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個別風險暴露改變不了“房住不炒”

來源:北青網 2021-10-18 08:58:19

為了穩定市場,政策微調隨時可能出現,不應過度解讀為房地産調控放鬆。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圍繞“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目標,房地産市場發展的關鍵是“穩”。目前世界經濟形勢仍然複雜嚴峻,復蘇不穩定不平衡,始終堅持“穩”字當頭,始終重視防範和化解房地産市場金融風險,才能維護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不斷提升廣大群眾的居住幸福感。

中國人民銀行日前舉行2021年第三季度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佈會。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介紹,近年來,個別房地産公司經營管理不善,未能根據市場形勢變化審慎經營,反而盲目多元化擴張,造成經營和財務指標嚴重惡化,最終爆發風險。鄒瀾表示,大型房企風險暴露在房地産行業是個別現象,大多數房地産企業經營穩健,財務指標良好,房地産行業總體是健康的。

一段時間來,幾家知名房企出現了流動性緊張問題及債券違約等風險事件,相關企業股票價格暴跌,境外房地産企業美元債價格也出現較大幅度下跌。相關金融産品的表現,是違約事件出現後投資者避險情緒急劇上升而導致的市場自然反應。

總體上看,個別房企因經營不善、盲目擴張而引發的風險,對金融行業的外溢性可控。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正按照法治化、市場化原則,開展風險處置化解工作及項目復工的金融支援工作。同時,相關房地産企業已開始回購境外債券,體現了對自身發展前景的信心。各種應對舉措對緩解市場緊張情緒、恢復市場信心將起到積極作用。

個別大型房企風險暴露,無法改變“房住不炒”政策總基調。個別房企出現經營困難,當務之急是督促企業加大資産處置力度,加快恢復項目建設,避免出現“爛尾樓”,維護住房消費者合法權益。近年來,我國金融部門全面落實房地産長效機制,穩妥實施房地産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在服務實體經濟、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和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今後仍將長期堅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持不將房地産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更不會為了“遷就”個別房企而調整政策基調。

當前樓市低迷,也無法改變“房住不炒”政策總基調。“金九銀十”歷來是樓市銷售旺季,然而今年9月份以來,銷售額下滑卻是整個地産行業的普遍現象,有的頭部房企甚至下滑20%至30%。近期全國土地市場遇冷趨勢也比較明顯,多地出現土地流拍現象。房地産行業進入了調整週期,已是不爭事實。

樓市降溫是多項調控政策共同作用的結果。今年以來,房地産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進入常態化實施階段,這項制度要求我國境內設立的中資法人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産貸款餘額佔比及個人住房貸款餘額佔比,不得高於規定上限。“三道紅線”調控政策也發揮了重要作用,“紅線”將重點房企按資産負債情況分為四檔,金融機構據此執行不同的信貸政策。“三道紅線”和貸款集中度管理等金融調控政策疊加,促使企業降杠桿、降負債,土地市場和樓市也開始降溫。樓市調控成果來之不易,需要進一步鞏固,而非轉向放鬆。

“房住不炒”定位不會變,調控政策放鬆也不可能,但政策微調是可期的。近期樓市和土地市場遇冷,還有部分城市銀行對二手房“停貸”誤傷剛需,以及部分金融機構對“三道紅線”規則存在誤解傷及了房企……針對這些情況,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已于9月底召開房地産金融工作座談會,指導主要銀行準確把握和執行好房地産金融審慎管理制度,保持房地産信貸平穩有序投放。

政策微調隨時可能出現,但不應過度解讀為房地産調控放鬆,如果出現微調,目的也是為了穩定市場。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圍繞“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目標,房地産市場發展的關鍵是“穩”。目前世界經濟形勢仍然複雜嚴峻,復蘇不穩定不平衡,只有始終堅持“穩”字當頭,始終重視防範和化解房地産市場金融風險,才能維護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不斷提升廣大群眾的居住幸福感。

(責任編輯:王永超)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媒體:個別風險暴露改變不了“房住不炒”
來源:北青網2021-10-18 08:58:19
為了穩定市場,政策微調隨時可能出現,不應過度解讀為房地産調控放鬆。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圍繞“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目標,房地産市場發展的關鍵是“穩”。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