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變九不變:工體改造復建一年後揭開神秘面紗

來源:新京報 2021-08-30 14:19:25

有著60年曆史的北京工人體育場(以下簡稱“工體”),1959年始於足球賽,2019年終於足球賽,2021年8月再次揭開了神秘面紗。

無論是“聖工體”,還是“北京最後的四合院”的稱謂,工體已不僅僅是一座體育場,它存在的意義早已超越了建築本身。工體承載著北京城市60年的記憶,伴隨著三代人成長,更是北京球迷的精神家園。

2020年8月,工體保護性改造復建工程開工。今年8月,工程實現了“正負零”,開始進入地上結構施工階段,未來工體的面紗正在徐徐拉開。

那麼,工體為何暫時離場,重新歸來後將會給北京帶來怎樣的驚喜?在城市更新的進程中,工體“傳統外觀、現代場館”的定位又將如何錘鍊?作為北京國安足球俱樂部的主場,改造復建後的工體將給球迷帶來怎樣的觀賽體驗?

留住60年前的工體味兒

“傳統外觀,現代場館!在工體保護性改造復建項目的政府批復中,有這樣非常明確的8個字,這也是此次改造復建的設計定位。”中赫工體副總經理、設計負責人宓寧表示,工體給城市留下了60年的寶貴記憶,必須通過建築設計以留住這座城市的精神財富。

1959年8月31日,作為新中國成立十週年的獻禮工程,以及迎接第一屆全運會召開,工體在北京東郊的一片大葦坑上建成。這也是當時我國最大的一座綜合性體育場,佔地35公頃,建築面積8萬多平方米,成為當時的“北京十大建築”之一。

60年間,工體承載著北京城市的記憶,伴隨著三代人的成長,成為千萬人的運動聖地,先後承辦過全運會、亞運會、大運會、奧運會等國內外大型專業及綜合性體育賽事,見證了中國體育從弱到強的眾多高光時刻及歷史節點。

在北京,沒有門牌號的單位極少,工體是其中之一,但這並不影響它的知名度。即使在北京不乏鳥巢、水立方等現代化運動場館的今天,也沒有哪個場館能取代工體在北京人心中的地位。

自2020年8月5日開工起,工體開始進行保護性改造復建。為此,北京國安也暫別工體主場。

與此前的改造加固不同,這一次是涅槃重生。但是心繫工體的人都想知道,未來的工體是否還是原來味兒的工體?

九個“不變”:對歷史和傳統的致敬

“傳統外觀”意味著規劃、建築不變,以及留在人們心中的城市記憶不變,這是對歷史和傳統的致敬。多名參與工體保護性改造復建項目的人員對於“傳統外觀”這樣理解。

“工體的歷史和位置決定了在建築形式和風格上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定。”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建築師、工體改造復建項目設計總負責人杜松表示,工體保留傳統風貌涉及規劃和主體建築兩個層面。

再現疏朗城市空間

杜松表示,在規劃層面,按工體初始城市風貌進行恢復,恢復工體作為大眾體育文化生活空間的定位,再現疏朗的城市空間形態。

杜松提到的“初始城市風貌”是指1959年。改造復建後的工體,地上幾乎僅存工人體育場單體建築,以及佔地面積約13萬平方米的世界級城市公園, 3萬平方米湖區,以及公園內環保健身跑道,並在體育場屋頂設置800米城市景觀環廊。這也意味著,工體將歸還給城市一個疏朗的城市公共空間,一個市民開展公共體育活動的開放空間,成為市民四季休閒健身之地,正如建成之初。

外立面形式、比例、橢圓造型三個不變

在主體建築層面,據杜松介始,工體將保持“三個不變”:主體橢圓形造型基本不變,外立面形式和比例基本不變。改造復件後的工體恢復莊重典雅的建築風格,傳承首都歷史文化風貌,保留北京十大建築的城市記憶。

