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分區規劃全文發佈,回天與未來科學城加速互聯互通

來源:北京日報 2019-12-11 15:39:15

12月11日,《昌平分區規劃(國土空間規劃)(2017年—2035年)》全文發佈。

昌平區將建設成為首都西北部重點生態保育及區域生態治理協作區、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全國科技創新中心重要組成部分和國際一流的科教新區、特色歷史文化旅遊和生態休閒區、城鄉綜合治理和協調發展的先行示範區。

按照《規劃》,昌平區加強人口規模調控,到2035年全區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234萬人左右。

中軸線北延長線嚴控建設

昌平區將構建“一軸一帶一廊、兩城一區多點”的空間結構。

一軸即中軸線北延長線。中軸線北延長線在昌平區內從南到北依次貫穿天通苑南街道、東小口鎮、天通苑北街道、北七家鎮、小湯山鎮、崔村鎮、延壽鎮,是傳承和展示北京中軸線文脈意象的集中區域。其沿線及周邊區域要嚴格控制建設行為,完善空間秩序,強化文化展示和國際交往功能,提升空間品質。

一廊即協同創新發展走廊。北清路—七北路沿線協同創新發展走廊,由西到東串聯海淀山後地區、未來科學城、順義空港産業區、朝陽電子城等産業功能區,跨區域完善科創産業鏈條,提升科技創新和研發服務水準。

兩城即未來科學城、昌平新城。未來科學城規劃範圍170.6平方公里,是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主陣地,是北京打造科技創新高地中“三城一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引領昌平區未來産業發展的核心。

一區即回龍觀、天通苑地區(簡稱“回天地區”)規劃範圍57.4平方公里,是逐步發展形成的鄰近中心城區的人口和産業聚集區,是北京功能疏解和城市治理的重點區域,是服務國家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的重要節點。

未來科學城常住人口控制在69萬

昌平區將全面加強未來科學城建設,率先實現産學研用協同創新,建成活力創新之城,打造成為全球領先的技術創新高地。

未來科學城到2035年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約69萬人,城鄉建設用地規模約87.92平方公里。構建“兩區一心”的空間格局,東區形成以央企研究院為主,重點承載技術研發和應用示範創新功能的創新區域,是建設全球領先技術創新高地的核心載體。

西區重點佈局以生命健康、智慧製造為主,包括新能源、新型材料、資訊技術、高等教育、科技服務在內的研發功能,與東區構建形成完整的科創産業鏈條,充分利用回天地區的人才資源、海淀山後地區的研發資源,促進科創産業協同聯動發展。

加快回天與未來科學城互聯互通

建設、培育新城和回天地區兩大科創社區。創建全國小微企業雙創基地城市示範,大力孵化科技型中小微企業。促進新城人才聚集,培育創新創業環境,提高對未來科學城的人才和公共服務支撐水準。

發揮回天地區人才集聚與創新創業動力優勢,加快與未來科學城的互聯互通,鼓勵高端人才在未來科學城就近創新創業,解決周邊區域職住平衡問題和公共配套不足問題,帶動周邊地區良性發展。

沙河高教園將依託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化工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國石油大學等高校研發資源,進一步吸引世界一流大學、學科的研究生培養環節,鼓勵國際化辦學,除理科、工科研究生項目以外,努力吸引商學、法學、醫學、社會學等多學科的一流研究生項目,建設世界一流人才培養基地。

加大保障性住房供應 促職住平衡

促進職住平衡方面,《規劃》提出,將因地制宜安排新增職住用地。在就業崗位集聚區、公共交通便捷的商業核心地段重點佈局混合性居住空間;在大容量公共交通節點周邊優先安排住宅用地;在人口集聚區附近拓展産業空間。

促進回天地區職住平衡優化提升,挖潛回天地區空間資源,增加就業機會;改善局部交通出行環境,打通現狀路網堵點,優化區域通勤條件,與新城、未來科學城等區域形成良好的職住關係。

加大保障性住房供應,提升住房保障能力。加快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健全公共租賃住房準入退出機制,擴大市場租賃補貼範圍,提高租金補貼額度,完善住房租賃體系。

未來五年新供應住房中,産權類約佔70%,租賃類約佔30%。産權類住房中,商品住房約佔30%,保障性住房約佔70%。商品住房中,共有産權住房、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約佔70%。

完善未來科學城産業與居住空間佈局,提升共有産權住房、人才公共租賃住房配比;昌平新城緊密結合就業空間佈局,優化公共租賃住房、共有産權住房空間佈局;有序推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利用集體産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

更多詳細內容可登錄昌平區政府官網查詢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昌平分區規劃全文發佈,回天與未來科學城加速互聯互通
來源:北京日報2019-12-11 15:39:15
12月11日,《昌平分區規劃(國土空間規劃)(2017年—2035年)》全文發佈。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