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十四五”期間黃河生態如何治理?自然資源部劃重點

發佈時間:2020-12-18 09:24:48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黃浩 | 責任編輯:李培剛

“十四五”期間,黃河流域如何實現生態保護?17日上午,在國新辦舉辦的新聞發佈會上,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司司長周遠波就上述問題表示,自然資源部正在牽頭編制黃河流域重點生態區生態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專項建設規劃,未來將重點解決五方面的問題:

一是在上游要大力開展封育保護,加強原生林草植被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實施封山育林、育草和禁牧、休牧、輪牧等措施,提升水源涵養能力。

二是在中游要完善黃河流域水土流失的綜合治理,推進小流域綜合整治,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和水土沙化問題。

三是在下游開展重點河湖、黃河三角洲等濕地的保護與恢復,保證生態流量、實施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同時開展灘區的土地綜合整治。

四是推進水蝕、風蝕區域的綜合治理,營造多樹種、多層次的區域性防護林體系,科學有序地推進退耕還林還草,加大退化草原治理,提升林草生態系統的品質和穩定性。

五是加快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的治理。

據衛星遙感監測數據,黃河流域各省區有歷史遺留的廢棄礦山1500多萬畝,佔全國的歷史遺留廢棄礦山比例近50%。對此,周遠波表示,將進行綜合性治理和系統性修復。

此外,他還強調,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修復的過程中,有兩點應該注意:一是要堅持系統觀念,對黃河流域生態系統進行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和綜合治理,要克服“單打一”,也要注意不搞整齊劃一。二是要注意科學方法,立足自然地理格局,特別要注重水資源的剛性約束作用,進行科學修復,追求實效。


河南偃師:走進“二里頭” 感受文化魅力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佔地面積246畝,總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包括公共區域、業務區域、行政區域及早期中國研究中心四個部分,博物館于2019年10月19日建成開放。
“十四五”期間黃河生態如何治理?自然資源部劃重點
四是推進水蝕、風蝕區域的綜合治理,營造多樹種、多層次的區域性防護林體系,科學有序地推進退耕還林還草,加大退化草原治理,提升林草生態系統的品質和穩定性。17日上午,在國新辦舉辦的新聞發佈會上,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司司長周遠波就上述問題表示,自然資源部正在牽頭編制黃河流域重點生態區生態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專項建設規劃,未來將重點解決五方面的問題:一是在上游要大力開展封育保護,加強原生林草植被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實施封山育林、育草和禁牧、休牧、輪牧等措施,提升水源涵養能力。五是加快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的治理。
濟南高標準規劃黃河生態風貌帶 2公里示範段現雛形
目前,2公里綠道示範段已經基本形成。目前樣板示範線路已經基本形成,濟西濕地、毛主席視察黃河紀念地、堤頂路2公里綠道示範段等公共活動空間為市民遊客提供了優質的遊憩觀賞體驗。“為提升市民黃河戰略實施的獲得感,我們還高品質策劃了《黃河生態風貌帶城區段樣板示範線路近期建設提升方案》,儘快打造一條樣板示範線路開放給市民遊客。
相關部委
水利部 黃委會 文化和旅遊部 自然資源部 生態環境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發改委 國家林草局 國家文物局
流域省區
山東 河南 陜西 山西 內蒙古 寧夏 甘肅 四川 青海
研究機構
中國科學院 中國工程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地質科學院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中華文化遺産研究院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