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去杠桿顯效? M2增速創新低

來源:新京報 2017-08-16 13:50:00

金融去杠桿顯效?M2增速創新低

分析稱“降準”外央行還有工具,對剛需房貸支援力度不減在五月跌入個位數後,廣義貨幣M2增速連降,連續三個月低於10%,創近期新低。昨日央行公佈的金融數據顯示,7月末,M2餘額162.9萬億元,同比增長9.2%。此外,被認為主要為房貸的住戶部門中長期貸款增加4544億元,佔全部新增人民幣貸款的55%。

分析認為,受去杠桿因素影響,廣義貨幣增速略低於此前可能成為常態;而在一連串房地産調控政策之外,信貸結構中對剛需房貸支援力度仍然未減。

M2創新低 受金融系統去杠桿影響

廣義貨幣M2是貨幣統計的一個口徑,一般來説,包括了流通中的現金、活期存款以及定期存款等指標,這被金融機構當作判斷經濟運作、預測金融市場的風向標之一。

對於M2創下新低,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告訴新京報記者,這主要是金融去杠桿效果的影響。

“總的來看,儘管M2增速創下歷史新低,但不必過於擔憂。”溫彬認為,這主要是金融去杠桿效果顯現。此外,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援力度也在逐漸加大。他援引數據稱,銀行正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援力度,增加表內信貸投放,這項數據比2014-2016年同期均值多出2000億元。

對7月數據而言,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報告指出,信貸回落與財政存款增加構成M2穩中有降重要因素。“信貸較上月大幅回落7092億,與此同時繳稅因素使得財政存款7月大幅增加1.16萬億,兩者共同作用下對7月M2增速形成了較強的拖累。”

實際上,央行相關部門負責人曾在5月份貨幣信貸數據答記者問時有過説明。“估計隨著去杠桿的深化和金融進一步回歸為實體經濟服務,比過去低一些的M2增速可能成為新的常態。”上述負責人指出,“隨著市場深化和金融創新,影響貨幣供給的因素更加複雜,M2的可測性、可控性以及與經濟的相關性亦有下降,對其變化可不必過度關注和解讀。”

降準?央行還有其他貨幣政策工具

近來,也有分析人士把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這一選項提到臺前,而這將給股市、樓市等市場帶來全面影響。廣發證券報告指出,基於外匯佔款連續下降、人民幣匯率穩中有升、去杠桿效果顯現等因素,降準窗口可能會再次開啟。

對此,中金所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趙慶明分析,在貫徹“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的目標上,央行可以在降準以及MLF等流動性管理工具(可以投放貨幣)之間作出選擇。

“外匯佔款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對新京報記者指出,“最初我們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的時候,其中目的之一就是對衝外匯佔款過多的增加。”

不過,2014年開始,外匯佔款從之前的大幅增長變成了基本上下降的狀態,這在2015年8·11匯改後更加明顯。

“外匯佔款對於基礎貨幣,上升是做加號,下降是做減號,從這個角度來説,上升是要提準,下降是要降準。”他分析,“但是,恰恰是從2014年年初開始,央行又創造了PSL、MLF等一系列流動性管理工具,通過這些工具向市場注入流動性,這幾個加起來可能達到八九萬億左右。”

趙慶明認為,未來是不是要降準,實際上是留給央行做的一個“選擇題”:即在這些工具之間取得平衡,不降準,增加這些流動性管理工具的操作力度也是選項之一。

對剛需住房力度不減

從結構看,住戶部門中長期貸款增加4544億元,佔全部新增人民幣貸款的55%,較上個月回升24個百分點。溫彬認為,房貸佔比回升主要受企業貸款佔比下降影響;而從新增房貸規模看,略低於今年前7個月的平均值,説明銀行對剛需住房支援力度不減。

此前央行公佈的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也強調了這一點。報告指出,截至6月末,全國保障性住房開發貸款餘額為3.0萬億元,同比增長36.2%,保障房信貸支援力度仍然較大。

不過,個人住房貸款則在6月末增速回落至30.8%,較年內最高點低6個百分點;利率方面,個人住房貸款利率略有上升,6月加權平均利率為4.69%,顯示緊缺程度有所提高。

央行此前第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嚴格執行差別化信貸政策,限制信貸流向投資投機性購房”將是下一階段主要政策思路之一——這也和此前央行方面多次公開表態保持一致。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金融去杠桿顯效? M2增速創新低
來源:新京報2017-08-16 13:50:00
分析認為,受去杠桿因素影響,廣義貨幣增速略低於此前可能成為常態;而在一連串房地産調控政策之外,信貸結構中對剛需房貸支援力度仍然未減。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