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房子:一個華北縣城的“丈母娘經濟”

來源:地産中國網 2014-02-10 08:39:00

 南和縣,一個位於華北平原河北省中南部的普通縣城。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南和縣周邊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進城,讓這座人口超30萬的小縣城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條條寬敞的馬路鋪開,一排排高樓拔地而起。

 近日,記者回鄉時發現,城鎮化的快速發展讓當地人享受城市生活的同時,也讓不少人為此煩惱起來。

 林偉的婚房煩惱

 1993年出生的林偉,初中畢業就開始外出打工,北京、無錫、武漢等城市都去過,愛上網,喜歡打遊戲,也是一個典型的“90後”。

 他所在的村子位於南和縣約7公里處,以農業為主要經濟支柱,一年種兩季收兩季,主要農作物是麥子和玉米,間或種一些棉花、大豆和花生等經濟作物。

 林偉過完2014年這個春節,就滿21周歲了,下一年就到了法定的適婚年齡。按照當地習俗,家裏人在今年春節就應該請媒婆給他物色結婚的對象。但是,今年春節林偉家裏卻為此事犯了難——因為林偉結婚的新房還沒有著落。

 無論是在城市裏,還是在農村,結婚新房都是大事。林偉家裏兄弟姐妹4個,一個姐姐兩個哥哥都已經成家立業,但是家裏只有一套房子。如果林偉要結婚,顯然家裏的房子不夠住。

 按照當地前幾年的習俗,男方的孩子在適婚年齡之前,家裏往往會在自己家的宅基地上先蓋上一座兩層的樓房當做新房。因為一般女方在和男方結婚之前都會提出要一套新宅院作為結婚的首要條件。

 林偉家裏早在10年前就買了鄰居一塊三分大的宅基地為其修建結婚新房所用。2013年秋末冬初,林偉的母親正準備自建房屋時,因霧霾引發的連鎖反應打亂了家裏的計劃。

 由於霧霾嚴重,2013年河北省一些污染嚴重的企業被要求停業整頓,這導致村子周邊的磚窯廠停工,而蓋房所需要的磚瓦一夜間奇貨可居,價格水漲船高。

 “現在村裏蓋房也不便宜了。”林偉母親給記者算了一筆賬,2013年270元左右就可以買到1000塊紅磚,現在漲到了350元,而且鋼筋、水泥、預製板這些材料價格都在上漲。2012年,同樣自建一套房屋可能需要花費15萬元,但今年要多花幾萬元。

 “丈母娘經濟”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隨著當地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許多農村人開始在南和縣城購房置業。與此同時,女方的家庭對男方的要求也水漲船高。

 林偉母親説,現在村子裏説媒,女方一開口就是城裏有套樓房,家裏還要有一輛轎車,家裏要是沒房沒車,媒人都不願意進家門。

 林偉家裏陷入兩難抉擇,是在城裏買房還是家裏自建蓋房?其實關於這一問題,在2013年林偉的家裏人已經討論了幾次,但始終沒達成一致意見。

 今年春節,村裏不少新談成的結婚對象幾乎都在縣城買了房,甚至買了轎車。如果自家沒有一輛轎車,都不好意思去相親。

 林偉母親説,村子前邊那條街的居民2013年購置了不下四五輛轎車,都是給孩子結婚準備的,車價從幾萬元的自主品牌到十幾萬元的合資品牌,有時候出村短短幾百米的路都因車多堵起來。

 “這兩年風俗賴得不行(不好的意思)。”一説起這些事情,林偉的母親就感嘆,現在的社會變得太現實,以前的傳統已經變了味道。

 林偉母親的表述,與之前的熱詞“丈母娘經濟”類似。“丈母娘經濟”通常的解釋是,男方沒房子的話,丈母娘一般不把女兒嫁出去,男方要娶女方必須滿足丈母娘的首要條件——購買房産,進而帶動房地産經濟。

 2009年,林偉親戚在縣城買房的時候,房價還不到2000元/平方米,一套130平方米的大三居也就20多萬元,而現在新開樓盤已漲到3500元/平方米,短短幾年房價上漲了70%以上。

 雖然房價大幅上漲,但房源還是供不應求。林偉的一個親戚説,一個未開售的樓盤要求購房者須花費5萬元佔號,而且現在不定房價,等到開盤再定,就這樣,也有好多人都搶著去佔號。

 林偉母親算了一筆賬,如果去縣城買房,全款肯定是拿不出的,必須到銀行按揭。按照現在的房價,買個大三居需要40多萬元,首付加上簡裝也得20萬元,再加上結婚的彩禮,置辦傢具,結完婚起碼要花費30多萬元。這一數字對於以種地和打工為主要收入來源的林偉來説,好比泰山壓頂。

 林偉對記者表示,在外地打工,每月的收入也不過2000多元不到3000元,除去吃飯抽煙的開支,每個月就剩1500~2000元,這些錢僅夠還房貸。如果要個孩子,更不要提老人生病住院,這生活簡直無法想像。而家裏的幾畝地一年也就收入幾千不到萬元。

 即便如此,林偉母親説,如果女方非要有房有車才結婚,那只能咬牙接受,“總不能因為房子,讓孩子討不到媳婦吧?”

 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

 過年,農村的年味是最濃的。農村家庭一般人口多,孩子多,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團聚,一大家人在家裏吃頓團圓飯,説説笑笑,熱鬧的氛圍是城裏給不了的溫暖。但是一般過完初五,農村就開始冷清下來,青壯年都外出打工,村裏剩下的多數是兒童和老人。

 “其實去南和縣城買房還有一個考慮就是老人和孩子,以後有了孩子上學方便,老人年紀大了,去縣城住個有暖氣的樓房也舒服。”林偉對記者説,“我贊成買房其實有一部分原因是為孩子和老人著想。”

 事實上,並不只有林偉這樣想,林偉的鄰居早已將這一想法付諸實踐。林偉的好多鄰居都是老人或妻子一人在家帶孩子。但是如今村子裏早已沒有學校,好的教育資源大多集中到南和縣城。離縣城近的居民可以每天接送孩子上學,離得遠的不僅接送孩子麻煩,而且北方的冬天天冷路滑,容易出事故。

 於是,為了讓孩子接受好的教育,許多人開始在縣城買房。有些買不起房的人,也要在縣城裏租房子讓孩子上學方便。“家裏都是一個孩子,寧可大人辛苦點也不能讓孩子受罪。”林偉以及鄰居多是這樣的想法。

 目前,林偉的鄰居就有不少人帶著孩子居住在縣城,村裏的房子十天半月不會回來住一次,即使回來,也多半是為了地裏的農活。

 林偉母親説,在南和縣城,一套兩居毛坯房租住一年要5000多元,物業費、水電費、暖氣費還要自理,而一套三居家電齊全一年則要8000多元,價格不菲。

 要知道,外出打工的人,一年到手的工資也不過就5萬~6萬元。生活壓力之大讓外出打工的人也不敢懈怠。

  雖然這兩年南和縣大力發展工業,也吸引了如燕京啤酒、金沙河麵粉這樣的企業在當地開設工廠,但是相對於一二線城市來説,工資待遇還是比較低。因此這些人多數還是選擇外出打工。於是,城裏買的房子除了老人和小孩住之外,也有不少閒置下來。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房子,房子:一個華北縣城的“丈母娘經濟”
來源:地産中國網2014-02-10 08:39:00
房子,房子:一個華北縣城的“丈母娘經濟”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