在宓寧看來,保留工體的原有建築風格,是對傳統文化的致敬,同時也是對工體文化IP的傳承。

24號北看臺編號保留不變

北京國安球迷是中超球隊中球迷氛圍最高的球隊之一。此前國安球迷熱衷的24號北看臺,將按照“死忠”球迷看臺標準進行規劃設計。

對此,宓寧表示,此次優化24號北看臺,是為了打造像老特拉福德球場一樣的魔鬼主場。“死忠”球迷是有組織、有活動、有口號的一個集體。為了強調主場的氛圍,在設計上保持了看臺的連續性,以給人一片綠色海洋的視覺感。標識系統依舊保留24號看臺的編號,其中設置了約15000個座位。

在北京國安足球俱樂部技術部負責人魏克興看來,主場氛圍在工體顯得異常突出。國安球迷給對手造成的壓力,甚至會超過場上的隊員。“在工體打比賽的時候,我們會有一種莫名的興奮和幸福。”他説。

“男女工人雕像”原位再現

工體的9組雕塑一直備受關注,均是50年代建設時期的作品,其中北門的“男女工人雕像”更是工體的“門面”和標誌,見證了工體60年的風風雨雨。為了恢復工體的傳統記憶,去年8月,對9組雕塑統一進行妥善的保護性遷移,完工後將進行回遷,尤其是“男女工人雕像”將復原在原來的位置。

據宓寧介紹,雕塑拆除後已經做了很好的保存,在整體設計中,雕塑是一個系統,將充分考慮對老雕塑的復原。雕塑是以體育為主題,與工體老記憶息息相關。

復原門柱、旗桿、雕花裝飾構件

對於建設初期的重要特色元素建築裝飾構件等,工體改造復建項目則是儘量恢復原有構件、原有質感、原有樣式。

為此,在設計過程中,杜松及設計團隊翻閱了當年工體的大量圖片、影像資料,挖掘傳統細節。通過在細節上保留特色的元素,例如門柱、旗桿、裝飾紋樣等,借此喚起球迷心中的記憶。

此外,在工體的室內設計上還在不斷挖掘傳統痕跡。據杜松介紹,早年墻壁上有很多體育文化的象徵石膏淺浮雕,後來已經看不到了,在精裝設計中希望恢復這些傳統裝飾紋樣。值得關注的是,在老工體建築屋檐下的雕花裝飾構件,施工單位也找回了60多年前的裝飾模具,最終要將這些傳統特色圖案恢復到建築上。

工體歷史展廳內設國安榮譽殿堂

之前,工體內就存在歷史展廳,此次改造復建後,將在內容、功能、展示方式上進行升級,建立工體博物館。同時在內設置國安榮譽室殿堂,採用聲光電的形式全方位地展示工體和北京國安足球俱樂部的歷史。

事實上,工體與足球有著很深的淵源,是北京足球運動的主要承載地。工體的歷史也同時記錄著國安的歷史。

1996年,工體正式成為國安足球隊主場。對於國安球迷來説,這裡是“聖地”,將之稱為“聖工體”。每次球賽開場,他們都要齊呼:“這是哪?北京!”足見工體在北京球迷心中已經成為一個精神符號。

潮牌雲集繼續引領消費

據宓寧介紹,以前工體在體育之外,還附加了很多其他功能,比如娛樂、酒吧、夜店等,這樣活力四射潮牌雲集的工體,不但引領了文化趨勢,更引領了消費功能。今後,在工體的商業配套上,也將繼續強化這樣的標簽,鞏固工體的娛樂消費氛圍,進而繼續引領大眾消費。

九個“變”:對標國際一流專業足球場

保護性改造復建後的工體,不變的是傳統外觀,變的是功能定位,也就是按照國際一流專業足球場的標準進行設計的“現代場館”。

體量增加6倍,地下商業配套超27萬平方米

據北京建工集團項目經理李欣介紹,1959年的老工體建築面積是6萬平方米,沒有地下空間。現在建築面積是38.5萬平方米,體量增大了6倍,主要是在地下施工。其中地下商業配套,約達27.8萬平方米。

足球文化精神植入設計、運營

“未來的工體不僅僅是一塊草坪。在設計中,工體十分關注球迷體驗、觀賽舒適度,著力將足球文化、足球精神植入到設計、運營中,打造一個足球文化的殿堂。”杜松説,保護性改造復建前後,工體的變化可以用“翻天覆地”來形容,在變與不變中達到了統一。 

