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勝利油田為黃河三角洲濕地保護“舍油讓道”

發佈時間:2020-12-04 13:27:03 | 來源:新華社 | 作者:  | 責任編輯:李培剛

部分車輛正在墾東12平臺等待把已拆除的設備等運走。新華社記者吳書光攝

初冬的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一處近海採油平臺略顯冷清,原來高聳的採油設備已不見蹤影,採油平臺周邊水面上不時有成群的鳥兒盤旋。

“11月底,這裡的採油設備已按計劃拆除並回收。”中國石化勝利油田石油開發中心勝海採油管理區墾東12塊負責人鄧子剛説,這裡原有115口採油井,年産油16萬噸,但為了落實環保督察整改方案,油田生産設施全部關停退出,並制定了生態恢復計劃。

工人對墾東12平臺現場採油設備設施進行拆除。受訪者提供

作為中國重要的石油工業基地,勝利油田自1961年發現以來,持續在山東黃河三角洲地區進行油氣勘探開發。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于1992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建立,因此勝利油田勘探開發區域與自然保護區範圍存在重疊。

2017年,中央環保督察組反饋稱,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山東省唯一的國際重要濕地,近年來保護區侵占問題突出。截至督察時,保護區內共有油井等勝利油田生産設施2481處,其中核心區、緩衝區共有300處,實驗區2181處。

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和緩衝區內禁止一切生産活動,實驗區在取得環保手續後可以生産,但不允許新建任何生産設施。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早在2016年12月,勝利油田就啟動了分類整改工作,制定了《勝利油田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和緩衝區內灘海油田開發工程關停退出方案》(2018-2023年),以做好灘海油田生産設施關停退出工作。

2017年底,勝利油田進一步優化了實施時序、實施時間,將6年實施計劃壓縮至3年,也就是到2020年底退出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緩衝區內的油田生産設施,並進一步明確了整改要求和整改標準,以有序退出生産設施。

鄧子剛説,墾東12塊和墾東701塊,位於黃河入海口南側,屬於灘海油藏,地質儲量2294萬噸,2006年以來先後投資20.9億元。截至2020年9月,油水井全部封井完畢,累計産油232萬噸。

這只是勝利油田需要拆除的保護區內生産設施的一部分。截至今年11月底,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緩衝區內的300處生産設施全部完成退出,計劃12月開展驗收銷號。有關部門將按照“安全退出、生態處置”的原則,分類組織開展生態恢復,全力保護黃河三角洲濕地資源。

勝利油田點多面廣,生産管線穿越城區以及河流,目前僅黃河灘區範圍內與油田生産相關的管線就有351條、長度294公里,涉及輸油、輸氣、油氣混輸和注水等方面。

一邊是能源之需,一邊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品質發展的新要求。今年,勝利油田投資近6000萬元對黃河流域高速公路、東營至黃河入海口段兩側各兩千米範圍內的油氣生産設施,進行改造提升,確保杜絕溢油風險和生産污染。

在勝利油田孤東採油廠採油管理五區,220余口油井分佈在黃河入海口區域。自2009年就在這裡工作的蘇建峰説,為避免生産污染周邊環境,不僅定期更換管線,施工也是按照高於普通井場的環保標準開展。“特別是隨著國家對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越來越重視,油田生産更加小心翼翼。”

據估算,勝利油田退出位於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和緩衝區內生産設施,每年將減少原油産量近30萬噸,按油價40美元/桶折算,年産值減少超過5.5億元。

勝利油田有關負責人説,位於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緩衝區內的300處油田生産設施今年全面完成退出,這是油田保護黃河三角洲濕地資源的一大舉措。

地處暖溫帶的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成為東北亞內陸和環西太平洋鳥類遷徙中重要的轉机站、越冬棲息地和繁殖地。每到遷徙季,600余萬隻鳥會在這裡捕食、棲息。截至目前,保護區觀測到鳥類368種。

他治好了黃河源區近80萬畝“草原之癌”
一位頭戴藏式氈帽,面容粗糲黝黑的藏族漢子,扒開冰雪,拔出一綹牧草,看看根系發育長度,放在鼻尖輕嗅。邁著瘸拐的步子,一邊細數草原上鼠洞數量,一邊盤算需要補種草籽的面積。
勝利油田為黃河三角洲濕地保護“舍油讓道”
初冬的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一處近海採油平臺略顯冷清,原來高聳的採油設備已不見蹤影,採油平臺周邊水面上不時有成群的鳥兒盤旋。
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警務協作聯席會議召開
12月1日,第七屆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警務協作聯席會議在渭南召開。運城、臨汾、三門峽、渭南四地公安機關主要負責同志和有關警種部門、部分縣市公安局負責同志60余人齊聚一堂,就進一步推進區域警務協作向縱深發展,全力護航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進行了深入交流。
相關部委
水利部 黃委會 文化和旅遊部 自然資源部 生態環境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發改委 國家林草局 國家文物局
流域省區
山東 河南 陜西 山西 內蒙古 寧夏 甘肅 四川 青海
研究機構
中國科學院 中國工程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地質科學院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中華文化遺産研究院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