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積極探索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

來源:新華網 2021-09-14 07:54:35

近年來,大城市新市民和青年人對保障性租賃住房的需求持續增強。記者日前在上海採訪發現,該市大力發展租賃住房,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

許多是上海市長寧區一家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在入住“晨飛公寓”前,她租住在寶山區,每天通勤時間要兩個小時左右。“我2015年申請到這裡,經過一年等待,2016年入住。”許多説,現在她每天步行十幾分鐘就可以到單位,生活品質大大提高。“而且,因為年輕人比較多,很多人都成了好朋友,感覺在上海打拼不孤單。”

許多所住的“晨飛公寓”,屬於上海“公租房”。“上海‘公租房’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政府籌建、面向社會的‘公租房’,另一類則是園區企業籌建、為員工提供的單位租賃房。”上海市房管局住房保障處負責人介紹説。

從2010年起,上海市區兩級政府投入200億元建設籌措了8萬餘套“公租房”,其中6萬餘套已投入供應。

“上海的廉租房對應的是國家層面的公租房,主要保障戶籍人口中的困難群眾。上海的‘公租房’主要保障新市民和青年群體,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非戶籍人口。”上海市房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説,上海約有1000萬外來人口,各區政府均提供“公租房”保障部分符合條件的新市民和青年人,這些被保障群體必須持有勞動合同和居住證等。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意見》提出,保障性租賃住房主要解決符合條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的住房困難問題,以建築面積不超過70平方米的小戶型為主,租金低於同地段同品質市場租賃住房租金。

上海“公租房”契合了這一規定,租金約為市場價格的7折至8折。以“晨飛公寓”為例,229套房源中,30平方米的小戶型佔60%左右,此外還有40平方米的一室一廳戶型、50平方米的一室兩廳戶型,各佔兩成左右。以30平方米的小戶型為例,儘管面積不大,但有單獨的廚房和衛生間,廚房內有灶臺和吸油煙機,衛生間內可淋浴。臥室內除床外,還有衣櫃和一張餐桌。此外,部分戶型還有陽臺,租戶可在此晾曬衣物。

“‘公租房’並不能解決上海這麼多外來人口的居住需求。全靠財政資金的力量對1000萬外來人口進行全覆蓋,這種模式難以為繼。”上海市房管局住房保障處負責人表示,因此上海也在鼓勵單位自建租賃房。“很多央企、地方國企有自有用地,政府允許企業將自有土地中的15%建設員工租賃房,可接入水電煤且享受民用收費標準、稅收給予減免。經政府認定,部分單位租賃房也可認定為‘公租房’,納入住房保障體系,享受各項支援政策。”

意見鼓勵各地綜合利用稅費手段,加大對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支援力度,且明確保障性租賃住房執行民用水電氣價格。

據悉,從2012年起,上海啟動配建政策,開發商必須在新拍商品住宅地塊中劃出不低於5%的建築面積用於建設保障性住房,建成後無償移交給政府。從目前來看,開發商配建的保障性住房中約有九成用於“公租房”,數量有3萬多套。截至目前,上海“公租房”約有19萬套。

在保障對象方面,上海目前主要是保障青年人才、産業工人以及為城市運營提供基礎服務的一線勞動者。政府“公租房”裏有近80%的比例是保障青年人才,單位自建的“公租房”主要是以保障産業工人為主,佔比約八成。

根據《上海市住房發展“十四五”規劃》,“十四五”期間,上海將供應宿舍床位20萬張。上海市房管局局長王楨表示,快遞小哥、家政服務人員、環衛工人、公交司機等,為上海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礎性服務,但是這些一線務工人員住房難問題目前較為突出,未來保障性租賃住房在解決該群體的住房困難方面應再進一步、有所作為。

“在上海階段性居住困難的、暫時買不起房的新市民和青年人,這部分群體中的大多數人目前正處於奮鬥初期,其需求主要是交通便捷、離工作地近,對面積的要求並不大,但是對空間的獨立性和隱私性的要求高。”上海市房管局建管處處長馮鋼花表示。

在採訪中,不少企業反映,希望細化保障性租賃住房的配套政策並儘快落地。

目前,上海正在貫徹落實《關於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意見》,增強保障性租賃住房供應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並完善管理制度和配套支援政策。

(責任編輯:王永超)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上海積極探索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
來源:新華網2021-09-14 07:54:35
近年來,大城市新市民和青年人對保障性租賃住房的需求持續增強。記者日前在上海採訪發現,該市大力發展租賃住房,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