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創實驗區有序復工復産 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22-12-14 20:02:59

12月14日,國家文創實驗區積極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通過宣傳引導、走訪問需、政策支援、服務保障等舉措,多措並舉幫助園區企業復工復産。同時,積極引導各文化産業園區、企業探索聚焦新技術、發展新模式、挖掘新潛能、開拓新機遇,園區直播帶貨等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進一步加快了復工復産步伐。目前,文創實驗區50家文創園區已實現全面復工。

“這個手錶屬於我們的庫出精品之一,大家看一下這個造型……”12月11日下午2點半到晚上12點,懋隆公司舉辦的懋隆“雙十二”庫出精品鉅惠活動“帶貨”正酣,銷售品類包括字畫、瓷器、古玩、玉器、黃金、珠寶、金絲楠傢具、庫出手錶等,經過十余個小時的直播奮戰,最終活動成交額達244.8萬元。

“小小的一次直播,帶動了園區經濟,也帶來了銷售和消費方式的變化。”懋隆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雙十一”,懋隆、貿易信託、華夏三大品牌聯袂開展大促活動,線上線下銷售總額達340.82萬元,其中“雙十一”專場直播銷售達到212.09萬元,線上直播帶貨模式正有力推動園區復工復産進程。

通過一次次的直播帶貨,從選品備貨、活動統籌到宣傳推廣、促銷引流,再到線上銷售,我們都持續總結經驗、探索方法,爭取以線上帶動線下,全面推進園區復工復産,對未來發展,我們充滿信心。”懋隆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直播帶貨”這一銷售模式在國家文創實驗區已不是新鮮事。一直以來,國家文創實驗區積極推進園區升級,以5G、大數據、超高清、虛擬現實等數字技術應用為契機,不斷優化園區産業結構和生態佈局,提升園區特色品質和空間利用效率,培育打造一批文化科技新業態特色園區。國家文創實驗區內園區之一——紅莊直播基地總建築面積5500平方米,擁有8個專業展廳近1000平方米的活動區,20多個3.0版本場景化綜藝直播間可滿足各行業的商品直播需求,是直播活動的一體化基地;同樣“瞄準”直播的還有首創中傳傳媒産業創新中心,園區內的共用直播基地設有服飾、美粧、國潮、微綜藝、綠幕共5間不同類型的直播間,滿足入駐企業市場推廣、內容帶貨、線上直播等各類專業需求。

推動企業復工復産,國家文創實驗區從多個方面持續發力。聚焦企業實際需求,國家文創實驗區以領導包片的形式,分批分類開展園區走訪,助力園區加快復工復産,及時向園區介紹疫情防控、復工復産、助企紓困政策等資訊;堅持問題導向,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實現重點園區和“服務包”企業走訪全覆蓋,第一時間解決企業發展中的問題和困難,為重點企業配備抗原試劑盒,聯繫對接配餐渠道等,支援企業有序實現復工達産。

此外,針對小微企業普遍存在的房租和運營成本壓力,國家文創實驗區積極落實各級助企紓困政策。截至目前,共給予13家文化産業園區運營單位資金支援530萬元,間接受益小微企業400余家。在此基礎上,和重點園區一起,深入研究探討未來園區提質發展問題,有序引導有條件的園區打造智慧園區,提高服務水準,降低運營成本。同時,把握數字文化産業發展機遇,引導鼓勵園區積極引進文化科技類企業,打造以數字文化産業集聚發展為特色的文化科技産業園。

國家文創實驗區負責人表示,目前正在加快修訂文化産業引導資金政策,政策調整的一個重點內容,就是進一步聚焦文化新業態、新技術、新模式,提升傳統産業、壯大新興産業、佈局未來産業,大力推動文化科技融合,以科技賦能文化創新,以文化賦能城市發展,推動文化産業兩個效益顯著提升。

負責人指出,文創實驗區將繼續支援和引導各園區、企業創新發展思路,深入園區、企業走訪調研,問需求、送服務、解難題,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推動文化産業高品質發展。

(責任編輯:孫悅)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國家文創實驗區有序復工復産 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
來源:中國新聞網2022-12-14 20:02:59
12月14日,國家文創實驗區積極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通過宣傳引導、走訪問需、政策支援、服務保障等舉措,多措並舉幫助園區企業復工復産。同時,積極引導各文化産業園區、企業探索聚焦新技術、發展新模式、挖掘新潛能、開拓新機遇,園區直播帶貨等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進一步加快了復工復産步伐。目前,文創實驗區50家文創園區已實現全面復工。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