提升看臺坡度,增大座椅行距和間距

在“現代場館”的功能定位下,採用了高標準的看臺碗設計,通過提升看臺坡度、增大座椅行距和間距提升觀賽的舒適度。同時,更便於觀眾進出。此外,“在罩棚構造技術、電視轉播技術、音響聲學技術、體育專項技術、智慧場館技術等多方面採用國際最新標準。”據杜松介紹,作為專業足球比賽場地,未來工體將處於國內同類場地領先地位。 

取消跑道,球迷與球員距離更近

作為一座專業足球場,是沒有跑道的,比如西班牙馬德里伯納烏球場、德國慕尼黑安聯球場等均是如此。未來工體取消跑道後,第一排座椅距球場最近處只有8.5米。球迷與球員的距離更近,觀賽的立體感更強。

增加罩棚覆蓋全部觀眾席

魏克興還記得那年的“7·21”雨夜,國安球迷風雨無阻為球隊助威的場景。如今,工體的頂部增加了罩棚,足以覆蓋全部觀眾席。

罩棚設計也是本次工體改造復建的亮點之一,頂部加大加粗的主梁增加了穩定性,看上去也更具有支撐感和向心力。而由於保護風貌的要求,工體改造復建必須嚴格控制新增罩棚的高度,因此設計上適度增加了主體建築檐口高度,形成對新增罩棚及支撐構件的視線遮擋,使其與周邊區域建築環境相協調。

增加近3000個座位,設置中看臺

與老工體的6.5萬個座位相比,未來工體增加了近3000個座位。而且,除了上看臺、下看臺外,還增加了中看臺,以及包廂層、Club層等空間。同時,各層都配置了為球迷服務的休息廳,提供多樣的觀賽、休息、活動場所和服務。

觀眾不僅可以在看臺上觀賽,還可以在球場內的餐飲及零售點享受服務,並通過視頻、投影等方式實時關注比賽進程。

無縫接軌地鐵3號線、17號線

改造復建完成之後的工體將無縫接軌3號和17號兩條地鐵線,並以交通線網為骨架,進行地下空間的開發和利用,所有的商業配套也將隨之移至地下空間。這些地下配套設施將在觀眾完賽離場前往地鐵時拉長疏散時間,進而起到緩衝作用。觀眾也可以更方便的從地面層、地下一層和地下二層前往地鐵站廳,防止大量人群在地面匯集和移動,進而確保公眾安全。

看臺設置新風系統

據杜松介紹,考慮到地下空間的氣流較弱,空氣的溫度、濕度等都會影響觀眾的身體感受,因此工體專門在第一層看臺10排往前的座位設置了新風系統,新風出口就在座椅下面。增加了新風系統之後,可以進一步增加現場觀賽的舒適度。

彩色清水混凝土工藝最大單體建築

此次工體外立面建築結構構件、看臺碗等區域,採用了彩色清水混凝土工藝,建成後將成為國內彩色清水混凝土工藝應用規模最大的單體建築。

對於這樣的設計構想,杜松解釋稱:“北京的建築要莊重典雅,要把現代功能與悠久文化有機結合起來。同時要處理好城市改造開發和歷史文化遺産保護利用的關係,切實做到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老工體外飾面採用的是當時常用的裝飾混凝土砂漿面層工藝,改造復建後採用彩色清水混凝土,在材料的外觀質感上與老建築形成呼應。同時,混凝土表現出的結構力度感與足球運動的力量、速度貼合,與體育建築的性質相呼應。此外,清水混凝土工藝在工程進度、新材料運用上也有較大的補益,既遵循傳統又不失現代工藝的有機結合。 

改造迫在眉睫:場上歡呼雷動時,後排座位晃動

60年來,從“葦坑上的奇跡”到“聖工體”,工體存在的意義已超越了建築本身。但是,去年工體開始改造復建,也是在大量專家論證後不得已的選擇。

據杜松介紹,工體始建於1958年,1959年建成,後來又歷經1990年亞運會、2001大運會、2008年奧運會、2010年功能設施調整四次重大改造過程,涉及結構加固、抗震加固、設施改造等。1958年設計的工體主體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到2008年實際已到最初設計年限。

