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大樓會“呼吸”

來源:經濟日報 2021-10-13 08:47:03

坐落在深圳市福田區的深圳建科大樓是一座“會呼吸”的大樓,整棟大樓通過最大程度自然採光、自然通風和低耗能設計,整體節能率為60%,達到了我國綠色建築評價標準的最高級“三星級”標準。

作為全國綠色發展的先鋒城市,深圳綠色建築實現了量質齊升。來自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深圳累計完成節能驗收項目3984個,建築面積17555.4萬平方米,實現節能量222.04萬噸標煤、減排二氧化碳536.53萬噸;累計完成改造項目464個,面積1950.05萬平方米,實現節能量14.97萬噸標煤、減排二氧化碳36.17萬噸。

綠色建造規模化

走在深圳街頭,綠色建築隨處可見。

平安金融中心是深圳最高建築,高度599.1米,是深圳新地標。大樓採用窗簾太陽自適應控制系統、冰蓄冷空調系統等綠色技術,比起同規模的傳統建築可節省46%能耗,被美國綠色建築委員會、綠色建築認證協會認證為“LEED核殼結構金級水準”,被中國建築業協會授予“第三批全國建築業綠色施工示範工程”稱號。

立體綠化是深圳建科大樓顯眼的特點,一樓人工濕地高高低低的植物肆意生長,6樓和12樓大面積設置空中花園和空中農場,茂盛的花草經常吸引小鳥在樓上築巢,還有小貓和兔子在這裡安家,員工休息時侍弄苗圃,喂兔擼貓,身心得到了放鬆。大樓整體造型也與眾不同,呈現面向東南側的“凹”字形,兩側略微錯開。這一設計遵循本土化理念,根據深圳夏熱冬暖、常年刮東南風的特點,使得室內空間進深變小,讓更多自然光照進室內,同時把東南風引入建築內部。針對不同風向,大樓安裝平開窗、中懸窗等不同類型的窗戶,辦公區域設有低速送新風系統,讓大家盡可能多地呼吸到自然新鮮的空氣。

“設計大樓時我們充分營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用的氛圍,在3000平方米用地的高密度辦公樓裏打造約6000平方米的‘立體花園’,回饋給在這裡工作的人們。”深圳市建築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建築師袁小宜説,花園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非功能空間”,而是承載人們在更親近自然的環境中生活和工作夢想的“多功能空間”。

“從全國來看,深圳是最早推動綠色建築發展的城市之一,無論在推動綠色建築立法、綠色建築標準建設還是綠色建築的數量方面,在全國都位居前列。”袁小宜説。

建築業是碳排放大戶,建築節能被認為是中國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之一。深圳建築業如何走出一條既符合新時代要求,又能結合自身實際的可持續發展之路?袁小宜表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對建築業進一步轉型發展既是挑戰也是機遇,踐行低碳節約的建設和運作理念、因地制宜推動綠色建築至關重要。

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是全球最大會展中心,也是全球能耗指標最低的會展中心。招商蛇口城市研究院院長孟偉説,面對可綠化面積小、雨水下滲空間有限、冷卻水用水需求大等挑戰,項目應用52項全球領先綠建技術,單位面積能耗約為同類建築能耗的40%,遠低於深圳市大型公建平均年能耗。這裡還有全球最大單體建築雨水收集系統,雨水收集回用、市政中水和節水器具的使用,使得室外節水30%至50%、室內節水約10%,每年降低市政用水42.21萬噸。

裝配化建造、超低能耗建築和近零能耗建築、新型建材都是建築業減碳發展的新方向。其中,裝配式建築把傳統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現場作業工作轉移到工廠加工製作,完成後的樓板、墻板、樓梯、陽臺等建築構件和配件再運輸到建築施工現場裝配,大大減少了資源消耗。

