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國城鎮運營投資論壇圓滿舉行

來源:地産中國網 2017-01-08 13:29:00

2017年1月8日,“中國城鎮運營投資論壇2017”暨中國城市運營聯盟倡議大會在北京舉行,來自中國城市運營投資全産業鏈各領域的百餘家機構參加會議。

在本次論壇上,中國城鎮化促進會聯合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中信PPP聯合體、中國銀行、中國建築等55家機構舉行了中國城市運營聯盟發起倡議活動,希望匯集更多社會資本共同參與中國城鎮運營實踐,把握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投資機會。

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理事長 孔丹

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理事長孔丹指出,新型城鎮化要在實踐中總結、歸納和提煉,形成中國的新型城鎮化創新理論體系,更好地指導未來的城鎮化發展道路。在城鎮運營投資實踐中,要把規劃的引導作用凸顯出來,通過“多規合一”形式把規劃藍圖確定下來,引領産業要素和資本要素集聚;要通過投融資體制創新,使城鎮化走出完全依靠政府資金和平臺的老路,形成更多依靠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城市運營PPP模式;更加關注産業大配套、産業大協同,推進産城融合、産融結合,賦予新型城鎮化更多的産業內涵。

活動現場

中國城市運營聯盟發起機構表示,中國城市運營聯盟的建設將聚集業內實力機構,聯合社會各界力量,共同打造引領城市運營規範與標準的重要專業組織,城市運營、特色小鎮項目孵化器。聯盟運作將在匯集中國城鎮運營和“PPP”模式的相關理論探索,以及“多規合一”的城鎮運營項目實踐經驗同時,整合社會資源共同參與城鎮運營項目的策劃、規劃、投資、開發、運營和管理,推動區域産業發展,分享新型城鎮化建設投資收益。

城市運營、規劃引領

中國30多年的改革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在世界歷史上規模巨大、速度最快的城鎮化進程中,中國從高速發展進入經濟增長新常態。作為新時期中國加快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的重大戰略,新型城鎮化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需要科學佈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城市群,與區域經濟發展和産業佈局緊密銜接,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

新型城鎮化建設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匯聚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對未來整體性、長期性、基本性問題的思考和設計,需要具有長遠性、全局性、戰略性、方向性的規劃引領,需要用規劃來規範産業支撐、設施配套、城鄉統籌和城市管理,匯集政策、産業和投融資資源,推動城鎮、産業和金融的融合發展。

中信城開PPP首席顧問、華晟基金董事長 林竹

中信城開PPP首席顧問、華晟基金董事長——林竹博士的“迎接中國的城市運營時代”主題發言分享了中信城市運營PPP創新模式的經驗,以土地運營為基礎,以産業運作為保障,以資本運作為核心,以構建産業、文化、交通、生態和人居環境等城市綜合系統為目標,通過PPP運作方式,以前瞻性的城市發展策劃和規劃、土地整理、城市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産業投資等一系列的資源整合運作,提升目標城市的功能規模和資源價值,最終獲取城市整體資源溢價和城市投資增值收益。

在國家有關部委的推動下,中國的特色小鎮建設逐漸成為産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特色小鎮”成為市場熱點,但與此同時,冷靜的態度與科學的認識同等重要。特色小鎮要小而美,新而活,建設特色小鎮要找準定位,在規劃設計中凸顯個性與差異,面對特色小鎮這種新的業態,開發商的角色則從整合地産産業鏈進化到整合更廣泛的社會資源。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中心副主任 喬潤令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中心副主任喬潤令從特色小鎮建設的政策導向與市場機遇兩個方面分享了他的看法,最後他指出,特色小鎮要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發展理念,結合自身特質,找準産業定位,科學進行規劃,挖掘産業特色、人文底蘊和生態稟賦,形成“産、城、人、文”四位一體。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2017中國城鎮運營投資論壇圓滿舉行
來源:地産中國網2017-01-08 13:29:00
為大力推進中國新興城鎮化建設,發展特色小鎮,中國城鎮化促進會聯合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中信PPP聯合體、中國銀行、中建總公司、光大銀行等機構,創始發起“中國城市運營聯盟”,于1月8日下午在北京舉辦“城鎮運營投資分論壇”暨“中國城市運營聯盟”倡議活動。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