“為了2008年奧運會使用,我們採用了很多技術措施對主體結構進行結構加固,又確定了12年的繼續使用年限,2020年工體再次達到使用年限。早在2018年,經國家建築工程品質監督檢查中心對老工體進行結構安全性鑒定,結論為Deu級,也即意味著建築整體安全度已滿足不了使用。”杜松這樣表示。

老工體可謂1959年始於足球賽,2019年終於足球賽。追憶1959年9月4日,工體建成後首次使用場地,當天連續進行了兩場足球賽。60年後的2019年12月1日,工體中圈裏面草坪修剪出“北京”兩字。北京國安和山東魯能的比賽成為老工體最後的告別賽。

據國安俱樂部工作人員回憶,當場上歡呼聲雷動時,後排座位已經在晃動。此時,不知多少人為此捏了一把汗。

老工體迎來加速保護性改造復建的另一個契機是,承辦2023年亞洲盃開幕式、閉幕式和決賽。滿足亞洲盃足球賽使用功能要求和建造標準,是工體改造復建後最基本的訴求之一。而且,亞洲盃賽事僅是工體的開端,未來還要滿足承接世界盃準決賽、世俱杯的承辦條件。前有主體結構的安全隱患,後有各項重大足球賽事的任務,正值花甲之年的工體將何去何從?成為工體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據杜松介紹,去年3月,相關機構組織召開專家論證會,包括文物專家、建設專家、規劃專家、體育界人士等,從建築保護、結構安全、設計思路、技術措施、觀賽體驗、配套設施等對工體的改造進行了全面研討。最終,大家一致認為,安全問題應該放在首要位置。

作為工體施工單位的代表,北京建工集團項目經理李欣也參與了論證會。他説:“當時主要是在重建和加固修復兩者間進行討論。” 

“從頭再來”:現代功能與傳統樣式有機結合

在去年的論證階段,有專家提出,把工體的外殼留下,因為建築保護有一種做法是“留皮換瓤”。但是工體作為一個綜合體育場,軟硬體均不具備改造成專業足球場的要求。

杜松進一步表示,工體的建築空間尺度、功能佈局、平面形態,與專業足球場的要求有著本質區別。不論是從看臺碗的起坡、視距、視角、觀眾席與草坪觀賽距離的關係,還是從國際大型專業足球賽事的組織、運營、轉播的軟硬體需求,抑或從足球文化的融入、球迷的觀賽體驗和需求等方面來看,工體都已無法達到此次亞洲盃賽的要求,更談不上國際一流的專業足球場標準。

此外,“經過多年的城市發展,工體建築周邊環境逐步被各種餐飲、娛樂場所擠佔,空間跼踀、人流混亂、觀賽品質不高。”杜松如是説。

據悉,在多年的長期運營中,工體除了球賽、演唱會外,也被稱為夜店酒吧的聚集地,酒吧、夜店散佈其周圍。

最終,在多方論證下,確立了工體保護性改造復建的方案。目前,工體改造復建項目位列 “十四五”北京市重點文化體育項目的首位。一期總規劃建築面積為38.5萬平方米,計劃投資額超60億元。

“因為結構使用年限到了,2020年8月,老工體拆除速度超出想像,一週多的時間場地就已經平整了,鏟車上去後不久,主體結構就倒了。由此可見,建築已不具備加固的條件。”宓寧表示。

2020年底,中赫集團聯合北京建工集團、華體集團,中標工體改造復建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負責項目3年建設及賽事服務期+40年運營期的投資、建設和運營。

而工體改造復建項目的設計和施工單位仍為1958年初建時的組合: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及北京建工集團。

2010年3月27日,中超聯賽開幕式在北京工體上演,一首《從頭再來》預示著新賽季中超聯賽期待在反賭掃黑風暴中浴火重生。而今天的工體也將“從頭再來”,而且這一次更是回歸到1959年的初建時間。但在杜松看來,未來的工體是將現代足球場的功能、尺度與傳統建築樣式進行有機地結合。 

