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匯聚資源建起智慧之城

來源:科技日報 2023-10-31 09:27:55

科技創新賦能東北全面振興行動實施半年來,黑龍江、吉林、遼寧和內蒙古自治區“三省一區”發揮科技創新支撐引領作用,結合區域特色,取得了突出成績。為此,本版推出專題報道,通過典型案例多角度展現科技創新賦能東北振興的豐碩成果和成功經驗。

十月的遼東半島,秋風颯爽,碧波盪漾。遼寧省大連市高新技術産業園區(以下簡稱大連高新區)西部,一座以科學命名的“城”矗立起來。

數年前,這裡還是一片地廣人稀的農場。如今,這裡已成為一座匯集豐富科教資源、創新發展成效顯著的智慧之城——英歌石科學城。

“堅持‘四個面向’,聚焦區域科研創新優勢能力,聚焦以潔凈能源為主線的‘1+X’研究方向,發揮創新策源作用,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大力賦能産業升級,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策源中心。”10月17日,大連高新區黨工委委員、大連市英歌石科學城規劃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專職副主任張孝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科教資源聚一堂

隨著一座座大樓的奠基封頂、一個個單體項目的完工交付,英歌石科學城正一步步由藍圖變為現實。

2022年1月,英歌石科學城規劃建設全面啟動,該科學城以“兩年見雛形,五年全面運營”為目標,全力推進各項工作。“新一批39萬平方米的實驗室項目已有26萬平方米實現封頂,科技服務設施和市政基礎配套工程建設正在有序推進。”張孝介紹。

大連市舉全市之力加快英歌石科學城建設。該市先後出臺《關於英歌石科學城規劃建設的實施意見》《關於支援英歌石科學城科研人才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措施,為將英歌石科學城建設成為具有國際水準的科學研究高地、人才聚集高地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借鑒其他地區先進科學城經驗的基礎上,英歌石科學城高水準規劃佈局,以“科研+科學家+城”深度融合理念,科學論證、合理確定各功能分區,按需定制科研、産業和服務配套設施。

隨著包括大連理工大學、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內的各類高端科研資源迅速匯聚,重點科研平臺建設加速推進。“目前,英歌石科學城已佈局了‘1132’高能級科研創新平臺,即中國科學院大學能源學院、大連先進光源大科學裝置預研項目——大連先進電子束測試平臺、3個全國重點實驗室、2個遼寧實驗室。”張孝介紹説。

創新發展頻出招

自建設以來,英歌石科學城始終堅持把人才和創新作為推動建設發展、集聚創新策源動能的核心要素,加快體制機制改革,構建“三大平臺”,推動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融合”協同發展。

體制機制創新是創新發展的首要之義。張孝介紹,英歌石科學城把人才和創新作為推動建設發展、集聚創新策源動能的核心要素,突出科學研究由研究人員“説了算”,充分體現科研條件自主確定、科研經費自主使用、科研方向自主選擇、科研攻關自主聯合、科研人才自主選聘和成果轉化自主適用。

為支援英歌石科學城發展,大連市安排了專項資金支援,並著手設立英歌石科學城基金,構建全生命週期基金體系,通過股權投資或組建産業(創業)子基金等方式,帶動社會資本為研發和轉化提供多元化資金支援。

對一座科學城來説,任何創新發展都離不開大批高水準科研人才的匯聚。英歌石科學城通過“帶土移植”“以才引才”等方式加快創新鏈引智,吸引高端科研人才匯聚。

“在落實落細‘興遼英才計劃’‘興連英才計劃’基礎上,我們研究出臺具有英歌石科學城特色的人才政策,發揮高新區人才港作用,形成‘引育用留’全鏈條人才政策。”張孝表示,目前已經梳理完成包括235個細分研究領域的實驗室(科研團隊)、1800名科研人才的首批擬入駐實驗室(科研團隊)清單。

“面向未來,踔厲奮發。我們將加快建設步伐,為承載國之重器和科技自立自強服務,為東北、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服務,為大連高品質發展、實現創新能級、産業能級和城市能級大幅躍升服務。”張孝表示。

(責任編輯:孫悅)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遼寧:匯聚資源建起智慧之城
來源:科技日報2023-10-31 09:27:55
科技創新賦能東北全面振興行動實施半年來,黑龍江、吉林、遼寧和內蒙古自治區“三省一區”發揮科技創新支撐引領作用,結合區域特色,取得了突出成績。為此,本版推出專題報道,通過典型案例多角度展現科技創新賦能東北振興的豐碩成果和成功經驗。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