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業態融合讓文旅産業“活”起來

來源:人民網 2023-09-15 16:13:33

從沉浸體驗的文博館,到座無虛席的音樂演唱會,再到具有國潮風尚的文化旅遊節,近期,文旅融合的旅遊模式為文旅産業發展注入了新的動能。

今年,我國旅遊市場呈現明顯的增長態勢,豐富優質的旅遊供給為文旅産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多位專家在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表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化與旅遊的深度融合發展將成為拉動文旅經濟增長的突破口,培育多元共生的旅遊業生態體系,有利於推動文旅産業發展。

文旅場景豐富多樣

國家文化和旅遊部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國內旅遊總人次23.84億,比上年同期增加9.29億,同比增長63.9%。

剛剛結束的暑期出遊,是觀察文旅趨勢的重要窗口。近日,中國旅遊研究院發佈的《2023年暑期旅遊市場監測報告》顯示,暑期旅遊市場熱度不斷走高,旅遊市場出現“業態上向産業鏈下游、空間上向遠端目的地”同時擴散現象。

學生們在國家博物館中進行沉浸式參觀,見證歷史與文化的神奇悠長;青年們結伴來一場説走就走的Citywalk,在蘇州古城裏來一場國風之旅;絡繹不絕的遊客們在河南鄭州的“夜遊”活動中感受夜演、夜市、夜生活,體會夜色的瑰麗......

文旅融合體現在多元生活場景中,親子遊、休閒遊、夜間遊等多種出遊形態使得文旅消費熱度持續升溫。

近期的文旅市場也呈現出一些新特徵。全國旅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孫若風認為,傳統形態與新業態的“同臺共演”,傳統的景區遊、生態遊與鄉村遊、周邊遊等新興旅遊業態互相配合,相得益彰; “獨唱”與“合唱”的融合,文旅産業與相關産業加強融合,呈現出農文旅、工文旅、商文旅等多種文旅形式;當地居民與外來遊客的共創共用,主客一同體驗夜間場景,共促夜間經濟繁榮。

文旅項目品質提升

隨著消費觀念、旅遊理念的不斷改變,文旅需求也呈現出升級趨勢。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隨著大眾旅遊從初級階段走向全面發展新階段,多樣性和品質化的消費需求開始倒逼旅遊供給側創新和結構性優化。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公佈了40個全國旅遊演藝精品名錄擬入選項目,其中,有洋溢著藝術與青春氣息的音樂盛會,有以地方戲韻帶來繾綣美感的崑曲表演,也有以民俗文化滋潤心靈的實景演出。

文旅項目的品質化打造不僅向社會提供文化內涵豐富、藝術水準精湛的文旅內容,還能夠滿足遊客多元需求、完成相關消費擴大,實現良好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文旅産業提質增效、鑄就精品,對於文旅發展和經濟增長有著推動作用。提煉精品、推出經典,是文旅領域與時俱進的重要突破。”孫若風表示,文旅精品項目能對創作生産起到引導和推動作用,同時也能讓人民享受到優質的文旅産品,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數字技術創新發展

8月26日,文化和旅遊部印發《文化和旅遊部關於公佈首批文化和旅遊部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名單的通知》,明確啟動12個首批文化和旅遊部技術創新中心建設的工作。

首批文化和旅遊部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名單主要涉及演藝裝備、遊樂設施、智慧旅遊與景區建設、藝術顯示與交互體驗、文化數字化與智慧化等特色鮮明、應用性強的場景,位置部署在北京市、遼寧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山東省、湖南省、廣東省、四川省,依託單位既有行業知名企業,又有國內重點高校。

借助科技創新實現智慧化文旅內容,以技術創新協同推動科技成果産業化,有利於文旅産業的數字化長效發展。戴斌表示,預計從2024年開始,旅遊消費各項指標增速將回歸常態,旅遊經濟將轉向資本、科技、數字化和文創驅動的內生性增長模式。

未來,文旅發展將在不斷融合創新之中,呈現文旅産業新特色,激發文旅市場更大活力。“文旅業作為內容産業,只有把特色挖掘出來,才能吸引人、打動人,推動文旅産業的發展。同時特色需要創意來呈現,模式的成敗往往取決於創意。在融合的大時代中,主動與時代、行業相融,在發展過程中有所創新。”孫若風説。


(責任編輯:孫悅)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多元業態融合讓文旅産業“活”起來
來源:人民網2023-09-15 16:13:33
從沉浸體驗的文博館,到座無虛席的音樂演唱會,再到具有國潮風尚的文化旅遊節,近期,文旅融合的旅遊模式為文旅産業發展注入了新的動能。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