北京新的文體名片:計劃于明年底完工

距離動工時隔一年後,目前工體保護性改造復建項目的主體結構已完成了“正負零”,正在進行地上結構施工階段,計劃于2022年12月8日完工。

據宓寧介紹,此前,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已經做了一年多的設計。按常規,建設施工應該是三四年的時間,而現在是23個月。三家聯合體去年底中標以後,目前正在從運營端對項目做優化設計。

“建設工期‘壓力山大’。”李欣説。按照李欣的時間表,從今年12月份直到明年2月底,鋼結構必須完成,並力爭明年5月底主體外立面亮相。在工期壓力背後的保障措施是以數控車床、機械臂、BIM軟體應用為代表的智慧化建造。

除了工期壓力外,工體保護性改造復建項目技術的複雜性和難點同樣極具挑戰。“這個項目的複雜性在於,受造型、高度和外輪廓等因素限制,草坪被設置在地下負11米標高,這對場地的通風、採光都是一個挑戰;再加上大規模的地下配套空間的設置,如何解決項目消防疏散、賽時人流組織、商業和地鐵人流關係、安全防護、反恐防暴措施等都是沒有先例可循的。”杜松説。

面對這些挑戰,杜松表示,最終只有通過技術創新來解決。消防性能化模擬、場內內部風環境和氣流組織實驗、場地人流動態模擬分析……大量的技術手段被運用在工體改造復建的設計中。

新京報記者採訪了解到,工體保護性改造復建項目是多個部門間一次超級協作的重大工程,投資方、設計方、建造方、運營方無不謹慎有加,以情懷和責任打造,以無愧於工體這座歷史的豐碑。

中赫集團副總裁、北京國安足球俱樂部董事吳寧表示,工體改造復建後,將繼續作為國安的主場,成為專業球場穩定運營的基礎。新工體不只是一座專業足球場,它還具備承載歷史記憶、城市消費引擎和社區情感的連結價值,未來工體將以現代體育文化為依託,打造成北京新的“文體名片、城市地標、活力中心”。

當工體保護性改造復建項目落成之時,恰逢國安俱樂部成立30週年。“希望2023年的聯賽能夠重回工體主場。”魏克興説,在他的記憶裏,當年人們是騎著自行車、坐著工廠的大卡車去看球,2年後將是乘地鐵攜全家老少去看球,享受足球帶來的快樂。

工體記憶

“很喜歡像地毯一樣的草坪,恨不得在上面打滾” 

講述人:魏克興(北京國安足球俱樂部技術部負責人)

工體保護性改造復建工程在去年8月份開工之前,每天都有人來打卡。

彼時,魏克興正在蘇州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封閉訓練。他説:“當時很多俱樂部的同事都在跟工體説拜拜,也會拍照留紀念。不過,原來工體的照片,我們手裏有很多。”

魏克興與工體有著不解之緣。從小跟著父親在工體看比賽。少年時被選入工人體育場業餘體校,此後從北京青年隊直到加盟北京國安隊,他的職業生涯均在北京隊效力。

魏克興説,“我大約是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在工體參加比賽。當時很喜歡像地毯一樣的草坪,恨不得在上面打滾。那時的看臺還是水泥上面釘著三條木板。”在魏克興眼中,當年的工體正值“壯年”。

曾幾何時,不少國安球迷稱工體為“北京最後的四合院”。魏克興認為,工體給喜歡國安精神的北京人提供了聚合的場所。其實比賽不在輸贏,但要打出那股勁兒,“就是不畏強手,跟對手死磕,愛誰誰的那種勁兒。”或許這也是球迷們留戀工體的原因。


(責任編輯:王永超)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九變九不變:工體改造復建一年後揭開神秘面紗
來源:新京報2021-08-30 14:19:25
有著60年曆史的北京工人體育場(以下簡稱“工體”),1959年始於足球賽,2019年終於足球賽,2021年8月再次揭開了神秘面紗。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