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二手房可帶押過戶,調高並統一全市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至100萬

來源:澎湃新聞 2023-07-10 14:23:56

7月10日,從浙江省溫州市人民政府官網獲悉,溫州市出臺新一輪政策促進樓市健康發展措施。近日,溫州市出臺《關於進一步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簡稱《措施》),共有7條面向購房者,對於廣大購房者關心的“二手房”帶押過戶、公積金貸款額度提高等方面均有了新調整,進一步保障購房者權益。

《措施》規定,在押房産在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前提下,在未解除原抵押狀態下過戶並辦理相關登記手續時,無需先還貸解押再辦理過戶,可以實現帶抵押房産過戶轉移登記和抵押權登記手續同步辦理。

同時,為保障購房者權益,打擊虛假廣告,《措施》規定,實行委託銷售的,房地産承銷機構應及時將委託銷售合同向項目所在地房地産主管部門備案。房地産承銷機構發佈房地産項目代理銷售廣告的,應當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房地産廣告發佈規定》等要求。溫州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舉旨在保障購房者“所見即所得”,避免實際交房情況與沙盤展示不一致。

此外,《措施》加大了對公積金貸款的支援力度,繳存職工家庭購買、建造、翻建、大修首套住房,申請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的,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20%,購買、建造、翻建、大修家庭第二套住房,申請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的,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40%。

值得一提的是,溫州市于去年6月曾出臺支援合理住房需求的階段性政策,提出購買首套住房,降低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至20%。不過該政策有效期至2022年9月30日。

此次《措施》還完善了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政策,調高並統一全市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其中,雙人繳存家庭最高貸款額度調整至100萬元,最低保底貸款額度調整至30萬元;單人繳存家庭最高貸款額度調整至65萬元,最低保底貸款額度調整至20萬元。調整貸款計算規則方面,貸款額度計算辦法中按繳存時限確定的基數倍數由5倍調整至6倍,最高倍數由11倍調整至12倍,其他規則不變。

溫州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調高並統一全市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後,對於各縣市購房者來説是利好消息。以平陽縣一戶雙人繳存家庭為例,調整前該家庭公積金貸款額度最高為50萬元、最低20萬元,調整後,可與溫州市區一致,最高貸款額度提升至100萬元,最低貸款額度為30萬元。

此外,《措施》明確,支援外地職工來溫購房貸款。其他地市繳存住房公積金的職工,在溫州行政區域內購買住房且符合我市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相關規定的,均可向我市申請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

如住房公積金繳存職工家庭無房,申請無房租賃提取住房公積金的,每月可提取額度提高至1600元。繳存職工租住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可依據實際支付的房租金額提取本人及配偶住房公積金賬戶中餘額。

為進一步提振購房者信心,給予購房者“真金白銀”的實惠,《措施》延續了此前的首套房購房補貼政策。

根據《措施》,自2023年6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間,對在溫州市區(溫州市區指鹿城區、龍灣區、甌海區、洞頭區、海經區、溫州灣新區)出售自有住房並在現住房出售後1年內購置市區新建商品住房的購房人,在取得新建商品住房不動産權證後,將給予出售住房交易申報價格0.6%的財政補助(以住建部門網簽買賣合同為準)。如購置新建商品住房金額小于現住房出售金額的,按新購商品住房金額佔現住房轉讓金額的比例給予上述標準的財政補貼。

據悉,自2022年6月實行首套房購房補貼政策以來,截至今年6月末,溫州市累計已核發該項補貼7203戶,住房成交面積69.35萬平方米,住房成交金額81億元。

按照規則,除享受申報價格0.6%的財政補貼外,市區購房者還可在換購新建商品住房時,疊加享受國家政策給予個人所得稅退稅1%的優惠。


(責任編輯:孫悅)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溫州:二手房可帶押過戶,調高並統一全市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至100萬
來源:澎湃新聞2023-07-10 14:23:56
7月10日,從浙江省溫州市人民政府官網獲悉,溫州市出臺新一輪政策促進樓市健康發展措施。近日,溫州市出臺《關於進一步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簡稱《措施》),共有7條面向購房者,對於廣大購房者關心的“二手房”帶押過戶、公積金貸款額度提高等方面均有了新調整,進一步保障購房者權益。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