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19年前曾經火爆濟南 乘氣墊船遊黃河能否重現?

發佈時間:2020-08-18 10:18:45

8月14日,山東省黃河航運局造船廠內,氣墊船正在準備試運作。

山東省黃河航運局已製造出9艘氣墊船,其中8艘賣到了外地景區當旅遊船使用。新時報記者郭堯攝

2001年,濟南就推出過“乘坐氣墊船,暢遊母親河”旅遊項目。

山東省黃河航運局供圖

想要近距離觀賞黃河全貌,河上漂流無疑是最佳選擇。目前,蘭州、鄭州、東營等多個沿黃城市都開展了黃河遊船項目,並打造成了網紅旅遊品牌。其實,早在19年前,濟南就推出過“乘坐氣墊船,暢遊母親河”的旅遊項目,特意從上海引進兩艘旅遊氣墊船,一經推出便受到海內外眾多遊客追捧,在當時引發不小轟動。只可惜,由於理念超前、經營不善等各方面原因,2005年,氣墊船旅遊項目最終退出濟南市場。從那之後,黃河濟南段再無遊船出現。

濟南作為黃河流域的重要節點城市,當下正在大力挖掘黃河文化旅遊。不少專家和市民建議,消失了15年的黃河氣墊船項目能夠重現,不僅可以當作展示濟南黃河文化的載體,也有望成為一道靚麗的旅遊新名片。

記憶:乘氣墊船遊黃河

曾受到眾多遊客追捧

“濼口的氣墊船項目沒了嗎?好多年前我曾體驗過一回,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時隔19年後,遊客黃先生再次來到濼口碼頭,發出陣陣感嘆和惋惜。一方面,感嘆濼口沿岸景區的變化升級;另一方面,惋惜無法再體驗一次黃河暢遊。黃先生回憶説,2001年夏天,他曾跟隨旅行團從南京來濟南旅遊,第一站就被帶到了濼口碼頭,欣賞氣勢磅薄的黃河景觀,並體驗了一次氣墊船遊船項目。“記得當時正趕上週末,光排隊就挺長時間。我那是第一次坐氣墊船,一會兒在河裏行駛,一會兒在陸地上,可好玩了。”那一次的黃河旅遊體驗,給黃先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這一次時隔多年重回濟南,原本還想再坐一坐氣墊船,可惜現在卻找不到了。

對於很多老濟南人來講,他們也有過跟黃先生一樣的美好記憶。今年54歲的王勝軍住在濼口附近,曾經多次帶家人朋友乘坐過氣墊船遊黃河。王勝軍介紹説,當時濼口有兩艘氣墊船,一張船票50元,那時候票價可不便宜,但抵擋不住遊客前去排隊體驗,有時候要排上一兩個小時,尤其是到五一、十一黃金周的時候,外地遊客格外多,船票很快就售罄了。氣墊船載滿遊客後,先從濼口浮橋下面駛出,經過黃河鐵路大橋、黃河九曲十八彎、黃河公路大橋,左右相望鵲華二山,天氣好的時候還能看到千佛山,在河心灘塗能看到成群結隊的長腿鷺鷥,全程往返20多公里,來回需要1個小時。因為船是水陸兩棲,跑得飛快,體驗起來相當新鮮刺激。“我從小在黃河岸邊長大,也是因為有了氣墊船以後,才第一次真正暢遊了黃河,後來又帶人去過幾次,再後來遊客越來越少,沒幾年氣墊船就停運了。”

如今,隨著氣墊船退出濟南市場多年,大部分人對於這段歷史已經模糊了,很多年輕人更是表示從未聽説過。不過,新時報記者隨機採訪了不少遊客,當他們站在黃河岸邊,遠望滔滔黃河一路向東奔流之時,均表示“如果能有船遊黃河,那自然是一件更好的事情”。

調查:項目超前配套跟不上

運作5年退出濟南

據新時報記者調查了解,濟南氣墊船旅遊是之前山東省黃河航運局開發的一項黃河旅遊項目。2001年,山東省黃河航運局成立了山東天宇黃河旅遊公司,從上海引進了兩艘18人座的豪華旅遊氣墊船“天宇一號”“天宇二號”,當年5月1日在濼口進行試航。5月28日,天宇黃河旅遊公司與山東省旅遊公司合作推出“乘坐氣墊船,暢遊母親河”主題旅遊項目,正式向海內外推介。對於當時運作的具體情況,曾參與過該項目的山東省黃河航運局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李本恩至今仍記憶猶新。

