏的蘋果、大棗、蜂蜜、蓮菜、核桃等各種土特産,擺攤設點銷售。“三門峽周邊及鄭州、西安那邊的人都跑到村裏看白天鵝,我一天做200個面筋都能賣完。”後地村村民王海嬌高興地説。

“黃河廊道邊的美食攤位近500個,鎮上增加了白天鵝巡護員和濕地管理員,主要是管理車輛和攤位,還有保護白天鵝,讓白天鵝和人類和諧共處。”大王鎮黨委書記楊強強説,據不完全統計,春節期間後地村旅遊收入達到1310萬元,實現了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多贏。

焦作

大沙河畔天鵝翩躚

(河南日報記者陳學樺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姬姣姣)2月21日,沐浴在春日的暖陽裏,焦作市退休教師王滿倉正在新晉“網紅”地——大沙河畔與老朋友們一起練太極拳。

大沙河自焦作市西北部出山,經焦作、新鄉入衛河,全長114公里,其中焦作境內河道長74公里。

“説是一條河,其實過去就是一條‘臭水溝’。”王滿倉説,“河道內污水橫流,河兩岸垃圾成山。”

蝶變,自2018年大沙河生態治理項目啟動開始。通過防洪治理、生態引水、岸線整治、植樹綠化等措施,最終形成了焦作城區核心段長12公里、寬220米至260米的生態水面,水質由過去劣五類轉為三類。

隨著大沙河環境的改善,水鳳凰、小天鵝、白鷺、蒼鷺等幾十種珍稀鳥類開始陸續光顧。

“這兩年,我們驚喜地發現,對水質和環境都十分挑剔的白天鵝也開始三五隻、十幾隻地出現,到後來成群結隊落腳大沙河了。”焦作市攝影愛好者高小林向記者展示了他拍攝的圖片。照片中,數十隻白天鵝,或水面嬉戲,或淺水覓食,或振翅飛翔,風姿綽約,美麗動人。

“鳥類是水生態品質的重要指標,白天鵝、黑鸛的光顧,是焦作市生態修復、環境治理取得明顯成效的最好見證。”焦作市野生動植物保護救護站站長李濟武説。

洛陽

黃河濕地天鵝舞

(河南日報記者祁思元通訊員鄭佔波)“現在是中午12點,監測到大、小天鵝混群棲息,共105隻……”2月19日,在河南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孟津段,百餘只天鵝時而水中漫步,時而翩翩起舞,鳥類監測員馬朝紅正通過望遠鏡觀察鳥兒的動向並記錄數據。

“每年10月,孟津黃河濕地都會成為大規模候鳥的‘驛站’,一直持續到次年3月。”馬朝紅一邊調整相機一邊説,“候鳥只會在水質好、生態環境佳的地方棲息。”

近年來,孟津縣對黃河濕地自然保護區範圍內的種植、養殖等生産活動進行全面清退,並通過播撒濕地草籽等方式對整治區域進行生態修復,先後建成3個共1.9萬畝的濕地恢復示範區。

“濕地好不好,關鍵看水鳥。”生態修復後的孟津黃河濕地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候鳥。據介紹,僅2020年,洛陽市就發現3種鳥類新記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草原雕、國家“三有”保護動物鐵嘴沙鸻和紅頸瓣蹼鷸。許多珍稀鳥類也以較大種群出現,如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鸛最多時監測到84隻。

目前,洛陽市正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國家戰略機遇,加快黃河濕地保護治理與生態修復工作。按計劃,洛陽沿黃生態旅遊公路將於3月底建成通車。作為黃河生態廊道的一部分,這條旅遊公路將把山、水、林、田、湖、草、沙有機融為一體,串聯成一條生態廊道、文化廊道、致富廊道、幸福廊道。

濟源

天鵝扮靚小浪底

(河南日報記者成利軍)2月21日,一群白天鵝出現在濟源示範區坡頭鎮附近的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西霞院庫區。河南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濟源管理局小浪底管護站負責人盧濤興奮地説:“通過鏡頭多次拉近觀察,一共有38隻,這是去冬今春在黃河西霞院庫區發現的最多的一個天鵝群。”

