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攻堅戰即將收官産業項目引領龍江經濟快發展

來源:黑龍江日報 2013-10-31 09:26:00

今年是我省産業項目建設三年攻堅戰的收官之年。從2011年開始,省委省政府對産業項目建設年活動進行全面部署,實施省市雙層推進,各地市充分發揮主體作用,加大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力度,“十大産業”推進組積極督導推進,全省形成了産業項目建設的濃厚氛圍。“産業項目建設年”成為撬動龍江加快發展的“總開關”、“總鑰匙”,産業項目已經成為全省實現“穩增長”的重要引擎。
  省統計局統計,從2011年至今年9月底,全省完成固定資産投資23019億元,其中省、市、縣三級共完成産業項目投資11400億元。産業項目佔固定資産投資比重逐年提高。2011年為43.7%,2012年達到50.8%,2013年1~9月份提高到54.2%。市地産業項目完成投資排序與經濟總量在全省的位次大體相當,哈爾濱市(3132億元)和大慶市(2168億元)兩地佔完成投資的46.5%;各市(地)産業項目完成投資佔固定資産投資比重高於全省平均水準的有9個。三年省重點推進産業項目共計1184個,總投資9716億元;到今年9月底,累計完成投資4985億元,共建成投産項目324個。哈爾濱市和大慶市建成投産項目數量名列前茅。
  今年是産業項目建設任務最重的一年。截至9月底,全省總投資500萬元以上産業項目開復工5837個,同比增長30.5%,完成投資3487億元,同比增長35.2%。其中新開工項目4053個,同比增長26.2%,完成投資1808億元,增長23.7%。今年省重點推進的600個産業項目,開復工520個,開復工率86.7%,完成投資1264億元,投資完成率63.2%。開復工率達到100%的有齊齊哈爾市、伊春市、大興安嶺地區、撫遠縣、綏芬河市。總投資500萬元以上産業項目建成投産2032個,同比增長45.6%,完成投資789億元,增長50.4%。
  産業項目建設關乎全局。我省結合産業自身特點,明確了産業主攻方向。對每個重點産業的發展基礎、優勢、潛力進行系統性梳理研究,形成了15個産業發展潛力報告,編制完成了綠色食品産業發展綱要;集中省産業結構調整資金、科技資源、土地資源、人才資源等支援産業項目建設,積極發揮市場作用,吸引社會資本投資産業項目;對於産業基礎條件好、發展空間大的地方園區,升級為省級重點園區,在基礎設施投入等方面給予傾斜,完善園區功能,吸引重大項目能力明顯增強;推行了目標管理、簽訂責任狀、動態監測和考核評比相結合的項目推進方法,使責任主體作用更加充分發揮。
  産業項目建設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一是産業項目已成為拉動固定資産投資的主要因素。三年來,每年産業項目拉動固定資産投資增長都在19%左右,對投資增長貢獻率達到60%左右,始終位於全國前列。二是一批重大項目建設促進了産業結構調整。“十大重點産業”均有一批重大項目作為載體和支撐,大慶乙烯改擴建、中糧龍江玉米深加工、東北輕合金超大規模鋁合金板帶材等項目已建成投産,沃爾沃汽車大慶整車製造、華鶴3052化肥、萬達商業綜合體等項目正在加快建設。三是重點産業園區建設提檔升級。截至今年9月底,省重點産業園區累計開發面積300.6平方公里,完成基礎設施投資545億元,億元以上産業項目完成投資1641億元。省重點推進産業項目有近1/4集中在省重點産業園區,集聚效應日益顯現。四是一批新的央企和知名企業落戶我省。三年來,通過一系列項目謀劃和招商活動,沃爾沃、中國一拖、中鐵資源、江蘇雨潤、華南城等一批國際國內知名企業落戶我省。五是推動了科技成果轉化。突破了鐵路重載貨車、高壓大功率調速裝置、燃氣輪機、機器人、藍寶石等關鍵技術,生成了一批有競爭力的重大項目。

延伸閱讀

大慶東城區公租房建完面積88㎡家家兩室兩廳一衛

大慶鳳祥公園月底建好周邊群眾提供休閒娛樂場所

我省8所高中獲推薦資格推薦生過一本線能上清華

陽光嘉城三期純精品戶型全面開放炙手可熱洋房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三年攻堅戰即將收官産業項目引領龍江經濟快發展
來源:黑龍江日報2013-10-31 09:26:00
今年是我省産業項目建設三年攻堅戰的收官之年。從2011年開始,省委省政府對産業項目建設年活動進行全面部署,實施省市雙層推進,各地市充分發揮主體作用,加大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力度。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