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同生長、共美好 碧桂園接力“2020·探尋黃河之美”

發佈時間:2020-12-10 10:44:50 | 來源: 新華財經 | 作者:  | 責任編輯:李培剛

12月5日,來自碧桂園雲頂的50余位業主代表及工作人員與“2020探尋黃河之美”的專家隊伍,登上鸛雀樓,共同“探尋黃河之美”。這是由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清華大學戰略新興産業研究中心、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共同舉辦的2020“探尋黃河之美”活動在山西省的最後一站。

保護生態 2020探尋黃河之美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韆鞦大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是黨中央著眼全國發展大局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部署。

10月26日,2020“探尋黃河之美”活動在青海正式啟動,車隊從青海三江源出發,開始了途徑黃河沿線9省市,行進路線達7500公里,總歷時將達2個月的黃河之行。在過去的40天裏,他們一路跋山涉水,風雨兼程,對沿途世界級遺産、著名景區、大型企業、高等院校等進行重點探訪。

入隊隨行碧桂園晉南區域接力探尋

在車隊出發之時,碧桂園晉南區域就發起了“探尋黃河之美,共建生態文明”的倡議,在抖音平臺面向廣大市民徵集“我與黃河的故事”小視頻,邀請大家一起講述黃河故事,表達對母親河的喜愛,希望借此來呼籲更多人關注黃河生態保護的重要意義,以實際行動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

12月5日,專家隊伍來到了關公故里山西運城。碧桂園晉南區域從“我與黃河的故事”報名者中甄選出了50余位業主代表,乘坐大巴車,一路跟隨探尋黃河之美的專家隊伍,前往“鸛雀樓”接力探尋。在鸛雀樓上,大家一同登高望遠,與唐代詩人王之渙進行了一場時空合影,一起重現了詩人當年在鸛雀樓觀賞黃河的美好場景。

“之前也來過鸛雀樓,都是在周邊轉轉,一直也沒有登上樓梯去欣賞黃河的壯麗景觀,這次趁這個機會,和大家一起組成隊伍,共同參與到保護黃河生態的國家行動中,感覺很榮幸也很開心。”身為運城本地人的業主劉桂珍阿姨這樣説道,“這次和大家一起來鸛雀樓打卡,這趟旅行意義重大,感覺到保護黃河生態,人人有責,希望每個人都能意識到保護母親河的重要性。”

在鸛雀樓前,大家一同合影,喊出了“2020保護黃河生態,探尋黃河之美”的口號,向更多人傳遞黃河沿岸生態環境保護的深遠意義。

探尋活動結束後,專家隊伍在碧桂園雲頂行銷中心參加了2020“探尋黃河之美”·山西站落幕儀式,為山西站的黃河之行畫下完美句號。在儀式上,碧桂園晉南區域項目行銷負責人胡國良表示,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加強對黃河文化的關注和保護,共同講好新時代的黃河故事。

深度參與與城市共呼吸同發展

作為一家民族品牌企業,碧桂園自2016年進駐山西以來,在為社會提供品質好、口碑相傳産品的同時,碧桂園把公益事業放在和主業同等重要的地位,以“希望社會因我們的存在而變得更加美好”的企業使命,實實在在地履行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碧桂園晉南區域自2020年10月正式成立以來,先後發起了“夢想益行者”、“美好城市有溫度”等公益行動,力求以良心企業的使命與擔當凝聚社會力量、傳遞公益愛心。

改造人居,並不意味著破壞自然,而是意味著融入自然。每進一城,碧桂園都積極改善人居環境,推動當地城市發展建設。碧桂園始終秉持著綠色發展的理念,致力於打造全球綠色生態智慧城市,保護沿黃生態。2020年10月,碧桂園晉南區域雲頂項目將智慧住宅、綠色住宅的新理念帶進了運城,通過落成“人居美學示範區”,讓更多運城人民體驗智慧住宅的美好。

《甘肅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規劃》印發實施
近日,甘肅省委、省政府印發了《甘肅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規劃》(簡稱《規劃》),要求各地各部門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同生長、共美好 碧桂園接力“2020·探尋黃河之美”
12月5日,來自碧桂園雲頂的50余位業主代表及工作人員與“2020探尋黃河之美”的專家隊伍,登上鸛雀樓,共同“探尋黃河之美”。這是由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清華大學戰略新興産業研究中心、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共同舉辦的2020“探尋黃河之美”活動在山西省的最後一站。
黃河入海處,那是“家”的方向!
黃河蜿蜒萬里而來,在渤海灣畔歸入大海“懷抱”,造就出共和國最年輕的土地,更賦予了這片土地獨具特色的生態美景與旅遊魅力。
相關部委
水利部 黃委會 文化和旅遊部 自然資源部 生態環境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發改委 國家林草局 國家文物局
流域省區
山東 河南 陜西 山西 內蒙古 寧夏 甘肅 四川 青海
研究機構
中國科學院 中國工程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地質科學院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中華文化遺産研究院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