記者在該站的遠端視頻監控平臺上看到,停留在坡頭鎮馬住村和連地村附近的濕地灘塗中的這群天鵝,通體潔白,羽毛豐滿,個頭高大,身形優美。

“近年來已多次發現天鵝在此落腳棲息。”盧濤介紹,此前發現數量最多的一次達109隻。

“在這裡逐漸增多的天鵝群落説明四個問題:一是小浪底黃河濕地的生態鏈越來越完善,這裡擁有沼澤、灘塗、溪塘、草甸等眾多地貌形態,水生植物種類繁多,陸地昆蟲、水生昆蟲等數量眾多,為天鵝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使這裡成為天鵝南遷北歸途中重要的‘能量補給站’;二是食物來源地的增多,也為天鵝在途經黃河時的飛行路線和停留地點提供了更多選擇;三是僅有一壩之隔的小浪底水庫和西霞院水庫,水域寬闊,兩岸植被茂密,為鳥兒提供了天然的家園;四是近年來隨著濟源黃河沿岸灘區生態環境改善,流入黃河的各條河流水質達標,保證了庫區水質清澈良好。”盧濤説。

據了解,濟源境內沿黃一帶的曲陽湖、萬陽湖、東湖、河口村水庫,以及流經濟源的沁河、硯瓦河等黃河支流附近,近些年也均發現有白天鵝停留棲息。

新鄉

好環境引來白天鵝

(河南日報記者代娟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李亞偉)“去年11月3日!這個日期我忘不了,那是我們近年來觀察到天鵝數量最多的一次,有150多只呢!”2月19日,新鄉市封丘縣陳橋鎮陳橋濕地公園負責人劉東洋興奮地告訴記者。

20多年前,陳橋濕地公園還是當地群眾口中的“東大荒”,村民割蘆葦做草席,這裡成了排污溝。後來,時任陳橋村黨支部書記劉繼恩自費挖出5000米隔離溝,護住了這片濕地,逐漸吸引來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

黃河流經新鄉174公里,灘區面積全省最大,廣闊的黃河灘、農田、黃河及沙洲,為鳥類棲息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正因如此,1988年在新鄉始建的省級天鵝自然保護區,在幾經調整後更名為“河南新鄉黃河濕地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達22780公頃,分佈在新鄉市東部的封丘縣和長垣市境內。截至目前,保護區內共監測到153種鳥類,其中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鳥類7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鳥類26種。

近年來,新鄉市統籌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高標準開展國土綠化和沿黃大堤生態廊道、觀光廊道、穿灘公路廊道等項目建設,黃河流域生態品質明顯提升。根據近年來巡護監測統計數據,每年都有數百隻天鵝在新鄉境內越冬。

鄭州

天鵝“愛上”北龍湖

(河南日報記者李林)2月21日一早,鄭州市鄭東新區北龍湖波光粼粼,數只天鵝時而戲水,時而振翅高飛。

“這不是普通的白天鵝,而是國內僅有3000余只的疣鼻天鵝。”鄭東新區農業工作辦公室林業科科長李德明説,“看,它們赤嘴黑額很有特點,顏值高,性情溫和,對生態環境十分‘挑剔’。不過,它們現在已經在這裡‘安家’了!”

疣鼻天鵝是怎樣“愛上”北龍湖的?

2020年1月,細心的市民在北龍湖發現了五六隻白天鵝。“在內陸城市的公園內出現天鵝是很稀奇的事。”鄭東新區愛鳥護鳥協會會長朱新中説,天鵝是候鳥,習慣遷徙的生活,但出人意料的是,當年3月,有一對疣鼻天鵝留下來在北龍湖的小島上築巢,5月,6隻小天鵝“出生”,它們一直在北龍湖生活到現在。

據愛鳥護鳥志願者介紹,由於北龍湖生態環境較好,時而會有棲息在賈魯河上的天鵝飛來“聚會”。

據了解,北龍湖水域面積達到5.6平方公里,目前蓄水量已達2200萬立方米。依湖而建的千畝人工濕地公園,是鄭州市最大的市民休閒園,其內分佈著喬木、灌木、水生植物近百種50余萬株,除了白天鵝,白鷺、水鴨、鴛鴦等20多種野生禽鳥也在此棲息。

