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負資産房暴增14倍 親歷者講房子如何被收走

來源:地産中國網 2016-05-03 09:21:00

(原標題:香港負資産房暴增14倍 親歷者告訴你銀行如何收走房子)

“五一”前夕,香港金融管理局公佈的一組數據刺痛了不少香港市民:2016年一季度香港負資産住宅按揭宗數從去年四季度的95宗增加至1432宗,暴增14倍,創2011年10月以來新高。

之所以用“刺痛”,是因為不少20世紀90年代後期的香港購房者都有過“負資産”的經歷。

香港1998年出現首次通縮後經濟開始變差,2003年又遭遇了非典(SARS)侵襲,樓價大幅下挫,較1997年的高位下跌了近70%。2003年6月,整個香港的住宅負資産宗數達到了歷史最高的105697宗。

戴著口罩的男子從房産仲介門口走過

“1997年的時候我買了一套價值742萬港元的房子,從銀行貸了667.8萬港元,可這間住宅到2003年就只值250萬港元了。”在香港一家律師行工作的趙偉(化名)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最終,由於無法拿出更多現金來彌補抵押品的價值不足,趙偉的房産被銀行收走拍賣。

如今,不少剛工作不久的香港購房者很有可能重蹈趙偉的覆轍。

負資産經歷者決心終生租房

1997年,拿到第一筆年終獎金的趙偉決定在香港完成置業夢想。幾經挑選後,他連夜排隊抽中了位於香港深井浪翠園小區的一套住宅。

“房子是927平方尺(103平方米),當時每平方尺的價格是8000港元,總價約742萬港元。”趙偉告訴本報記者,當時的借貸環境非常寬鬆,首付僅需一成,他覺得非常幸運。

誰料,這套房子竟成了他一生的噩夢。

2003年,金融危機加上非典席捲,市民對香港樓市失去信心,房價開始暴跌,比1997年的高位下跌了約70%。“當時就算是新樓盤,每平方尺的價格也只有2000~5000港元,很多香港人都難逃負資産的命運。”趙偉表示。

由於房産的抵押價值已經低於未償還貸款總額,銀行便開始向不少業主callloan(要求借款人提前部分還款)。“萬萬沒想到有一天銀行也給我打了電話callloan。”趙偉買房時從銀行借貸了667.8萬港元,而他那套房産當時的價值跌到了250萬港元,是原價的近1/3,他自然也成了負資産人士。

“銀行打電話來時,我還欠銀行500多萬港元,銀行要我再追加300多萬港元,以彌補抵押品價值不足的情況,否則就要收樓。”趙偉回憶起當時的情況依舊心有餘悸,“感覺天要塌下來了。”

香港房價曾多次出現大幅下挫

無奈的是,趙偉家境並不富裕,買房、裝修已經花光了所有積蓄,最後他只能眼看著銀行收走這套精心裝修的房子。“房子也沒有了,還欠了一身債。”趙偉告訴本報記者,銀行以200多萬港元將房子拍賣後,他還欠了銀行200多萬港元。

最近,趙偉終於還清了所有欠款,但受過挫折的他早已決定終生租房。

像趙偉一樣,經歷過負資産的香港人不在少數。根據香港金融管理局數據,2003年6月,出現了105697宗負資産案例,未償還貸款額高達1650億港元,即每宗平均欠款156萬港元。

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上月公開表示,負資産在經濟不好的時候經常出現,樓價自從去年9月以來,已經下跌11%,但趨勢仍不明顯。他會密切留意樓市的狀況,因為如果樓市有大幅調整,將會影響經濟發展,除了樓價以外,還會留意負擔能力、供求等一籃子因素。

多名市場人士也對本報記者表示,如果香港房價持續下挫,負資産的個案將會大幅增加。有銀行界人士透露,一旦負資産數量增加至1000宗,就會觸及不少銀行的警戒線。

萊坊高級董事及估價及諮詢主管林浩文則對本報記者表示,負資産的情況會持續出現,但不會像1997年時那麼嚴重,除非樓市在很短時間內大跌20%~30%,“目前香港樓市的買家以自用人士及打工人士為主,只要經濟沒有大幅變差,問題不會很大。”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香港負資産房暴增14倍 親歷者講房子如何被收走
來源:地産中國網2016-05-03 09:21:00
“五一”前夕,香港金融管理局公佈的一組數據刺痛了不少香港市民:2016年一季度香港負資産住宅按揭宗數從去年四季度的95宗增加至1432宗,暴增14倍,創2011年10月以來新高。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