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9月26日,從北京鏈家獲悉,該公司近日調整了仲介費的收取標準,收費標準從目前房屋成交總價的2.7%統一下調至2%。
票據逾期情況趨於穩定,8月新增逾期企業數7家
9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佈1—8月全國房地産市場基本情況。數據顯示,前8個月,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7.1%,商品房銷售額下降3.2%;8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城市分別有17個和3個,均比上月減少3個。
8月底,多部委落地多項政策組合拳,各地政策落地節奏加快,對購房者情緒帶動明顯。
第39周重點15城新房成交環比上升58.18%,上海、北京實現翻倍增長
據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9月樓市成交量整體同環比均下降。一線成交面積環比小幅上漲4.17%,北京本月漲幅最大,為26.9%,深圳跌幅最大為18.1%。二線整體環比下降5.20%,其中蘇州跌幅顯著,為26.56%。庫存面積總量略有上升,深圳漲幅最高,為8.42%。
9月19日,武漢取消二環線以內住房限購政策, 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購房需求。
記者今天從省統計局獲悉,今年以來,山東圍繞強工業、促投資、擴內需、穩外貿等重點領域強化政策供給,優化服務保障,前8個月,工業、投資、消費等主要經濟指標增勢平穩,全省經濟運作總體延續穩步復蘇態勢。
本週房地産領域重磅消息,莫過於廣州市優化樓市限購政策。
今年以來,部分經濟指標有所波動,居民消費價格低位運作,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引發了一些社會輿論對中國經濟恢復和發展前景的擔憂,國外唱衰中國的種種論調沉渣泛起。看待中國經濟形勢,應結合發展階段變化,全面地看、辯證地看,既要看“形”也要看“勢”,既要看“量”更要看“質”,既要“縱看”還要“橫看”。綜合不同維度分析判斷,當前儘管面臨著來自國際國內新的困難挑戰,但中國經濟持續恢復、總體回升向好的態勢沒有變,韌性強潛力大空間廣的基本面沒有變,高品質發展長期向好的大勢不可逆轉。
在中國重點城市實施了13年的住房限購政策正逐步退出。觀察人士認為,這是中國樓市政策出現重大轉折的一大信號,房地産市場逐步進入新階段。
9月20日,廣州發佈《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優化我市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政策的通知》
進入2023年,相比復蘇承壓的地産企業,物業服務企業整體表現較為穩健。
9月19日,武漢取消二環線以內住房限購政策, 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購房需求。
深圳“認房不認貸”政策落地已半月有餘,深圳單周新房住宅、二手住宅成交量延續增長態勢,市場信心有所回暖。
9月19日,湖北省武漢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等六部門發佈《關於進一步促進武漢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明確取消住房限購,優化家庭住房貸款套數認定標準。
二手房買賣違約情況有很多,其中六種現象佔比較高,買方和賣方都應提前做好準備。究竟有哪些現象?我們怎麼來看這幾種現象?
根據中指研究院監測顯示,9月1日-19日,瀋陽、南京、大連、蘭州、青島、濟南、福州、鄭州、合肥、無錫、武漢11個城市全面取消限購;目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蘇州、廈門、成都、長沙、天津、海口、三亞等城市依舊存在限購。
全市經濟延續恢復態勢。昨天,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發佈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1.1%,剔除新冠疫苗生産影響,增長3.2%。全市市場總消費額同比增長8.9%,其中服務性消費額增長13.3%。
近期,各地房地産調控政策密集出臺。從明確首套房“認房不認貸”政策,到發佈降低存量房貸利率、調整優化住房信貸政策,再到多個城市取消限購限售,樓市迎來多方位刺激政策,釋放出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信號。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