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限購令”鬆動將重傷“溫州模式”

來源:地産中國網 2013-08-21 12:05:00

溫州版“限購令”的鬆動,儘管引起了極大的關注,但並沒有受到很多“責備”,而是更多地被解讀為政策的合理糾偏、順應市場的合理需求。溫州地方主政者也反覆強調,限購令的調整屬於政策向“標配”靠攏,並非“鬆綁”,不僅沒有突破國務院規定的“底線”,而且能夠滿足被錯殺的改善性需求,完全符合政策導向。

從溫州樓市超長週期下調的走勢來看,此次政策調整具有一定合理性。自2012年四季度以來,全國樓市回升趨勢逐漸明朗,百城房價同比自去年12月起連續8個月上漲,而溫州是主要城市中唯一房價同比連續下降的城市。調整前的“溫州版”限購令,其核心內容是“限制本地戶籍家庭購買第2套住房”,這在2011年各地貫徹新“國八條”出臺的所有“限購令”版本中是最嚴格的。

2011年如果不嚴格控制樓市投機炒作,溫州將面臨著“實體經濟不斷下滑”和“房地産泡沫化”相互強化的雙重風險。從2006年到2011年,溫州市區商品房銷售均價從8045元/平方米一路上漲到34674元/平方米,6年當中足足上漲了4.2倍。特別是2008年金融危機後,溫州外向型經濟模式受到嚴重衝擊,民間資金大量逃離實體經濟而進入房地産開發和購置。值得注意的是,大量民間資金進入樓市,不僅嚴重放大了樓市走向泡沫化的風險,而且讓實體經濟日益“空心化”。可以説,溫州市政府在當時出臺全國最嚴厲的“限購令”,不僅是為了控制房地産投資炒作,更是為了挽救實體經濟,阻止資金向房地産集中,並讓資金更多地回流到實體經濟中。

多年來,溫州實體經濟的競爭力來源於民營經濟活力與草根金融動力結合。2011年以來,不僅外需下滑局面未改,而且由於宏觀資金面緊縮,民間借貸鏈條受到衝擊,人工和資金成本上升,實體經濟舉步維艱。旨在解決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和投資出路的“溫州金改”不僅並未取得實質性進展,而且因為民間借貸風險的爆發而使得傳統草根金融的優勢喪失殆盡,造成經濟增長持續下滑。從官方發佈的統計數據看,上半年溫州GDP增速僅為7.4%,遠低於浙江省8.3%的增速。下滑最快的是包括房地産在內的第三産業,而這與溫州在浙江省的地位是極其不相稱的。在經濟增長考核的壓力下,不得不將經濟增長點轉向了被持續打壓和沉澱民間資金的房地産。房地産頹勢如果能夠扭轉,不僅固定資産投資、地方財政能夠恢復增長,而且沉澱在房地産行業上的存量民營資金才能盤活,傳統草根金融才能像往常一樣正常運轉起來,才有可能繼續考慮民營經濟的發展和轉型問題。

對政府而言,溫州鬆綁“限購令”的舉動確實屬於無奈之舉。因為,民營經濟舉步維艱和實體經濟轉型困境的局面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這對地方經濟産生了非常大的衝擊。而對新一屆溫州地方主政者來説,經濟增長績效考核的壓力又很重,短期內可以“拿的起來”的只有房地産,同時房地産市場的走勢又對民間存量資金的盤活,進而對民營經濟至關重要。

但民營經濟惡化的生存環境和轉型的困境並無實質性改善的情況下,溫州地方政府鬆動“限購令”的“托市”行為,對溫州的經濟前景、民營經濟的轉型和民營銀行的發展來説是個非常不好的信號。因為,政府“托市”行為意味著樓市結束長達22個月的下跌是必然,觸底反彈也是必然。儘管沉澱資金有解套的希望,但民營經濟衰弱的現狀及其面臨的約束環境,不僅不會使這些盤活的資金重回實體經濟,反而會誘使更多的民營資本進入房地産,而近期溫州樓市因“限購令”放鬆而回歸火爆已經充分説明瞭問題。

進一步講,溫州對於樓市的“托市”行為,可能會讓溫州走上與其他依賴房地産的內地城市一樣的發展道路,即土地財政支援下的“經營城市模式”。對房地産依賴越深,民營經濟和民營銀行的前景就越黯淡,而從前引以為豪的“溫州模式”將漸行漸遠。深圳市房地産研究中心 李宇嘉

 (來源: 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專家:“限購令”鬆動將重傷“溫州模式”
來源:地産中國網2013-08-21 12:05:00
溫州對於樓市的“托市”行為,可能會讓溫州走上與其他依賴房地産的內地城市一樣的發展道路,即土地財政支援下的“經營城市模式”。對房地産依賴越深,民營經濟和民營銀行的前景就越黯淡,而從前引以為豪的“溫州模式”將漸行漸遠。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