李本恩介紹説,過去氣墊船一直用作軍事用途,上世紀90年代末期才開始轉民用。2001年,天宇黃河旅遊公司花費接近300萬元,從上海中船第708研究所購買了兩艘氣墊船,投入到濟南黃河旅遊上。那時候由於全國都比較罕見,所以一經推出引起比較大的轟動效應,成為國內外不少旅行社來濟南旅遊的推薦項目,其中港澳臺和東南亞遊客居多。不過,因為當時該項目市場開發比較超前,相應的配套旅遊設施又沒跟上,遊客在岸邊連個上廁所的地方都難找到,再加上當時氣墊船製作工藝上也有諸多細節瑕疵,後來大家新鮮勁兒過去之後,旅行社也就漸漸不推薦了,遊客也越來越少,最後經營不下去就停了,“後來兩艘船都賣給了開封的黃河景區,至今還在當旅遊船用著。”

“其實黃河最適合用氣墊船了,所以國內很多沿黃城市都上了該旅遊項目。”李本恩介紹説,黃河的水流不穩定,水量有時候比較小,固定碼頭和普通遊船很難操作。氣墊船不一樣,它在陸地上啟動運作,還可隨意在水面、沼澤地、淺灘上行駛,登陸河中濕地、淤泥等一般車船無法逾越的地形。此外,由於氣墊船是利用高壓空氣在船底和水面(地面)間形成氣墊,使船體全部或部分墊升,從而大大減小船體航行時的阻力,實現高速航行,靜水最大航速為50km/h,而且具有良好的機動性,船體能夠通過方向舵、主機轉速差等方法來實現“漂移”,體驗時會非常刺激。“公司氣墊船項目停了以後,重心轉到氣墊船研發上了,後來也沒有別的公司搞過這塊業務,黃河遊船在濟南就沒再出現過”。

期待:黃河再次漂起氣墊船

目前並非不能實現

15年前,氣墊船旅遊項目退出濟南市場,也與當時整個旅遊環境有關,遊客對於任何新鮮事物,總需要一個逐步了解和接受的過程。如今,隨著這些年氣墊船製造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改進,氣墊船也被廣泛用於交通運輸、軍事警備、消防救援、勘察測繪、觀光旅遊等領域。其中,不少沿黃城市都將氣墊船旅遊打造成為一項特色項目。比如,鄭州黃河風景名勝區建造了亞洲最大的民用氣墊船碼頭,擁有大型氣墊船8艘,氣墊船項目被景區引進20多年,已經發展成全國知名旅遊品牌,在滿足海內外遊客暢遊黃河夙願的同時,還擔負著京廣黃河鐵路大橋防汛、搶險、戰備重任。

作為最早一批“吃螃蟹”的山東省黃河航運局,從2012年開始著手自主研發氣墊船,目前已成為全國知名的氣墊船製造企業。“過去8年我們製造了9艘氣墊船,其中8艘已經賣到山西、河南、內蒙古等地景區當旅遊船使用。目前氣墊船技術已經十分成熟,實用性和安全性也越來越高。雖然採購成本上比普通遊船要高很多,不過市場前景依舊十分廣闊。”山東省黃河航運局相關負責人王傳偉表示。

王傳偉還有一個心願,希望濟南的黃河上還能再次漂起氣墊船,“乘坐氣墊船親近母親河,賞黃河美景,觀沿岸景色,置身河中更能欣賞黃河厚重的文化氣息和瑰麗的自然之美。”當年很多有過遊船體驗的市民和專家也表示,重新打造氣墊船旅遊項目,有助於開發黃河旅遊,打開一扇“水上看濟南”的新窗口。

那麼,氣墊船旅遊是否有望重現呢?新時報記者也諮詢了百里黃河風景區相關負責人。“從客觀條件來講,氣墊船旅遊並非不能實現。目前,濟南在著力開發黃河旅遊文化,有好想法的企業可以提交具體方案,屆時雙方再討論操作的可行性。”該負責人表示。

19年前曾經火爆濟南 乘氣墊船遊黃河能否重現?
想要近距離觀賞黃河全貌,河上漂流無疑是最佳選擇。目前,蘭州、鄭州、東營等多個沿黃城市都開展了黃河遊船項目,並打造成了網紅旅遊品牌。
蘭州黃河風情線大景區全面推進垃圾分類進景區
蘭州黃河風情線大景區管委會根據相關工作要求,切實履行工作職責,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深入推進公園、景區垃圾分類宣傳,引導市民參與垃圾分類,提高垃圾分類意識。
水利部:長江、黃河將迎來新一輪洪水過程
​根據氣象預報和汛情發展,水利部17日預計,長江、黃河將迎來新一輪洪水過程。水利部研究部署強降雨防範和洪水防禦工作。
相關部委
水利部 黃委會 文化和旅遊部 自然資源部 生態環境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發改委 國家林草局 國家文物局
流域省區
山東 河南 陜西 山西 內蒙古 寧夏 甘肅 四川 青海
研究機構
中國科學院 中國工程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地質科學院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中華文化遺産研究院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