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融法院發佈15條舉措 服務保障臨港新片區金融開放與創新發展

來源:中國證券報 2020-07-31 13:39:06

中證網訊(記者 李嵐君)7月30日,上海金融法院舉行新聞發佈會,對外發佈《上海金融法院服務保障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金融開放與創新發展的若干舉措》(以下簡稱《若干舉措》)。

作為全國首家金融專門法院,上海金融法院主動回應臨港新片區金融開放與創新發展的司法新需求,緊緊圍繞金融審判執行工作,從明確審判原則,細化落實立案、審判、執行機制,強化科技支撐和能力建設等方面,提出15條服務保障舉措。

《若干舉措》提出,要推進金融審判機制的創新完善,提高金融審判的專業性、便捷性和公信力。依法平等保護中外當事人在國際金融交易中的合法權益,加強臨港新片區金融審判組織建設,探索聘請港、澳、臺同胞擔任人民陪審員參與審理案件。尊重當事人法院選擇的約定,依法支援當事人協議選擇上海金融法院審理與臨港新片區相關的跨境金融交易、離岸金融交易等涉外金融糾紛案件,增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對金融市場規則的影響力。建設“一站式”涉外金融糾紛解決平臺,協力打造訴訟、仲裁、調解有機銜接的“一站式”多元解紛新格局。建立由中外專家參與的特邀調解員制度,對涉眾型金融糾紛,推行“示範判決+專業調解+司法確認”全鏈條糾紛多元解決機制。優化涉外金融案件訴訟程式規則,制定涉外金融審判指引,規範涉外金融案件審判程式,完善域外送達、證據遠端認證、調查取證、線上庭審、域外法查明等機制,全面提高涉外金融審判的便利化程度。

《若干舉措》提出,要積極開展金融案件類型化研判,提供更加公正、高效和可預期的金融司法保障。依法妥善審理銀行、證券、保險等領域可能引發的新型跨境金融糾紛,充分發揮金融審判的市場導向、價值引領和規則創設功能。發揮金融司法案例作用,與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知名院校等聯合建立實務研究平臺,定期發佈中英文典型案例,為跨境金融糾紛解決提供穩定預期。

《若干舉措》強調,要積極開展金融司法實踐,對接臨港新片區金融制度創新。營造良好的金融法治資訊生態,加強網際網路環境下的金融信息保護,依法支援金融交易數據跨境流動的合理使用。依法支援金融科技監管創新,貫徹合法性審查原則,支援監管部門確立“金融科技監管創新試點”機制的準入與退出條件並完善其實施流程,依法保護金融消費者自願參與試點相關測試項目的知情權和選擇權。探索建立“測試案例”機制,推動臨港新片區內市場主體就對市場有重大影響的糾紛提起測試訴訟,通過“測試案例”確立市場規則,明確市場主體權利義務分界,有效引導和及時回應臨港新片區金融開放與創新發展,起到“訴源治理”的效果。

《若干舉措》要求,強化各方面保障,確保舉措落實到位。加大司法協助執行力度,與證券登記結算機構建立線上司法協作機制,實現財産線上查詢、凍結,助力案件執行。深化金融司法科技應用,運用“智助立案”“智慧訴訟風險提示”“中小投資者保護艙”“AI智審傳譯系統”等司法科技的最新成果,完善無紙化訴訟服務、電子化訴訟執行的系統整合,為全流程網上辦案提供司法科技支撐,助力臨港新片區跨境金融糾紛高效便捷化解。加強涉外金融法律審判人才培養,建立與國際接軌的交流學習和人才培養機制,打造一支理論功底深厚、通曉國際金融法律規則、善於處理涉外金融法律事務的高層次複合型金融審判人才隊伍,為臨港新片區建設提供堅實的金融司法人才支撐。

“上海金融法院將樹立更加開放的理念,充分發揮金融審判職能作用,在更高站位、更深層次、更寬領域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戰略,守正創新,進一步完善契合臨港新片區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的金融審判機制,為參與和引領國際經濟合作競爭新優勢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上海金融法院院長趙紅表示。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上海金融法院發佈15條舉措 服務保障臨港新片區金融開放與創新發展
來源:中國證券報2020-07-31 13:39:06
7月30日,上海金融法院舉行新聞發佈會,對外發佈《上海金融法院服務保障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金融開放與創新發展的若干舉措》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