深圳市龍崗區以“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産、裝配化施工、一體化裝修、資訊化管理、智慧化應用”為要求,率先在投資新建學校、醫院建築以及綜合管廊、市政道路等項目採用裝配式“綠色建造”。來自龍崗區住房和建設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龍崗區執行綠色建築標準的項目累計達到285個,總建築面積2331.84萬平方米,高星級綠色建築項目累計56個,節能量約28.57萬噸標煤。

“全生命週期下,裝配式精裝技術有望減排超40%,成為實現建築行業碳中和的重要技術路徑。”招商蛇口産品管理部總經理助理李淩説,裝配式內裝技術已應用在招商蛇口旗下的經濟型酒店和長租公寓項目中。

推進綠色發展離不開可再生能源建築的規模化應用。深圳將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應用作為培育建築節能減排的新動能,已通過的建築節能驗收項目中,安裝太陽能光熱系統的有1016個,總集熱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受惠建築面積超過2700萬平方米。

先行探索“快半拍”

多年來,深圳在全國率先立法,要求新建建築全面執行建築節能和綠色建築標準,率先在公共建築節能監管體系建設、建築節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等方面開展試點,在多個專項領域成為國家試點示範城市。

2006年,深圳頒布實施全國首部建築節能條例《深圳經濟特區建築節能條例》,實行建築節能一票否決制,要求建築項目在設計時按照有關建築節能的法規、強制性標準和技術規範進行節能設計,否則不能開工建設,深圳因此成為全國最早全面強制新建民用建築執行建築節能標準的城市。

2013年,深圳又頒布實施全國首部綠色建築政府規章——《深圳市綠色建築促進辦法》,為全面促進綠色建築發展、推動城市建設轉型升級提供法律依據和保障。此後還相繼出臺《關於提升建設工程品質水準打造城市建設精品的若干措施》《深圳市綠色建築量質齊升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等法律法規文件,為綠色建築、建築節能提供指導和規範。

“深圳也是最早一批編寫綠色建築評價標準、地方標準的城市。”袁小宜告訴記者,政府部門主動引領並聯合社會力量推動先行探索,使得深圳在綠色建築發展上往往“快半拍”,在實現“雙碳”目標成為熱點之前,深圳已經持續開展相關的實踐和佈局。

在綠色建築、建築節能標準建設方面,深圳先後發佈了《公共建築能耗標準》《既有居住建築綠色改造技術規程》《公共建築節能設計規範》《居住建築節能設計規範》《綠色建築評價標準》等標準與規範,為推進低碳節能工作和綠色建築發展提供技術指引和可參考的準則。此外,深圳還在多個專項領域成為國家首批或首個試點示範城市,包括國家機關辦公和大型公共建築節能監管體系建設試點城市、國家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示範城市、國家公共建築節能改造重點城市、國家低碳生態示範市、國家公共建築能效提升重點城市、國家裝配式建築示範城市等。

當前,深圳正在組織制定建築領域碳排放控制目標和碳達峰行動方案,建立建築碳排放減量與碳達峰的相關制度和評價體系,為進一步推動綠色建築發展提供解題思路。用足用好地方立法權的先手棋至關重要。當前,《深圳經濟特區綠色建築條例》正在進行新一輪修訂,將進一步完善深圳綠色建築發展的政策環境,強化公共建築能耗限額管理和建築物能效測評標識制度,推進建築領域綠色改造,增強可再生能源推廣力度,鼓勵開展新技術應用,多管齊下降低碳排放,走出適合深圳發展實際的綠色低碳之路。

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今年4月27日,在深圳市第七次黨代會上,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提出:“要以碳達峰、碳中和引領綠色發展。制定碳達峰實施路徑,努力在碳達峰、碳中和方面走在全國前列。”深圳市委副書記、市長覃偉中表示,深圳要以先行示範的標準率先實現碳達峰,更要以“雙碳”目標的實現倒逼生産生活方式的轉變,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在龍崗區的國際低碳城啟動區裏,坐落著國際低碳城會展中心,這裡運用了10大技術系統和97項低碳技術,達到碳減排國際先進水準,可謂“深圳綠色建築樣本”。當前,國際低碳城會展中心正在進行升級改造,將增加多項低碳技術,更進一步實現節地、節能、節水、節材。

