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個稅匯算迎來新變化 生活負擔較重可優先退稅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23-02-07 14:11:55

北京2月7日,2022年度個稅匯算即將開始。3月1日起,符合退稅條件的人,國家可以退你一筆錢。

2022年度匯算辦理時間為2023年3月1日至6月30日。先來看看2022年度個稅匯算有哪些變化。

生活負擔較重的納稅人優先退稅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辦理2022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事項的公告》日前公佈,新增了對生活負擔較重的納稅人優先退稅的規定。

根據公告,對符合匯算退稅條件且生活負擔較重的納稅人,稅務機關提供優先退稅服務。個稅資料圖。中新網記者 李金磊 攝

優先退稅服務範圍進一步擴大

國家稅務總局在解讀中表示,在2021年度匯算對“上有老下有小”和看病負擔較重的納稅人優先退稅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優先退稅服務範圍。

一是“下有小”的範圍拓展至填報了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專項附加扣除的納稅人;二是將2022年度收入降幅較大的納稅人也納入優先退稅服務範圍。

預約辦稅期限進一步延長

為向納稅人提供更好的服務,使稅收公共服務更有效率、更有品質、更有秩序,2022年度匯算初期將繼續實施預約辦稅。

有在3月1日-20日期間辦稅需求的納稅人,可以在2月16日(含)後通過個稅APP及網站預約辦理時間,並按照預約時間辦理匯算。3月21日後,納稅人無需預約,可在匯算期內隨時辦理。

推出個人養老金稅前扣除智慧掃碼填報服務

2022年個人養老金制度在部分城市先行實施,符合條件的個人可填報享受2022年度稅前扣除。

納稅人使用個稅APP掃描年度繳費憑證上的二維碼即可生成年度扣除資訊並自動填報,在辦理匯算時享受個人養老金稅前扣除。

哪些人需要辦理個稅匯算?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納稅人需辦理匯算:(一)已預繳稅額大於匯算應納稅額且申請退稅的;(二)2022年取得的綜合所得收入超過12萬元且匯算需要補稅金額超過400元的。

應退或應補稅額=[(綜合所得收入額-60000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事業捐贈)×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已預繳稅額

可享受哪些稅前扣除?

下列在2022年發生的稅前扣除,納稅人可在匯算期間填報或補充扣除:(一)納稅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符合條件的大病醫療支出;(二)符合條件的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子女教育、繼續教育、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專項附加扣除,以及減除費用、專項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三)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四)符合條件的個人養老金扣除。

中新財經注意到,此次增加了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專項附加扣除、個人養老金等可以在匯算中予以扣除的規定。

辦理匯算需要注意什麼?

納稅人可自主選擇下列辦理方式:(一)自行辦理。(二)通過任職受雇單位(含按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其勞務報酬所得個人所得稅的單位)代為辦理。(三)委託受託人(含涉稅專業服務機構或其他單位及個人)辦理,納稅人需與受託人簽訂授權書。

另外,為方便辦理退稅,2022年綜合所得全年收入額不超過6萬元且已預繳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可選擇使用個稅 APP及網站提供的簡易申報功能,便捷辦理匯算退稅。

需要注意的是,匯算需補稅的納稅人,匯算期結束後未足額補繳稅款的,稅務機關將依法加收滯納金,並在其個人所得稅 《納稅記錄》中予以標注。

納稅人因申報資訊填寫錯誤造成匯算多退或少繳稅款的,納稅人主動或經稅務機關提醒後及時改正的,稅務機關可以按照“首違不罰”原則免予處罰。

再次提醒,如果你需要在3月1日至3月20日辦理匯算,可在2月16日後通過個稅APP及網站預約上述時間段中的任意一天辦理。

(責任編輯:孫悅)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2022年度個稅匯算迎來新變化 生活負擔較重可優先退稅
來源:中國新聞網2023-02-07 14:11:55
北京2月7日,2022年度個稅匯算即將開始。3月1日起,符合退稅條件的人,國家可以退你一筆錢。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