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銀行二手房貸利率上調一成

來源:中國網·地産中國 2017-07-18 09:07:00

最近一段時間,房貸市場波折不斷,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買房者的買房進度不斷被打斷,而這次,被影響到的則是二手房的房貸,尤其是房屋面積小、房齡大的二手房,出現了房貸利率上浮10%的情況。目前的南京市場,首套房的貸款利率基本以基準利率為主,只有少部分銀行還可以實行九五折的優惠。

房貸收緊 二手房貸款利率被上調

近日,記者得到消息稱,有銀行對二手房房貸利率進行了調整:對於客戶首套房中的二手房的房貸情況,若二手房的面積小于等於50平方米,則房貸利率執行基準利率上浮10%; 若大於50平方米、小于60平方米,執行基準利率上浮5%;若大於60平方米,則執行基準利率。此外,在二手房的房齡方面,若房齡在20年以上,也就是在1997年之前的房子,房貸也會按實際情況,執行基準利率上浮5%-10%。據悉,這些調整已經從6月21日起在該銀行開始實施。

記者隨後經過多方求證,確認執行該項調整的銀行為四大國有銀行之一,目前該銀行針對二手房的房貸利率最高上浮10%,主要針對首套房中的二手房業務,根據面積實行房貸利率調整,該行還表示,這項政策實際上對於大多數客戶來説,影響並不大。

政策不一 有銀行依舊可以申請優惠

在出現有銀行對於二手房的房貸按面積調整貸款利率的時候,依舊有銀行對於首套房房貸執行著九五折優惠。

記者從華夏銀行了解到,目前對於首套房的房貸利率,無論是一手房還是二手房,針對其優質客戶,還是有希望申請到基準利率九五折的優惠。雖然對外通報的房貸利率是執行基準利率,面對自己的優質客戶,華夏銀行還是給出了優惠。

據其透露,目前四大國有銀行多已實施基準利率上調5%-10%,而少部分股份制銀行還能放出優惠。

而記者從另外一家國有銀行工商銀行了解到,面對首套房的二手房小且老的情況,目前的房貸還是實行著基準利率,暫未對利率進行上浮,不過對於此類房貸的審核將變得嚴格,而對房貸利率進行優惠的情況,現階段是絕對不會發生了。

原因多樣 宏觀調控不容忽視

對於國有銀行收緊房貸政策,甚至上浮房貸利率的情況,國有銀行自身與股份制銀行表現出了不一樣的態度。

“主要是國家宏觀調控的表現,目前房貸市場規模相當大,如此大的規模勢必需要國家進行干預,表現形式就是收縮資金,用來防範風險。其次,目前資金市場的資金需求變大,銀行的另一個‘明星商品’——理財産品的收益也隨之升高,最近一段時間,5%乃至6%的預期收益率的理財産品開始出現,一定程度上吸引了更多人選擇理財,相比較而言,房貸的利潤空間正在減少,按照基準利率放貸其實賺不到利潤了。”工商銀行的信貸業務部門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

某股份制銀行的貸款經理則表示,國家政策層面的內容不可忽視,不過造成目前房貸市場各家政策分歧如此大的原因,還是因為國有銀行早早完成了任務,“他們完成了當前時期的任務,用完了貸款額度,也就慢慢開始不再做那些小且老的二手房的房貸了,不然賺的少。”

壓力增大 買房人與銀行都受影響

對於買房人來説,基準利率上浮,意味著還貸金額增加。假設買房人貸款200萬,還款時間為20年,每月還款方式為等額本息,如果房貸利率上浮10%,20年的時間,經過計算,增加的利息達到了130779元。面對這筆多出來的費用,必然會有買房者重新回到觀望者的行列。

據央行公開數據顯示,去年全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2.65萬億元,同比多增9257億元。其中,多為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的“住戶部門中長期貸款”項目增加了5.68萬億元,佔新增貸款額的約45%。可見,房貸在銀行貸款中所佔比重很大,銀行對房貸的政策性調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宏觀經濟和銀行業的發展動態。

幾位銀行業人士向記者表示,現在房貸利率上升,對於購房者而言,其購房成本上升,月供壓力增加; 但對於銀行而言,這也是無奈之舉。這種情況下,儘管房貸依然是大部分銀行的優質業務,但是房貸的資金價格上行,放貸難度在加大,信貸利率上行是趨勢。預計目前基準利率為主流的局面將逐漸轉變為基準利率上浮。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部分銀行二手房貸利率上調一成
來源:中國網·地産中國2017-07-18 09:07:00
目前南京市場,首套房的貸款利率基本以基準利率為主,只有少部分銀行還可以實行九五折的優惠。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