“改造完成後,這裡將有望成為深圳首個零能耗建築群,以及國內首個零碳零能耗場館類建築示範區。”龍崗區建築工務署前期二科科長劉瀛説。

今年年底改造完成後,建築群將安裝生態垂直懸挂系統,使植物直接懸挂在單元式玻璃幕墻外側,既遮擋陽光又降低空調能耗。園區內進行多樣化的光伏建築一體化設計,包括光伏屋面、光伏幕墻、點式可追日光伏車棚等,並採用智慧建築微電網合理調度各光伏系統發電,綜合光伏年發電量可達127萬千瓦時,相當於每年可以減少使用標準煤460噸。

劉瀛説,國際低碳城會展中心整體水規劃同樣具有低碳元素,通過實施“滲、滯、蓄、凈、用、排”的海綿生態舉措,將實現小雨不積,大雨不澇,達到雨水資源化迴圈利用。

“國內外很多綠色建築往往給人‘奢侈品’的印象,一些發達國家的綠色建築造價驚人,國內的部分綠色建築造價也比較高,但建科大樓的綜合建造水準讓很多人意識到,綠色建築造價成本也是可以接受的,許多人參觀後都表示更有信心將自己的建築建成綠色建築。”袁小宜説,建科大樓得到社會認可的一大亮點在於,通過採用本土化和低成本的方法,踐行了平民化的綠色建築理念,推動實現建築全壽命週期內最大限度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的目標。

建科大樓2006年開工、2009年竣工,以每平方米約4300元的工程總造價,達到了國家綠色建築評價標準三星級和美國LEED金級的要求,2010年至2020年,累計減少電耗720萬千瓦時,減排6829噸二氧化碳,相比同類建築能耗標準,10年間平均節能38%。

深圳充分發揮先行示範作用,推動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綠色建造技術體系、管理體系、實施體系和評價體系,同時充分發揮綠色建築相關專業委員會的力量,開展更多建築領域綠色低碳與節能減排領域的前瞻性、針對性、儲備性戰略研究,為建築領域“雙碳”目標的實現和城市高品質發展提供智力支援。

“建築業産業鏈條長、涉及面廣,行業內打造綠色低碳的供應體系格外重要。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夠獨自實現碳管理方面的理想,綠建成果需要産業鏈上的合作夥伴共創。”招商蛇口財務副總監李石芳説,通過價值鏈、企業鏈、供需鏈的優化配置和提升,使産業鏈上下游間協同是推動綠色發展、實現綠色共贏的重要一環。

招商蛇口聯合2.8萬家供應鏈企業發出“碳中和”綠色質造公約,在實現“雙碳”目標的共識下通過産業鏈協同推動共建碳管理。李石芳説,綠色發展是時代主旋律,更是各行各業發展的大勢。對建築行業來説,發展綠色人居、構建綠色生活方式已成為必選項。未來企業對氣候變化的認識水準及其針對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開展的碳管理能力將決定企業的發展空間。

“新時期繼續開展綠色建築大有可為。”深圳市建築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認證與諮詢中心總監羅春燕説,當前綠色建築正向更加注重以人為本的方向發展,更考慮人與自然、人與環境、人與人之間的平衡。

(責任編輯:王永超)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這裡的大樓會“呼吸”
來源:經濟日報2021-10-13 08:47:03
坐落在深圳市福田區的深圳建科大樓是一座“會呼吸”的大樓,整棟大樓通過最大程度自然採光、自然通風和低耗能設計,整體節能率為60%,達到了我國綠色建築評價標準的最高級“三星級”標準。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