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度支援養老服務業實招將落地

來源:經濟參考報 2019-04-08 08:59:01

養老服務業正迎來空前力度政策支援,央地所有重磅實招將加快落地。《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養老”兩個字出現16處,為歷年之最,而針對其中的養老服務業,民政部等相關部委已經出臺了30多項具體政策措施,目前正展開新一輪密集調研。近一個月來,多地也在緊鑼密鼓開列2019年養老服務改革方案。從部委調研和地方政策看,社區養老、醫養結合成支援重點,不少地方已明確具體建設指標,相關標準規範也在醞釀中。

此外,今年還將出臺實施大力發展老年人照護服務的政策措施,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14億元支援城企聯動普惠養老。而作為養老服務業補短板的重要力量,民間資本和外資進入養老服務業也將迎來更多利好。

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郭瑋表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養老”這兩個字出現了16處,是過去從來沒有過的。未來將有一系列措施來推進養老體系的完善。

“目前,養老服務業的支援政策體系已初步構建。”民政部社會福利中心調研宣傳部主任崔煒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據統計,民政部已會同有關部門在加強養老機構管理、推進養老服務業“放管服”改革、支援民間資本參與養老服務業發展等方面出臺30多項具體政策措施;此外,還在開展全國養老院服務品質建設專項行動,推進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公辦養老機構改革試點、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等工作。

據了解,圍繞養老服務業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多部委正密集展開新一輪調研,社區養老服務機構、醫養結合成為調研重點。

與此同時,近一個月來,多地緊鑼密鼓開列2019年養老服務改革方案。北京市2019年養老服務改革試點重點任務明確,西城、豐臺、石景山、通州四區將展開國家級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河北省提出,今年將研究制定系統的推動全省養老服務發展政策和實施意見,制定居家養老服務設施運營和管理辦法;今年4月1日正式施行的《重慶市養老機構管理辦法》則針對養老機構建設提出了包括稅費減免在內的一系列扶持發展舉措。

“從目前養老服務業發展重點看,一是加強照護能力建設,提高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比例,不斷擴大照護服務資源;二是提升醫養結合深度和廣度,加強醫療衛生機構和養老服務機構共建;三是優化養老服務業態,提高養老機構的營利空間和市場生存能力。”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社會所副研究員關博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居家、社區、機構是養老服務三大業態,社區養老成為當前發展重點,深化醫養結合能力的統籌型的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將成為發展趨勢。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擴圍也將帶來護理服務、中醫服務等行業新機遇。”

和君諮詢高級諮詢師、和君健康養老事業部投研部負責人秦婧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引導民間資本和外資進入養老服務業也是政策要點。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此前透露,今年將進一步放寬社會資本準入,多措並舉增加養老服務供給。

關博説,我國全面取消養老機構設立許可,一批制約社會資本投入、制約産業發展的前置條件取消,極大提升了養老服務機構開辦便利性,帶動更多外資、民資機構進入養老服務業。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將更大程度激發市場機構活力,帶動養老服務品質全面提升。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服務貿易研究所所長李俊也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在準入放開後,未來政策要向專業化養老方向傾斜,在“放管服”上繼續下功夫,相關標準的制定和監管體系的完善也要同步跟進,進一步激發社會資本和外資的積極性。

今年還將著力通過城企合作發展普惠養老服務。“由政府提供土地、規劃、融資、財稅、醫養結合、人才等所有政策,鼓勵社會資本(非公立機構)參與養老服務業。南昌、鄭州、武漢、成都等7個城市已經成為首批試點城市。”秦婧説。據悉,截至目前,已有20余個省份的60多個城市加入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年內國家發展改革委還將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14億元給予支援。

商務部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博士梁威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建議,未來要進一步明確政府和市場的邊界,注重平衡社會資本參與養老服務的公益性和逐利性,在保障老齡人口權益基礎上,提升養老服務機構的自我造血能力並促進其實現可持續運營。

“下一步政策設計和實施還將更加注重居家、社區、機構一體化多層次服務體系構建,更加注重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和社會力量的主體作用,更加注重發展環境的塑造和提升監管能力。”崔煒説。


(責任編輯:)
網站無障礙
大力度支援養老服務業實招將落地
來源:經濟參考報2019-04-08 08:59:01
近一個月來,多地也在緊鑼密鼓開列2019年養老服務改革方案。從部委調研和地方政策看,社區養老、醫養結合成支援重點,不少地方已明確具體建設指標,相關標準規範也在醞釀中。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