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部門聯合出手 這個城市的房價上漲之路被堵?

來源:中國網·地産中國 2017-08-04 10:29:00

一線城市中,目前唯獨廣州的房價還在不斷上漲。

就在昨天,廣州終於出手了,該市發出通知,核心有以下幾點:

1、開發商銷售價格一律不得高於備案價格。對於不接受指導的項目,一律不給預售證或者不給網簽。

2、嚴查購房者資金來源,首付資金必須自有,不得以其他名義申請貸款用於購房。

3、強化監管,對於開發商的違規行為可暫停網簽,並納入失信企業名單。

可以説這些措施刀刀見血,拳拳到肉。

比如超出備案價一律不得預售或不給網簽。這是最狠的一招,開發商一旦超出備案價,意味著房子賣不出去,房子賣不出去,開發商怎麼回籠資金,所以購房者對於接下來的廣州樓市應該可以放心,房價將會得到真正的控制。

至於開發商會不會通過精裝修和車位,雙合同等方式變相給購房者漲價,融360房貸君認為這種可能性也很小。

首先,當地已經明確了相應的應對策略和懲罰方式,如果開發商搞“雙合同”,輕者暫停網簽整改,重者納入失信企業名單。這種懲罰是相當嚴重的,最重要的是,企業一旦被納入失信就意味著銀行對你關門了,開發商從銀行貸不出錢來,購房者買你們的房子也無法獲得銀行貸款支援。項目週轉不起來,開發商就得不斷失血,就算是財務成本也會吞噬掉他們的利潤。

而對於近期市場上冒頭的一些加杠桿的購房行為,這份通知也給出了明確信號,無論是公積金還是商貸,都將嚴格審核首付資金來源,以其他名義貸款最終用於購房的行為也將被嚴格約束。

需要注意的是,這份通知是由10個部門聯合下發的。通知的信號十分明顯。

融360房貸君試著解讀一下:

一、這不是“計劃”,不是“市場”,而是“管理”

“管理經濟”,你沒聽錯,當前的房地産市場,它既不是完全的市場,也沒有退回至計劃,而是呈現出一種全新的模式——管理經濟。我對這種模式的理解是:

房地産仍然呈現出一種重分的市場特點?,但這是完全建立在管理之下。以往是市場倒逼管理,現在是管理駕馭市場。比如房價漲了,房子不夠賣了,僅僅通過採用限購和增加供應的策略來被動應對是不夠的,而是主動管理,開發商售價不得超過備案價,個人貸款發放要嚴格控制風險。

這實際上體現了上面一種全新的管理模式,市場買賣雙方可以自行完成交易,但這個市場有多少貨,有多少買主,在一定程度上是被調控著的。

這就形成了一種可控的供需平衡,開發商不能獲得暴利,而炒房者也無賺錢的機會。

二、房價暴漲行情從此一去不復返

易居房地産研究院剛剛發佈的報告顯示,上半年個人房貸佔新增貸款比例連續兩個季度下降。2016年底的比例是56%,而2017年2季度是28%,隨著調整的深入,這一比例有望繼續下降,貸款比例的下降,意味著房地産正在夯實基礎。

但部分城市開發商的行為,有可能引發資金在局部的集中,這種情況發生在一線城市,更是麻煩。所以從這次通知來看,我們能很明顯感覺到調整的決心。無論是誰,也不能打亂市場節奏,2016年那次的暴漲絕不會再出現第二次。那次暴漲,熱門城市房價平均漲幅達到了50%,這個幅度是可怕的,背後是大量的貨幣支撐,而透支的是居民未來幾十年的收入,再來一次,誰也負擔不起。灰犀牛如果變成現實,倒楣是所有人。

三、房地産只是媒介,金融才是根本

誰也不能否認,房地産已經吸納了足夠多的資金,如何消化主要有兩點,一是增加居民收入,二是加快發展實體,使房地産所吸納的資金佔整個貨幣存量的比例下降至安全的水準。這兩條路絕對沒錯,但路長且艱,為了防止房地産出來搗亂,對流入流出房地産的資金要做到完全掌控。

通過調節貨幣流入房地産的速度,過濾炒房需求,打擊開發商的變相漲價,確保房子都用來住的。沒有熱錢進來,房地産就不會有大的波動。

我們的房地産市值已經超了300萬億,約43萬億美元。同時我們的貨幣存量已經超過150萬億,約21萬億美元。

一旦出現什麼風吹草動,這麼龐大的資金量,勢必引發“擠兌”效應,給整個金融帶來巨大壓力。所以房地産不能有問題,既不能暴漲也不能暴跌。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10部門聯合出手 這個城市的房價上漲之路被堵?
來源:中國網·地産中國2017-08-04 10:29:00
一線城市中,目前唯獨廣州的房價還在不斷上漲。就在昨天,廣州終於出手了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