“鵝爸鵝媽又開始築巢了!”朱新中欣喜地告訴記者,估計到今年5月,又會有一群小天鵝“出生”。

開封

生態美天鵝來

(河南日報記者龔硯慶實習生錢程童昀)“去年冬天,最多時天鵝能有上千隻,非常壯觀。”2月20日,蘭考攝影愛好者李宇翔説,天鵝來到蘭考,都在黃河灘區濕地深處落腳,一些愛鳥人士和攝影愛好者會專門去觀賞、拍攝。

“這幾年冬天,開封黑崗口和柳園口濕地自然保護區內,都有天鵝飛來。”開封第一黃河河務局工程公司經理張飛告訴記者。黃河生態廊道開封段建設得越來越美,黃河邊植被越來越豐富,生態環境好了,不僅吸引天鵝紛紛到來,也吸引著其他眾多鳥類來此棲息。

去年冬天,開封市濕地站巡護觀測人員在黃河灘區巡視時,不時看到成群的野鳥從旁邊的草叢中起飛,鷹隼在空中翱翔,記錄到的鳥類有灰椋鳥、喜鵲、雉雞等。走到河道岸邊,遠遠可以看到數百隻灰鶴、野鴨夾雜著少量的鷺鳥在水邊排成一線,這裡顯然已是它們理想的棲息、覓食地。

開封柳園口等濕地自然保護區位於亞洲候鳥遷徙的中線上。過去,由於附近人群生産、生活、經營等活動增多,管理沒能及時跟上,濕地生態環境被嚴重破壞。近年來,經過對保護區內違法違規活動的大規模綜合治理,這裡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飛到開封黃河段的鳥類越來越多,不僅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鴇、東方白鸛頻繁現身,灰鶴、天鵝等種群數量也變得越來越多。

最佳天鵝棲息地

鄭州

鄭東新區北龍湖

開封

黑崗口、柳園口,蘭考黃河灘區

焦作

大沙河靈泉湖濕地公園、大沙河中原路段附近

三門峽

三門峽天鵝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後地村天鵝灣,王官黃河濕地

洛陽

孟津縣國家級黃河濕地自然保護區,吉利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濟源

小浪底水庫、西霞院水庫、河口村水庫、大溝河水庫、郭莊水庫、趙莊水庫、曲陽湖、萬陽湖、沁河

新鄉

封丘縣陳橋濕地公園、封丘縣李莊鎮老張莊村黃河灘區、長垣市惱裏鎮東沙窩村東黃河灘區、長垣市蘆崗鎮馬佔村

文字整理/本報記者祁思元製圖/單莉偉

黃河與生俱來的情懷
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麼,在參與“2020陜西、山東、寧夏三省(區)音樂家采風創作”活動的眾多音樂家心中,寧夏到底是個什麼模樣呢?通過他們的原創作品,我們一起來聆聽和感受。
黃河有多好 天鵝最知道
2月19日,記者在三門峽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了解到,春節假期三門峽黃河廊道全線火爆,僅前往大王鎮後地村賞天鵝、遊棗林、觀黃河、品美食的遊客就達6.5萬餘人次。
黃河進入2020-2021年度開河關鍵期
21日8時,內蒙古巴彥高勒水文斷面解凍文開河,開河已通過三盛公水利樞紐,黃河進入2020-2021年度開河關鍵期。2月21日,記者從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防禦局獲悉,受氣溫回升影響,黃河內蒙古河段開河持續發展。黃河水利委員會防禦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黃河開河水勢整體平穩,相關部門正密切跟蹤開河發展,做好隨時應對突發淩情、險情、災情的各項準備工作,全力以赴,確保黃河防淩安全。
相關部委
水利部 黃委會 文化和旅遊部 自然資源部 生態環境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發改委 國家林草局 國家文物局
流域省區
山東 河南 陜西 山西 內蒙古 寧夏 甘肅 四川 青海
研究機構
中國科學院 中國工程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地質科學院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中華文化遺産研究院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